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134字 发布时间:2023-08-28

本来游牧于天山以北的土尔扈特部,是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


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部的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自己所部、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向西迁移到伏尔加河下游。


1640年,土尔扈特的首领,亲自参加了制定《蒙古厄鲁特法典》的会议。


土尔扈特部和厄鲁特部的联姻,也是很常见的活动。


在顺治和康熙时期,土尔扈特部与清朝中央政府也有一定的联系。


1712年,康熙皇帝还派图理琛率领使团,穿越俄国,跋涉万里看望土尔扈特部。


由于与我国的长期持续联系,土尔扈特部始终保持着对家乡土地的依恋。


在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土尔扈特部逐渐被沙皇俄国控制。


而且被迫向俄国提供兵力,其政治事务也将受到俄国的干涉。


18世纪60年代,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爆发战争。


于是,俄国政府强迫土尔扈特人参加战争,在战争初期伤亡就高达了七八万人。

这场可怕的灭亡灾难,使整个土尔扈特损失惨重。


但是无耻的沙皇俄国政府,还是打算从土尔扈特人征兵。


沙俄发出命令,要求土尔扈特16岁以上的男子上前线。


有些老人叹气说:“土尔扈特的末日即将来临。”


不久之后,沙俄发出了第二个命令,要求土尔扈特的首领渥巴锡交出他的儿子和300名贵族子弟作为人质。


愤怒的渥巴锡召集了全民,大声喊道:“我们永远不做奴隶,我们要去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土尔扈特的首领渥巴锡汗,最终做出了决定,带领全民返回祖国。


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河流域期间,并没有中断与祖国(中国)的联系。


他们一直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其他厄鲁特各部,始终关系密切。


1770年秋,渥巴锡汗从俄土战场回到本部,与侄子策伯克多尔济等人,秘密策划重返祖国的行动。


本来约定,伏尔加河结冰之后,河左右两岸的全体部从一起出发。


谁知这一年冬天天气温暖,河水迟迟不结冰。


俄国的斯特拉罕省当局和驻土尔扈特使团,收到了一些关于土尔扈特部将回归中国的消息。


于是,他们加强对土尔扈特部动向的监控。


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渥巴锡决定先率领东岸近17万人出发。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将士,控诉了俄国对土尔扈特部的压迫,并下令返回祖国。


第二天,全族1万多户陆续出发,踏上了征程。


留在后面的1万多名战士,点燃了渥巴锡的木制宫殿和无数村庄。


还杀死了住在那里的上千名俄国官兵和商人,表示与沙皇俄国分裂的决心。


得知土尔扈特部向东迁移的消息后,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发雷霆:“这将使沙俄蒙受永不洗净的耻辱!”


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士兵,拦截追击。


土尔扈特部穿过乌拉尔河,进入哈萨克草原后,遭到哥萨克士兵的突然袭击,损失了9000多人。


后来渥巴锡率领军队,在奥琴峡谷歼灭了一支拦截的哥萨克部队,这基本上粉碎了哥萨克的追击。


土尔扈特部的男女老少,驱赶牲畜,驾着马车和雪橇,带着帐篷和用具,在荒凉的草原上长途前进,遭遇了千难万险。

他们摆脱了哥萨克之后,哈萨克人和巴什基尔人又不断攻击土尔扈特的队伍,掠夺牲畜、人口和财产。


连续的战斗、艰苦的行军和疾病的流行,导致土尔扈特部人口锐减,大量牲畜死亡。


接近中国边境的时候,土尔扈特的东进队伍只剩下八九万人,而且非常饥饿和疲惫,但他们以坚强的意志继续向东前进。


经过半年的手机,土尔扈特人终于进入了中国。


乾隆皇帝对土尔扈特的回归非常重视,在最初得到其东迁的消息后,就确定了“接济产业,分定游牧”的方针。


同年6月初,渥巴锡等人率部来到伊犁河畔,清明廷特派参赞大臣舒赫德到伊犁,主持接受安排的事宜。


清明廷还从各地调集了牲畜、粮食、茶叶、棉布、毡庐等大量物资,体恤土尔扈特部的难民。


渥巴锡在致清朝的方信中,也表明了臣服于大清王朝的心迹。


他还献出了祖先受明朝“汉篆封爵”玉印一枚,表达了归顺清朝的决心。


在归来的土尔胡特首领中,有一位名叫舍棱的人,原本附属于准噶尔部,曾经参与过准噶尔部的叛乱。


叛乱平息后,他带领残部前往渥巴锡。


清朝廷有些人对舍棱随众归来,颇有疑虑,害怕他有什么诡计。


乾隆皇帝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认为“归顺之事十分之九,诡计之伏十分之一”,决定对舍棱一体加恩,不查前罪。


乾隆皇帝的一系列正确措施,对稳定土尔扈特各领导和部众起到了积极作用。


9月,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棱等13位土尔扈特部首领,应召来到热河木兰围场,觐见在这里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用蒙古语,亲自询问了土尔扈特部的历史情况和举族归来的经历,并命渥巴锡等人观猎。


当时正值喇嘛教庙宇普陀宗乘之庙竣工,渥巴锡等人与内蒙古、喀尔喀、青海等地的各部蒙古首领,一起参加了大法会。


乾隆帝乘着高兴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土尔扈特部众记》,凿石竖碑,立于普陀宗乘之庙内。


后来,清朝廷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封策伯克多尔济为布廷图亲王,封舍棱为弼里克图郡王,封巴木巴尔为毕锡呼勒图郡王,其他首领也分别被授予爵位。


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清朝廷又将土尔扈特部,分为旧土尔扈特和新土尔扈特。


旧土尔扈特是和鄂尔勒克的后裔,由渥巴锡汗领导,总称乌纳恩素珠克图盟。


他们又为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分别在准噶尔盆地南北和西部游牧,由伊犁的将军管辖。


新土尔扈特是和鄂尔勒克叔父、卫衮察布察齐的后裔,由舍棱统领,为青色特启勒图盟,分为左右两旗。


他们在科布多(新疆北部、蒙古西部和苏联边境)游牧,全部归科布多的大臣管辖。


还有与渥巴锡归来的硕特部,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余各部纷纷安居在其他的牧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