第11章 麒麟双子
书名:永嘉记事 作者:郁青 本章字数:2620字 发布时间:2023-08-04

春日晴好。

皇上下朝后途径御花园,瞥见园内春色正浓。

帝王仍有心事。

前些天已经找过钱齐密谈,半是威逼,半是利诱,为了儿子的仕途,一直以为官清廉著称的中丞大人,愿意向皇权低头,带头以刘苑微案弹劾护国公唐安时。

“朕听闻令郎钱长使在甘州多有作为,一向甚不安分的仁昭族都十分拥戴他。可是钱大人,甘州是什么地方,你比朕清楚。

“是八年还是十年?

“朕体恤你驻扎甘州的日子不好过,当年方急急召你回京。如今令郎又颇有中丞大人当年的风范,若是朝廷里递上来折子,想要把令郎留在甘州,届时朕该是何其两难,恐怕只得顺了他们不可。

“但是朕疼惜钱长使,年轻有为,若是当真把走大好仕途的几年葬送在甘州,是你们钱家的损失。钱大人,你身为人父,该为孩子好好谋划才是。”

没有身处官场的父亲会拿亲生儿子的前途做赌注。钱齐并不例外。所幸他尚未跟他那个丞相老师学得一样迂腐愚昧。

以石击水,方能知孰清孰浊。

 一时间,拥唐派和反唐派吵得不可开交。

钱齐大概对老师有愧,递了第一封折子后便再无关于此事的言语。和自己想的倒是相差不大,唐氏一派人数不多,但个个担任实官,品衔无一不高。

反唐派人数占多,多是统一科举出身,然而位置尚低,人微言轻,纵然沸议朝堂,仍难一举扳倒拥唐派。

 出乎帝王意料的是,唐安岁出奇得安静。

与年前纳琴女入宫一样,满朝官员人人都有话要说,唯独他如同没睡醒一样,杵在百官前面,事不关己。

原先以为是小小一个新晋的贵人,唐安岁没有放在眼里,所以仅是默许学生钱齐出言劝谏,自己全然置身之外。

确实是没想到,刘苑微案已经触及唐氏利益,女儿产后虚弱仍滞留姑苏,亲弟弟护国公正遭遇反唐派犀利攻击,甚至不乏有几个勇气志士跳出来指摘丞相大人教弟不力、教女无方,他仍然能安之若素。

老家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皇后再强势,不过一介女流,仅敢在后宫方寸之间作威作福罢了。楚王虽然手里有些兵,不过寥寥而已,收回来是早晚的事。

唐氏的中轴把心,仍是唐安岁与其弟唐安时。

两个老家伙,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之首;一个手握重兵,继承了其父的护国公爵位,还有先帝在位时对护国公府的荫庇。

皇帝十分清楚,此二人不除,唐氏永远倒不下台。

 次日朝堂上,鲜明站队的两派,不是红着眼睛,就是梗着脖子,很怕自己的唾沫不够给对面洗脸。

皇上在龙椅上坐着,心飞得摇摇晃晃。

早就听腻了。

本来抱有一丝侥幸,觉得反唐派多是些自己提拔上来的人,多少有些实学在身上,为何没一个能一举噎得死拥唐派那些蠢话?

一旁的司礼监看出皇帝的心不在焉,怕龙颜大怒,又实在不敢做什么。宦官能站在金銮殿里,已经是无上的荣幸,自己只管尽本分,只恨文武百官都长了个榆木脑袋,痛感党争之害。

“吵吵嚷嚷的,都在说些什么啊!”音色低沉而声音高亢的一声突然在金銮殿内响起。

“怎么?好几天了,也不见有人来跟我聊聊?”

声源在龙椅前不远处。

热议霎时暂停。

“皇上,你可看到了,这就是些你养的好臣下!”

时隔四日,事件不断发酵,朝堂争议难分难舍。位高权重,涉事其中的丞相大人,终于主动开口。

“皇后,是皇上的皇后,本官,更是皇上的丞相,护国公,亦是皇上的护国公。你们,争论不断,无非是如何处理当初皇后借护国公之手残害宫女、泄己私愤一事。一两个小小宫女,二十年前的事情了,竟也值得在这金銮殿,如此大动干戈地争议!”

