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雍正整顿吏治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194字 发布时间:2023-08-27

康熙在位期间,虽然使国家欣欣向荣,但也遗留下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官场黑暗,税收不足,国家钱粮严重亏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说这件事非同小可。


雍正当政后,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他把钱粮亏空作为头等大事。


关于康熙之死和雍正继位,传言很多,主要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康熙正常病死,弥留之际,指定雍正为继承人。


第二种:康熙临终口谕,传位十四子胤禵,而隆科多当面改为传位皇四子,康熙一气而死。


第三种:康熙死前留下遗嘱“传位十四子”,但被雍正与隆科多勾结,篡改了遗嘱。


第四种:康熙为了祭祀而斋戒静养,与外界短暂隔绝,雍正和隆科多勾结内侍,在康熙食物中下毒。


康熙毒发昏迷,隆科多则假传圣旨,将诸皇子召入畅春园。


其目的将可能争夺皇位的人,全部变相软禁起来,然后宣布捏造好的遗嘱,雍正继位。


然而,史书的正式记载却极其简单。


根据正史记载,康熙临终之前,召集诸皇子和文武大臣,宣布:“皇四子人品贵重,深像朕事必亲躬,所以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1723年初,雍正成立了“会考府”,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构。


目的是对政府各部门的钱粮奏销进行审核,以便查明钱粮奏销存在的问题。


会考府设立后,无论是各省缴纳的税银、政府部院使用的钱粮,还是需要报销的费用,都要通过一切都要由会考府核实。


这样一来,地方官吏和户部都无法再贪污了。


所以贪官污吏失去了上级的保护,也无法筹集资金和粮食来应付检查。


为了减轻责任,他们将自己的贪污行为描述为“挪用”,试图减轻罪行。


一般来说,各朝政府都是从重开始下手,先办贪污,后办挪用。


雍正对贪官如何投机取巧一目了然,于是反治其身,从“挪用”开始查起,然后再到“贪污”。


无论是挪用还是贪污的钱粮,都被责令追回,毫不姑息。


而且要求严格区分“贪污”和“挪用”,彻底查清钱粮账本,绝不能混为一谈。


贪官污吏最后无路可退,纷纷落马。


钱粮亏空彻查完成后,雍正开始整顿吏治。


严厉打击贪污贿赂,罢免其官,抄其家族,将所有贪污的钱粮全部退还,绝不宽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


雍正还下令,禁止任何人为亏空者提供资金或赔偿。


1723年秋天,雍正在钱以垲的建议下,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


即是一旦查出亏空的官员,立即派人搜查他们的办公之地,封存他们的家产。


并且通过变卖贪官的财物,以此追回赃款,以防止他们转移或隐藏财产。

由于抄查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雍正因此获得了“抄家皇帝”的称号。


事实证明,雍正的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对贪污贿赂的官场给予了致命打击。


1728年,仅仅五年的时间,国库存银从800万激增到5000万。


所以一些学者评论说,“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是对雍正最大的肯定。


雍正继承皇位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康熙的期望,也是国家的幸运。


康熙末年官场风气败坏、贪污贿赂盛行的局面,雍正以强硬的手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改变了官场的腐朽风气,使其政治清明、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


这对“康乾盛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