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暂别江南(3)
书名:魇变危机 作者:张辽文远 本章字数:2324字 发布时间:2023-08-10

“我们现在这算什么?算南北矛盾?行吧,那好我们再随便挑任何一个维度来看看,继续说。

性别上,男女有没有矛盾?有,女权主义猛力向国内输入,方便对外移民留学的东部沿海就是女权理论在中国的输入基地,更何况拳婻省已经成了内陆女权大本营,拳婻省拳沙市已然成为南中国的女权圣都耶路撒冷。

城乡人口之间,是不是有城乡矛盾?当然有,以前的三农问题直接归入其下。对农民以及大量的底层劳动者残酷的剥削和恶劣的待遇,注定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城乡割裂问题不仅持续存在,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那就等着矛盾最后爆发好了。

官民之间是不是有矛盾?当然后,领导把我们嘴都堵上了,只要和谐建立在全面的堵嘴之上,领导就捂住耳朵单方面宣布没有矛盾。

我们诺大一个中国,在任何维度上都积压着至今拖延的矛盾。我们开始所说的南北矛盾,实际上仍旧是经济结构上二元隔离主义所造就的种种乱局之一,借南北矛盾的表象体现了出来而已。

就说南北矛盾,你听过我们秦晋豫对云南贵州广西有过什么南北矛盾了,他们不比江南更南?

他们要想造出来南北矛盾,也简单。跟着东南沿海的IP学习就成。一上网就叨叨我们乃正统南渡古汉人,决不学北方胡人说的胡语普通话,这就神功告成啦。百越皇汉的本事,说穿了无非如此伎俩。

好在西南官话也属北方方言分支,不会在这话题上跟着犯浑。”

素文安静地听着,时而若有所思,时而意欲出言回应,尤其是听到南北矛盾的时候。但听到最后,也终于理解了凌云试图述及的重点。

凌云望着素文,继续缓缓叙说道:“我国南部尤其东南沿海诸地,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南中国,但是其地理条件,阻隔重重,先天地极为碎片化,导致形成了一地碎玻璃一样大大小小的无数生存单元。

所以,在物理实体上,五千年间从不存在一个整合一体的南中国。

分裂是百越的传统,整合从来不是百越的传统。莫说五千年,三万年间也从无例外。

吴,粤,闽,赣,湘,客,名义上叫做六南汉语方言,实际上并不是截止于六种。南中国每个生存单元中都对应一种原始仡台语族之下的流变分支,历史中从地理层面到语言层面,互相之间大量地难以互通,仅仅是最后集结总称为六大支南方汉语方言。

这就导致其民间的族群关系极为的碎裂和对立。百越至今如果不是通过普通话互通,那么就是一种族群整合失败的存在,其民间政治生态,类同于山头林立的部落。

如果不珍惜普通话,那也不是不可以—在我们国族不需要面对外敌的时候。但问题是现在连美国对我们搞渗透成立的中国任务中心,都优先挑六南方言精通者,列出的重点方言有:上海话,客家话,粤语等。

他为什么盯上这些方言区块?他为什么不盯上北方方言?他们是奔着什么来的?

原因很明显,他们盯上的就是我们内部的碎裂区块。我量六南方言区皇汉的脑子,不足以意识到这背后的危机。

纯粹就是从农民手里强制低价购销来的便宜粮食吃多了,养出了太多的人口,进而攒出了互联网上太大的音量。吃着河南人东北人的粮食,回头还学会骂人井盖。轻贱农民的畜生,将来都是要受报应的!

说到粮食,顺便就不得不聊聊现在北粮南运的问题。

北方缺水的困境,一直并没有得到改善,真正让北方粮食崛起的,是技术因素。其实南方自身气候、水利条件良好,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适合作物生长,产量巨大。

2021年,我国实现粮食18连丰。然而,丰收的背后,是粮食产区资源环境的超负荷利用。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退化、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严重。

众所周知,北方地区普遍干旱缺水,而生产粮食需要大量的水。在中国农业生产的版图上,秦岭、淮河昆仑山以北的旱作区,占国土面积的65%,耕地面积的56%,但水资源只有19%。更重要的是,这个区域,生产了全国58%的粮食!其中旱地生产了全国43%的粮食。

北粮南运,运去的不仅仅是粮食。在粮食生产中,有一个名为‘虚拟水’的概念,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

从数据上看,我国几个重要的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可以从南方调300亿方的水,但北粮南运中,每年从北方带到南方的虚拟水达到500亿立方--600亿立方。这意味着,缺水的北方,在不断地为不缺水的南方生产粮食。

除了虚拟水,还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随着北粮南运转移到南方,这同样加剧了北方土壤肥力的下降。

以黑土地为例,原本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快速退化。在黑龙江绥化,当地农民注意到,现在的黑土地,不上化肥,玉米只能长1米多高。而在五常大米的产地,农民发现原本的黑土地,现在已经成黄土地了。

北粮南运,还可能给未来的碳中和带来压力。大规模地调运粮食,会带来碳足迹的变化。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看,北方长期向南方运输粮食,也就意味着南方在向北方持续输出碳排放。

南方种粮越来越少,北方不堪重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北方七省,生产了全国一半粮食。

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是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1。5%。黑龙江生产的绝大部分粮食,是以商品粮的形式供给其他省份。

整个北方7个主产区,人口总规模为4亿,但粮食总产量超过6800亿斤,占全国的一半。在粮食生产中,北方7省养活了半个中国。

现在我们来抽样,看看东南沿海省份的粮食自给率。淔江福建均为36%,广东为32%,也就是东南沿海的粮食,其平均自给水平就是大约三成。

最为极端的例子,上海的粮食自给能力约为10%,近九成要靠省外调入;主要依靠黑龙江、江西、安徽三个省份供给。

而问题最有趣之处,就在这里,整个中文网的地域黑主力发动机之一就是江南包邮区,包邮区的地域黑领头羊就是上海IP,但他正好就是全中国粮食自给能力最低的地区。这是怎样的一种巧合。这背后是什么必然的道理呢?

上海IP除了对着‘满洲’发力以外,最爱黑的还永远少不了安徽人。我躲在山西都听得见沪爷怒骂白完时候的威武霸气,让人对淮西子弟真是充满了同情。

我们的国族如此割裂下去,是要准备怎么收场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魇变危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