百官依然处于安静之中。只有角落处的一个声音远远传来,似有不忿,也显现着胆怯:“丞相大人这话说得好轻巧,宫女的命何尝就不是命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唐大人贵为丞相,不会不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吧!”

唐安岁未张嘴,狠狠冷哼一声。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亦未开口。正在殿内众人均在狐疑噤声之时,白发雪髯的丞相突然笑了出来。

“哈哈,你们啊,你们这些个吃皇粮的官。皇上,这帮子朝臣跟着您,少说也有数十年了吧。皇上,永嘉年已经是第二十九年了,他们竟然还未学会做他们真正该做的事情。”

“丞相大人,这话可就有失偏颇了吧!要说皇后之事还尚有商榷的余地,倘若说是本官未能尽忠职守,本官断然是不认的!”工部尚书阮文烈接上唐安岁的话,一撮黑胡子被鼻孔中冒出来的气吹得翘起来。

唐安岁只睨视阮文烈一眼,接着面向皇上说:“皇上,眼看着天气转暖,黄河上游和下游寒冰渐融,中间河段却仍是冻冰,上游的水下不去,下游却又没水来,水旱灾害正是在此刻高发。上游的堤坝无人去筑,中间的冰无人去通,下游的水无人去送,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是工部的失职?”

“你!”阮文烈的胡子翘得更高了,“丞相大人,虽说这黄河修缮历年均是由我工部负责,可本官也只能奉旨办事,皇上的圣旨未到,各个程序尚未走同,丞相大人就要工部去做何事啊?难道,丞相大人是想逾越皇上吗!”

唐安岁冷哼一声:“阮大人,你可是皇上一手提拔上来的老官员了,拟草书,递折子,这些事情不需要我来教你吧。你既是大晋的官,多想想,多做做,又有何不可?只要对百姓有利,皇上又怎会为难于你。黄河周边的黎民百姓,有的,家里的田地被淹了,还有的,找不到春种的水源。他们都是大晋的子民,饭都吃不上了,阮大人,你倒是把你那尚书的椅子坐得很稳啊。”

唐安岁不再理会朝臣的借口托词,向皇上行大礼,跪下,正色道:“皇上,无论皇后是否有罪,罪大罪小,她都是皇上的皇后,后宫也是皇上的后宫,自当受皇上的恩宠惩罚。只是,这金銮殿,从先帝第一天走进这里起,这里就是商议大晋要事之地。科举、水利、农桑、边疆......这才是文武百官该忧心的事,而不是为了小小宫墙间的一些争斗,而忘了大晋国土上正等着吃饭的子民。”

声如洪钟,字字句句清晰响亮,言罢,丞相即于原地站立,背若松柏。

皇上已经在唐安岁说话的片刻间,想好了一切的说辞。

帝王以手掌拍击龙椅扶手,整个金銮殿顿时更添肃穆辉煌。

“众位爱卿,朕诚然知晓此中缘由,此事已经耽误不少政事,既得唐丞相支持,朕自然不得辜负在场诸位。皇后,确有严重失德行为,即使时隔经年,造成的恶果仍然存在,护国公府亦难辞其咎。何况,后宫和前朝,向来不得私自勾连。

“朕意已决,令皇后禁足姑苏行宫,非洗心革面不得返京,楚王暂缓入楚行程,前往姑苏,接新生皇子们回宫,交于太后抚养。此乃我大晋之麒麟双子,是天降祥瑞,需要合宫上下的重视。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念皇子年幼,路途劳顿,由彬嫔陪同,须悉心照顾幼子。护国公唐安时,勾结后宫、以权谋私、残害无辜,削去其京城巡防一任,交于太子接替。

“工部尚书阮文烈,确有失察缺位之嫌,念其未铸大错,罚三月俸禄。从今日算起,五日内,出具关于解决黄河春日水患之论,并呈至御前。

“退朝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永嘉记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