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昆阳之战(二)
书名:光武大帝 作者:梦回汉邦 本章字数:2611字 发布时间:2023-08-12

王邑对昆阳城发起立体式的狂暴攻击:

在空中,莽军对昆阳城首先进行了地毯式的“箭雨轰炸”,积弩乱发,箭下如雨,百姓打水都要把门拆下背在身上(怕中箭)。

在地面,在箭雨的掩护下、在云车和云梯的配合下,莽军如蝗虫一般爬上云梯、涌上城墙,前面的士兵倒下,后方就踏着前方的尸体攻城,城墙之下顿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在地下,莽军又开挖地道,从地下攻城。

昆阳城瞬间就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王凤实在坚持不了了,于是乞降。

王邑拒绝接受王凤投降。

严尤对王邑说:“孙子曰:全军(使敌全军投降)为上,破军(击败敌军)次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王邑说:“以前攻打赤眉时,贼非常奸猾。朝廷征集数十万大军,携带众多粮草辎重,艰行数月,跋涉千里,贼却投降。我军刚退兵,贼又反。如此降降反反,徒耗兵财,令朝廷疲于应付。对此无信之贼,必尽屠之。”王邑又不听。

王邑、王寻自以为城破在即,意气风发,甚为自信。

严尤曾任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身经百战,精通兵法,于是又对王邑说:“穷寇莫追,围城必阙。四面攻城,敌无退路,必皆死战;若攻三面而留一面,敌定蜂拥出城。待敌人失去城池庇护,我军再追而歼之,贼一定全军覆没。”

王邑已经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终不听。

当天晚上有流星坠入莽军军营中。

第二天白天又有如山的乌云当营而坠,在离地面不到一尺四散开来,莽军吏士非常厌恶!

网上经常有人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棚”,即将大败时突然天降陨石砸死敌人。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在昆阳之战中,刘秀全靠运气“躺赢”。

我认为这是对刘秀的恶意调侃与轻视,也是对其军事能力的怀疑和否认。

首先这根本就不是陨石。

如果是陨石,史书应该记载它对莽军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比如莽军因此死亡的人数、陨石及陨坑的形状和大小等。

但所有史书均未记载此后果,甚至《资治通鉴》就未记载此事。对于“天降陨石”这种大事,司马光应该不会忘记。他之所以未记载,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他认为要么根本不存在此事、要么此事对战争结果没有影响。

其次它不是陨石是什么。

《后汉书•天文志》记载:“莽有覆败之变见焉。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

流星只是天象,而不是天体!

史学家记载此事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莽军必败的天象已现!就像出门见乌鸦就预示倒霉一样,这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罢了。

最后,这种所谓“天降陨石”现象不只昆阳之战所独有,很多史书都有记载,而且都没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新唐书•天文志二》:“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 ,有黑云如山,渐下,坠于儒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

六月,刘秀带领数千定陵、郾城援兵到达昆阳。

刘秀自任前锋,亲率千余步骑在莽军前方四五里陈兵。

王邑、王寻大笑道:“此等群蚁,尚不足污吾刃;萤火之光,何敢与日月争辉!”

王邑严令诸营部勿动,与王寻率万余人迎战刘秀。

刘秀率领敢死队像一把尖刀插入王邑大军,如入无人之境,顷刻间斩首数十级。

诸将大喜说:“刘将军平时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真奇怪啊?”

王霸说:“文叔奋死杀敌,我等岂是座上客,请懦夫退后,勇士居前,共助刘将军!”于是诸将军率领勇士也冲入了王邑军营。

刘秀就是这样一个人: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他并不是“见小敌怯”,而是不愿逞匹夫之勇。

以刘秀为代表的此类人才是国家的底色、民族的脊梁。他们平时看起来老实、软弱,一旦生命遭到威胁、国家遭遇危亡,便会爆发出强大战斗力,反杀对手、保家卫国。

而有些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小事拼命、大事惜身,平时好勇斗狠、欺压百姓,一旦“君子一怒”或外敌入侵,会快速被“反杀”甚至投敌叛国!

本来刘秀的第一波冲击已经打蒙了王邑军,他们没想到刘秀真敢“以卵击石”、主动进攻,思想上根本没有准备。

还没反应过来,第二波更大的冲击又来了。王霸、李轶、臧宫等勇士奋勇杀敌,王邑大军纷纷落马。诸将胆气益壮,勇力倍增,左冲右突,王邑军阵型稍乱,开始向后退却。

由于王邑战前有令,各营部不能擅离相救,王邑几十万大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主将渐败却不敢相救!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刘秀又率三千敢死队冲击王寻、王邑所在中军,向莽军发起了第三波攻击。

由于王寻、王邑太过显眼(他们位列三公,王莽特赐其“灵车”),刘秀直扑“灵车”,一枪刺死王寻。

王寻也挺“幸运”的,直接死在“灵车”里,也省了棺材钱。

王凤、王常闻得杀声震天,急登城楼望去,只见汉兵所至,如风卷残云。突然又见王寻被刘秀所杀,二人大喜,连忙率众出城,擂鼓呐喊、鼓噪而出,向王邑发起第四波攻击。

中外合势,内外夹击,喊杀之声震天动地,莽军大溃。

王常正厮杀间,突见一“巨人”天神般杀来,其所过之处,汉军纷纷倒下。王常料是巨毋霸,连忙弯弓搭箭,用力拉满,箭“嗖”的一声飞出,正中巨毋霸咽喉,巨毋霸如一堵墙一般轰然倒下。

傅俊恰好赶来,便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见王邑即将大败,严尤、陈茂再也顾不了“不得擅离”的军令,便挥师杀向汉军,莽军稍微稳定下来。

战事正焦灼之时,刘秀命臧宫、马成等身边将士大喊:“伯升百万大军到。”

当时刘演已攻下宛城三日,昆阳将士尚未得知,刘秀不过虚张声势罢了!但这一声叫喊,却如一重磅炸弹,瞬间击垮了王邑大军的战斗意志。

因为副帅大司徒王寻刚被杀,莽军仍心有余悸,再加上突然听到刘演百万援军已到,莽军将士那一颗颗受伤的小心脏再也经受不了这种惊吓了,便纷纷四散逃去。

就像新冠病毒一样,悲观怯战的情绪也是会传染的。

“莽军兵败”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军。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莽军迅速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一窝蜂似的拼命逃跑。

这时突然电闪雷鸣、狂风骤起,屋瓦皆飞、雨下如注,顷刻之间滍水漫堤,平地水深及膝,连虎、豹、犀、象之属都吓得浑身颤栗、争相逃离。

莽军溺死者、相互践踏致死者数以万计,连滍水都被堵塞不流。

王邑、严尤、陈茂皆单马踩着士兵的尸体逃去。

此战汉军大胜,斩莽将数十、莽兵数十万,尽获其车甲珍宝、粮草辎重,不可胜算。昆阳诸将士用大车把它们运回宛城,一个月都没拉完,剩余的全部焚烧。

昆阳大战就像是一部灾难与科幻的双料大片,在此战中,刘秀虽然不是主将,但毫无疑问,他是该片的第一男主角,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在昆阳大战中,刘秀一战封神,尽显明星光环与王霸之气。在此影响之下,后来许多素不相识的“粉丝”纷至沓来,聚集到“战神”身边,为东汉开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由于此战刘秀的光芒太过耀眼,也给他带来了功高震主的危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武大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