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约1504—1582年),明代优秀的小说家,号射阳山人。
他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
吴承恩出生在淮安府河下古镇铜巷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
由于新皇登基,赦免了天下,父亲吴锐便给他取名为“承恩”,意思是奉承皇恩。
吴锐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生活过得十分清苦,靠亲戚朋友的接济勉强过日子。
吴锐到了学习的年龄,却不能上学。
过了几年,勉强跟着别人读书,吴锐聪明好学,但后来家里实在是没钱,吴锐只好退学回家了。
吴承恩的母亲徐氏,她是杂货店老板的独生女。
为了生计,吴锐在哪里做了一名杂货店伙计。
日子一长,两人日久生情,于是吴锐入赘了徐家,成为了上门女婿。
吴锐不善于交际,除了每天看书,就是摆弄一些花草。
眼睛里充满了迷茫,邻居们说他是个“痴翁”。
为了这个事,妻子徐氏经常唠叨丈夫说:“别人说你痴一点也不假,看你这个穷酸样子,还学人家读书摆谱。”
有一天,吴承恩上街,有人指着他说:“大家快来看,这就是吴老痴的儿子,简直一模一样耶!”
吴承恩非常伤自尊,默默地留下泪水,回家跟父亲哭诉。
吴锐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别难过了。”
“你父亲叫老痴,你不就是老痴的儿子吗?没什么好伤心的。”
“苏东坡曾经说过,我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生在世,太聪明了不好,容易遭受灾祸。“”
小时候,吴承恩跟小伙伴们一起画鹅。
有一位老人看了一会儿,说:“这不像呀,鹅怎么能飞呢?”
吴承恩哈哈大笑地说:“这不是水里游的鹅,而是天鹅。”
吴承恩从小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出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喜爱填词度曲,精通围棋,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帖子。
少年时期,他就因文才出众而在家乡出了名,受到了人们的赏识。
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创办的龙溪书院学习,得到葛木的赏识。
1531年,吴承恩获得科举生员的资格。
没过多久,吴承恩高兴地和好朋友朱日藩、沈坤一起去南京考试,结果好朋友都考上了,自己却败北。
这次考试对吴承恩打击很大,没想到自己一世英名就这样毁了。
“就连才华不如自己的朋友都考中了,自己还怎么有脸回家?”
回家以后,邻居们纷纷嘲笑,父亲吴锐也很十分沮丧,第二年春天就撒手人寰了。
可以说,此时的吴承恩遇到了人生当中,第一次如此严重的打击。
科学考试失败,邻里嘲笑,父亲去世,生活极其困难。
父亲去世后,每个月只能从学府领取六斗米,很快就吃完了,实在是穷困潦倒,难以支撑。
原本吴承恩与妻子叶氏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凤毛。
可惜凤毛早逝,后来吴承恩一直无子无女,导致吴家后继无人,这也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疤。
1549年,吴承恩迁居南京,以卖文为生,这时的他已经46岁。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人到中年的吴承恩才补得一个岁贡生的资格,到北京等待官职分配,结果没能入选。
1551年,吴承恩这才接任河南省新野县知县。
吴承恩上任之后,为官廉洁,修建基础设施,鼓励教育,修复水利。
1556年 ,做了五年知县的吴承恩,由于母亲年老无人照顾,只好申请回家照顾母亲。
吴承恩回到浙江长兴, 当上了县丞。
任职期间,走遍了长兴的山川,了解了当地民情。
他在当地也很有名望,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仔细记录。
有一座叫方山,上面有一个洞,叫清风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写《西游记》的时候,把清风洞改名为黑风洞,作为黑熊怪的住处。
有一天,长兴遭遇了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
吴承恩忙着筹粮赈灾,没有迎接前来检查旱情的安察使。
安察使怀恨在心,指示他人捏造行贿罪名,吴承恩锒铛入狱。
吴承恩入狱后,当地百姓自发到县衙,集会请愿。
当时在吏部任职的好朋友李春芳也赶到,与安察使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最后由于没有证据,吴承恩这才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这件事发生后,吴承恩身心疲惫,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在处理了赈济灾民事务之后,他辞去了官职。
不久之后,母亲也因病去世了,吴承恩接连遭受打击。
辞官后的吴承恩,到了当地金王府谋了一个京府寄膳的职位,也就是教书的工作。
这个职位对吴承恩来说很方便,老师的身份也很适合他。
过了几年,吴承恩辞去了教师的工作,打算专心写一本书。
他把自己人生的几十年, 收集各地的奇闻异事,游历各地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写进了《西游记》。
《西游记》讲述了唐代法师去西方求取真经的故事,反映了惩治邪恶、弘扬美善的传统主题,开创了一个新的小说类别。
这本书完美地结合了善意的讥嘲、尖锐的讽刺和严厉的批评,直接影响了讽刺小说的发展。
《西游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
吴承恩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除了《西游记》,他还创作了许多风格清新优雅的诗歌,包括《射阳先生存稿》。
尽管吴承恩一生都没有担任显赫的官职,但他自己与其《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却有着辉煌而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