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剑指赞马山(5)
书名:永嘉记事 作者:郁青 本章字数:2218字 发布时间:2023-08-26

冬不花收到了拜古拉的传过来的文件。手下人呈上来的时候,他看也不看就知道里面会写什么。

无非是批评、埋怨、唠叨、甚至责骂。

他把手下人遣出去,自己稍微拖延片刻,而后还是打开了留在桌上的文件。

只略略扫视几眼,他就懊丧地把这一封纸扔回了案几。果然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拜古拉先是对没有一举攻下冲营失望,而后埋怨他带着三十多万人出门在外,耗费了太多扎勒国内的物力,最后的几句已经很有警告的意味,大有此战若非全胜就要把他如何的意思。

拜古拉年纪已经不小,坐上国王的位置也并非才一年半载。他从未上过战场,也就难以理解前线的艰辛与困苦,但是冬不花不觉得这是他如此轻率的理由。

战前冬不花对晋君有过了解。他与拜古拉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同样是年轻时即位,同样是未经战事,但是,他从未听说国过这位君主有拜古拉这样随性而为的举动。

晋君近些年来逐渐暴戾,冬不花也有耳闻。不过,暴戾只是行事作风,并非完全等同于昏君。晋国幅员辽阔,而且多是可供耕种生活的平坦之地,即使不是年年都风调雨顺,国民果腹也并非太大的问题。至于朝廷内部,冬不花作为外国的武将,自然不清楚,只是作为两军交战之际的一军主帅,他不愿意自己犯下轻敌的错误,更倾向于把晋国想象得更加强大。

无论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人臣子,便要听人差遣,这是他的宿命。

冬不花决心接受这一宿命。

他一直在担忧一个问题。虽说猛兽更擅长独行,但是涉及到几十万人的战争,他作为主帅,手下却没有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军师也好,武将也罢,开战至今,整个扎勒军的调度全靠他自己。

他不知道扎勒是真的已无可用之人,还是拜古拉已经轻敌到懒得调用给他。

冬不花在心中深深叹下一口气,又捡起桌上拜古拉写来的文件,忍住心中的怒气与不满,随后另外铺开崭新的纸张,提起笔思索着。

洋洋洒洒近千字写完,冬不花的额头已经出了不少汗。这些字都是废话,对于实战可以说毫无用处。他在认罪,在安抚国王拜古拉的情绪,尽量让他不要再在冲动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错误之举。

另外,他需要向拜古拉讨一些人,一些真正地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即使位高如一军主帅,也难免会犯下错误。若欲打胜仗,更需集思广益,争取做到对战局把握的全面。

信件写完,冬不花稍微松口气。他取出地图,像往常一样专注地看起来。

晋国与扎勒的边界,并不是地形十分复杂的地方。北边一山巍峨,南边一水惊险,仅此而已。困难在于,山高而林疏,只要大军跨过必然暴露行踪,对面就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再打再杀就如同肉搏,毫无战术可言。偷袭已经不再可用,晋军经过上次一役,必然已经有所防备,再用此计策便如同自寻死路。何况,侦察军已经来报,晋军在上次夜战的次日就退后十里地,更是留足了充分的备战时间。

而赞水江,实在险要。扎勒国地处内陆,缺少河流湖泊,所以扎勒军基本不通水性,不过,就算扎勒军各个是水战好手,这条江之湍急,也远非游泳能过。

冬不花继续向地图的左侧看,他突然看到了一个之前从未预想过的名字:储南。

这是一个位于扎勒南部,晋过西南侧的国家。国土算不上大,但也不算狭窄局促。储南与扎勒的干旱不一样,储南国的雨水充沛,树木成林,常年青绿,茂密不衰。

更重要的是,储南是扎勒的附属国。

储南向扎勒朝贡已有数十年。那里的物产与扎勒有很多不一样,朝中的王子宗族皆以储南贡品为新奇之物。

之前,冬不花一直想着扎勒军骁勇善战,而储南的军力自然不如扎勒,否则也不会成为附属国。

但是,现在两方的兵力有基本相同的减损,而扎勒一直少于晋军五万人。五万人并非一个小数目,许多小城小国之间的战争不过几百数千人而已,只有扎勒和晋国这样的大国才能动辄拿出数十万的兵力。

这五万人,或者多于五万的人,在此刻显得十分重要。冬不花甚至有预感,这些缺口的人数,甚至会发挥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人数的多寡,虽然听起来像是数字在肉搏,但是一旦开战,到了真正的战场之上,每一个多出来的兵力都是多一分的力量和希望。

冬不花马上再摊开给拜古拉的回信,写上此次储南出兵的必要性,并违心地加了几句对他的赞美之词。他的这些举动,都是希望拜古拉不要再一意孤行,希望他能相信一个饱经战争之人的判断。

丁业坐在一个高台上,观察着台下的士兵操练。

这是一支一万人规模的队伍,此刻他们正在排练阵型。一半人围成一个大圈,手持大盾,保护自己的身体;另一半人集中在圈中,紧紧立于大盾之后,下半身被盾同时保护着,并举起长矛,形成紧密的长矛圈,使得敌军难以接近其上半身。

大多数人都练得十分投入。丁业深知操练的态度端正与否十分重要,这关系到真正上战场时的士气。

偶有几个偷懒耍滑的,不仅要接受主帅亲自监督的体罚,还要接受军师柏罗生的训斥与教育。目的无他,一在士气,二在整齐,三在威力。

赫连付成同时监督着另一支一万人规模的军队。这一万人的身高、体型均十分相似。高大而精瘦,强壮而轻捷,这是柏罗生提出的要求。

前日主帅帐中议事,郗辅提出要训练出两个专业军队。

一个,专门用来对付骑兵,也就是丁业所负责的矛盾圈阵型。下方的盾防马蹄踩踏、防下置大刀,上方的长矛防上置大刀,同时便于直刺马背上兵,对准脖子,便于切中要害。

另一个,专门运用于灵活战位,即赫连付成训练的机动部队。顾名思义,机动,最重要就是灵活,同时要善战,避免关键时候掉链子。机动部队可以用在各种交锋环境,进攻、守城、突围,样样不可或缺。

这两万人是试验军,如果练成,就可以扩充这两支队伍的人数。郗辅料得扎勒军短期内势必不敢贸然进攻,所以眼下的时间十分珍贵重要。

铁蹄确实可怖,但并非不可破。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永嘉记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