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正宫门口,身着朝服的几位女眷静候两侧,中间着皇袍的人时而坐下,时而站起眺望,宽大的袖子被不停地振出响声。
宫门前的台阶已经被铺好了红毯,两侧插着旗帜,时间已经快到正午,风声依然很大。
“皇上别急,楚王殿下前些日子递了消息,说是最早也是今日正午方到,此刻尚早呢。”
皇帝回头,看见盛贵人正在笑语着劝他。他没有说话,只狠狠瞪了一眼,差点没把“滚”字直接说出来。盛贵人自讨没趣,没再说话了。
后宫妇人懂什么。
这一行人,两位唐氏所出的小皇子、一位已经成年封亲王的皇子、后宫新宠彬嫔,分别是将来太子登基后的臂膀、唐氏在前朝和后宫的掣肘。若不是为了激一激唐氏,以便抓住更多把柄,他万万不会将这一行人一同派出宫去。
这一步胜算虽大,却也是险着。一旦出现意外,很难弥补。
“皇子、楚王、彬嫔到——”红毯前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
皇帝赶紧从台阶上下来,大步流星向前走去。
彬嫔在小皇子的轿子前,把一个孩子交给宫女,自己正抱着另一个孩子。
“小雁回来了。”皇帝冲着彬嫔说道。
“臣妾拜见皇上......”
“诶,免礼免礼。一路辛苦了,快给我看看孩子吧。”皇帝扶起彬嫔,接过她怀中的孩子。
彬嫔笑语盈盈,年轻柔嫩的皮肤在太阳下愈发光洁:“臣妾抱着的是哥哥,皇上看,五官脸型都和皇上很像呢。”
“哦,确实如此。弟弟呢?朕看弟弟与朕也十分相像。”
“正是。恭喜皇上,又添了两位小皇子。”彬嫔行礼。
“好啦,你我二人就不必这些虚礼了。来,孩子给我吧,你辛苦了。”皇帝欢欢喜喜抱了抱两个孩子,然后交给宫女,挽着彬嫔向宫内走去。
与几位妃嫔寒暄后,众人逐渐散去。落弦看到盛贵人表情怪异,与身边的宫人耳语着什么。她转头又看到彬嫔示意她不要声张,于是只好噤声。
夜间,皇帝在蔡美人处用晚膳。
“今日彬嫔和皇子回宫,朕看你是不是有些不快?”皇帝一边吃菜,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臣妾不敢。”蔡美人放下筷子,立刻起身行礼。
皇帝轻轻笑了一下,说:“朕随便问问而已,看把你吓的,坐下吃吧。”
“不过,”皇帝的面色略略沉重起来,“朕倒是确实看到有人面上不悦。你和盛贵人平日里相处如何?”
蔡美人低头,轻声细语地回答道:“以前皇后娘娘在宫中时,臣妾与她每日早晨会在长德宫请安时相见。现在皇后离宫,除去今日,臣妾倒是许久未曾与她见面了。”
皇帝放下筷子,擦擦嘴,说道:“既然你提到皇后,朕倒是想起,你的父亲蔡文远,官位在大理寺丞。而大理寺卿是皇后的侄儿,当初也是皇后举荐你入后宫,朕没有记错吧?”
蔡美人心中一阵紧张。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她也放下餐具,继续低着头:“皇上没有记错。确实是这样。”
“好啦,”皇帝牵起她的手,“你不必紧张。实话告诉朕,这些年,皇后对你如何?”
蔡美人被皇帝的举动吓了一跳,但很快反应过来。
此次问话看似柔情蜜意,实则至关重要。他在试探自己的立场。不仅仅是皇上和皇后之间的立场,更重要的是彦氏和唐氏的立场。她当然也是想站在皇帝这边的,可是她也清楚多年来唐氏的根基有深厚。
唐氏实力巨大,权倾朝野,文武双全。而彦氏是大晋正统一脉,先帝英勇威武打下大晋江山,而眼前的君主少年登基,多年栉风沐雨,心思深不可测。她实在赌不对谁会赢。
“皇后是一国之母,对臣妾自然很好,如同对其他的后宫姐妹一样。”
“你倒是会说话。那么朕再问你,大理寺卿掉了脑袋,你有什么感想?”
