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一声“妈”,梁健岳母转过头去,看着跪在地上的梁健,伸出手颤颤巍巍的指着他,两眼含泪:
“你还记得你有个妈!”
“妈,您……”梁健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什么。
床上的老人继续说着:
“儿啊,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盼你有出息。妈就算受再多的苦,也从来没有过怨言,妈福薄,眼看着你要出人头地,但是妈没有等到那一天就撒手人寰。但是妈不怨,不恨,只要你好好的。”
“妈……”梁健双眼通红,嘴唇发颤。
“儿啊,妈不求别的,看着你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活幸福也就够了。可是你也为人父了,怎么就忘了,去祭奠一下我这埋在土里的老骨头啊?你成了家,有了孩子,可是你从来也不带儿媳给我瞧一眼。都是你姑姑清明十五,来给妈烧纸。你自己,一次也没来过,一次也没有啊……妈也想看一眼小孙子,想着看一眼就好,可是看着你对你丈母娘恭恭敬敬,对媳妇百依百顺,给她们买东西,买吃食,那么多东西,可是也不曾想着,给我烧一张纸钱呐……我怨,我怨呐!可是现在,你竟然还找人来,你是想让我魂飞魄散吗?我这几十年含辛茹苦,到头来养了一头白眼狼啊……”
“您误会了,我之所以会来,是来给您一个说法的。”我表明态度,转头对梁健解释:
“就是这股怨气,让你母亲化身成魅,才惊了你家小宝宝,也让你丈母娘卧床不起。说起来,一切都是因你而起。”
“是我的错,妈,儿子不孝!儿子知错了!妈……”梁健慌乱的把碗放在地上,对着他母亲就开始磕头,一下一下重重磕在地上,很快额头就红肿一片。
看着自己儿子痛哭流涕的忏悔,床上老人的眼神也由之前的冰冷怨恨逐渐转为了心疼。总归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爹娘啊。
眼看这时机差不多了,我拦住了梁健:
“行了,你也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你自己说吧。”
梁健听了我的话,擦了一把脸上的鼻涕眼泪,对着床上的人承诺:
“妈,儿子知错了,以后每逢清明十五,儿子都去给你扫墓,烧纸,我也带着您儿媳妇去,等孩子大了,我也带着您孙子去!妈,您原谅我吧!儿子这次,是真的知道错了!”
我也适时的接话:“大娘,今天是陈大娘拜托我过来的,您儿子纵然有错,但是小孩子是无辜的,您在这阴气太重,孩子都受不了了。您也不想以后小孙子因为您的缘故,变得体弱多病,时运不济吧?”
提到她的小孙子,老太太的语气终于软了下来:
“好吧,小孙子我也看见了,这几天我也折腾的够了,应该去我该去的地方了。”
老太太最后还是爱怜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满怀不舍,但是话却是对着我说的:
“丫头,你是个好孩子,没有一进来就要打要收服的,还替我教训这个不孝子,懂礼节,讲规矩,好孩子啊!”
“爷爷教导过,凡事必有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是看事的,要把看,放在首位,不能一味莽撞。”
“你爷爷是?”
“北林村,路征。”
“原来是路大师的孙女!怪不得,丫头啊……今天的事……谢谢……”
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变得有些缥缈,那碗水中的筷子“当啷”就掉了下来再也立不住了。再往床上看时,黑色轮廓已经消失不见。梁健的丈母娘浑身一抖,身子一歪晕倒在床上。屋子里没有了阴气侵扰,亮堂了一些。那只碗里除了一只筷子,干干净净,没有水也没有符纸灰。我知道,梁健的母亲已经走了。
梁健还跪在地上发愣,脸上鼻涕眼泪横流,我拉了他一把,
“让你岳母休息一下吧,已经没事了,别打扰她了。”
说完两个人就退了出来关上了门,坐在楼下沙发上,梁健才缓过来一点:
“我妈……她?”
“她回她该去的地方了。”我很平静的告诉他。
“那我该?”
“你刚才已经向她保证过了,只要你信守承诺,做你该做的,就不会有事,难不成,你还真以为你妈要害你?害你家人?”
“不是,我没有!我……”梁健有些语无伦次,想解释又觉得不知道说什么。
我打断了他:“不用和我解释,天下长辈爱孩子,她不过就是想看看罢了,你如果没事了,可以送我回去了。”
“那我岳母,孩子都没事了?”
“没什么问题,多通风,晒太阳,喝些姜汤就好了。”
“哦哦好!小师傅,我这就送你回去。”
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这梁健的母亲也是个苦命人,没有享一天福,就算孩子不懂事也没有怪罪,她走时还收敛了阴气,倒是省了我好多麻烦。那碗水里我放了聚阴符,让梁健围着屋子转,聚拢阴气,除了引出他母亲阴魂,还是打算送走之后,再把阴气散了,不然屋子里阴气太重,几天之内也散步去,大人和孩子少不了得病一场。但是碗里水干了,符也没了,说到底,她还是一点也舍不得伤到孩子,就是有那么几分不甘罢了。
梁健把我送到家门口,说是担心老婆孩子,没有下车就回家了,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开门进屋就躺在炕上了。炕上暖烘烘的,肯定是王婶儿过来给我烧的火。我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没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正做饭,陈大娘就过来了,除了谢谢我之外,还带来了一个红包,说是梁健送来的。做我们这行的,有个规矩,就是看事之后主家要给红包,不论多少,为了了却因果。爷爷说了,不管多少,一定要收,这是表示我们只是来帮助主家解决事情,不沾染主家的因果。
陈大娘又是夸了我一通,看来是听了梁健说了昨天晚上的事,末了和我说到:
“行了依依,大娘不和你多说了啊,小健说要去给他爸妈上坟,早早就准备着了,我得带着他们过去。”
“他……们?”我有些疑惑。
“啊,是呀,还有我那侄媳妇,哎,都是好孩子,在家照顾我那小孙子就够辛苦的了,还知道去给死去的公婆上坟,我那哥哥嫂子,也该安息了。不多说了,我走了。”
“哎,大娘慢走!”我送走了陈大娘,嘴角带着笑意,心想这次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要是爷爷在的话……也会夸我的吧。抬头看看湛蓝的天,我把眼泪憋了回去,流泪是懦弱的表现,我现在,需要的是独立和坚强。
“依依!依依!”一唯早早的就过来了:“哎,依依,我刚才看见陈大娘了,她来有事啊?”
我抬手揉了揉眼睛,假装眼睛有点酸:“哦,她是替他侄子过来送东西的。”
一唯却注意到我的手腕空空如也:“哎,依依,咱们昨天在庙里求来的串珠你没带啊?”说着她扬了扬自己的手
“你不是说了,这串珠在佛寺受香火熏陶,戴着消灾避祸吗?你看我都戴着了。”
我就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和她说了,一唯听了有些生气:
“这个梁健,真是活该,明明是他不孝顺,怎么受罪的都是他身边的人,就应该让他涨涨教训才对。”
“男子阳气足,所以最先受不了的当然是老人和孩子啊。”
一唯听了还是气鼓鼓的。
这个嫉恶如仇,路见不平的性子,倒是适合做我们这行,不过就是脾气太急了,呵呵……
“那你是说,那个小娃娃戴了珠子,就没事了?”
“嗯,没事了,而且经过这次事情之后,我想梁健夫妻俩会好好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的。”
毕竟已经立竿见影了,梁健的媳妇已经跟着梁健去给父母上坟了,看来也是经一堑长一智,都是聪明人。
我正准备继续做饭,一唯凑了过来:“依依,刚才是不是收了大红包?”
“嗯……你又想干嘛?”
“不干嘛,当然是……宰你一顿啦!”说着拉起我就往外跑。
“哎哎哎,我门还没关呢!”
这个大馋猫,我就知道又是这一出。因为我俩从小腻在一起,虽然里面的本事她没学过,但是这些规矩她也听爷爷念叨不少。而且她知道爷爷说过,我们这种人,五弊三缺,命里多无财,花掉去灾,散掉积德。所以一般除了生活必须的,爷爷都给我们买东西了,她呀,从小就没少吃。剩下的也会买一些东西给村里一些上年纪的孤寡老人。我在村子里受了这么年关照,和爷爷平时的乐善好施脱不了关系。
最后我们俩叫上了李阳,跟着顺风车又去了庙会,吃喝玩乐,疯了一天,三个人都撑得不行。还给王叔王婶儿,李爷爷李奶奶也带了小吃回来。
看着大家高兴,我心里闪过两个字
“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