蔡美人心下更加紧张起来。如果刚才那一问还好搪塞过去,现在这句话才是真正的考验。
“回皇上,他做了错事,自然应该受到惩罚。皇上杀他是为国除害,臣妾认为皇上明鉴。”
嘴上的话只能这么说。
“好!你虽然位分只在美人,却要比皇后都聪明得多。朕想起年前皇后提到要给太子选妃一事,这样吧,这件事,你替朕去办,只需最后报告给朕即可。四川近日供了些蜀绣锦缎,朕随后叫安于良差人给你送过来。”
“谢皇上,臣妾遵旨。”
皇帝渐渐走远了。
书桃轻轻问道:“娘娘,为何皇上用完膳不留下过夜呢?”
蔡美人面色凝重,没有回答书桃的问题,而是自顾自说着话。
“书桃,这些年里,皇后要我为她办过不少差事,其实皇上不需要探查就能想到。毕竟,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前朝后宫都知道帝后不睦,皇上对唐氏下手也只是早晚的事。
“大理寺卿已经人头落地,下一个会是谁呢?没有人知道。可能连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明明我是皇后引荐之人,他却偏要把给太子选妃这样的大事交给我。他在考验我,不仅想让我上他的床,还想让我上他的船。
“可是,书桃,就算我通过他的考验又如何呢?他一定能赢得了唐氏吗?就算是赢了,将来唐氏全部被铲除之日,我亦难以独善其身。自古以来就有开国皇帝杀功臣的例子,他是皇帝,杀我根本不用吹灰之力。你觉得,是留下一个余孽后患好,还是全部除之为快?
“先帝,也杀了不少功臣。然而留下的仅仅一个护国公府,就给皇上添了这么多麻烦。前车之鉴就在这里。我帮他,成为他的功臣又怎么样?人头落地,顷刻之间。即使最后赢的是皇上,我也赢不了。”
书桃听蔡美人说完,轻轻叹一口气。
“娘娘,虽然这些事情我没有办法,但是眼下之急是太子选妃一事。娘娘,无论如何,书桃会帮你的。”
蕴笙宫内。
落弦方才收到消息,对彬嫔说:“娘娘,皇上那边来消息了,今夜皇上歇在蕴笙宫。”
“我知道。”
“小姐,我的意思是,海绵还要接着放吗?”
“落弦,你知道,我现在不可能生一个孩子出来,太危险了。快帮我把海绵放好吧,皇上就快到了。”
“好的,小姐。”
不久后,皇帝走进蕴笙宫。“小雁?”他试探着问道。
“臣妾在。”
“晚饭可用过了?”
“用过了。皇上有心,赐的几道桐州菜都是上佳之作。”
“你喜欢就好。”皇帝顺势坐下,也示意彬嫔坐到他的身边。
“月余未见,你有些消瘦了。”
“皇上说笑了,”彬嫔轻轻说着,“此次姑苏之行,虽说一路远离京城,但吃穿用度都是皇上特意吩咐过的,只怕臣妾还圆润了不少。”
“你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朕怎么觉得,你入宫半年,始终是不甚习惯。”皇帝坐着,把案几上的蜡烛放到一边,静静看着彬嫔的脸。
“皇上知道吗,臣妾入宫虽然只有半年,与皇上相识尚不足一年,但是臣妾觉得皇上也好,蕴笙宫也好,都甚是亲切。”
“此话当真?”
“当然,臣妾不敢欺君。当初在桐州初遇皇上,臣妾只觉得皇上气度不凡,却不想是皇上本人。臣妾能进宫实属有幸。”
皇帝牵上彬嫔的手,略略使了使劲,以示回应。
“朕知道。朕知道你比后宫其他人要真切得多。”皇帝说到这里,不经意微微叹了口气。
“其实,行宫回来的那两个孩子与你有缘,朕本想交给你来抚养,以免你在深宫寂寞。但是,那毕竟是皇后的孩子,她本就对你有敌意,如若真的交给你,以她的愚昧,只怕会认为是你夺去了她的孩子。朕想想,便算了。小雁,朕会时常来看你,以后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在宫里就算是真的落下脚了。”
“皇上远虑,臣妾感恩。”
“好了,天色晚了,入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