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修真术法,司空枭从来都不是什么数一数二的人物。但若是谈到嘴上功夫,无论是死钻牛角尖的抬杠,还是没理搅三分的诡辩,甚至是“祖宗奶奶”的骂大街,司空枭都堪称无敌。
这一次,更有阎罗王包大人的“神助攻”。在二人近乎完美的配合之下,三教联盟、神霄派的气势和士气,都遭到严重的打击。
“各位同道,本天师代表正一大派严正声明:此次龙虎风云会,是为了调和神霄派与麻衣教之间的矛盾。使我华夏道门各派,得以清静修持而开设。与什么三教联盟毫无瓜葛。”
就连张道仙都从主席台上站起身来,大声的“澄清”道。“呸!死牛鼻子特么的‘说出的话又往回收、拉出的屎又往回坐’。算特么什么玩意!”司空枭声音不高不低的骂了一句,转身就往自己的看台走。
“淫贼!你给我站住,还我娘子来。”此时一个体格壮实的“大老秆”已经纵身跳上比武台,在身后指着司空枭大声喝道。
“特么的‘天要下雨、媳妇要改嫁’都关老子屁事。”司空枭暂时停下脚步,但却连头也没回,“你媳妇丢了,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某方面’不行啊?”
上台之人,正是武学“内家功”门派创始人,“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当然他也是于秀娘明媒正娶的丈夫。
至于为什么像童林这样的“正面人物”,也会坐到了姜飞等人一伙。司空枭眼下也搞不清楚,但是他也不想像于秀娘那样,抓童林回去“研究研究”。
必定,司空枭对于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研究”的兴趣还是蛮高的。但是对男人,却只能是兴趣索然了。因此回怼了童林几句之后,他便头也不回的走向了自己的看台。
童海川虽然武功不凡,但却生来是个拙嘴笨腮的实诚人。加上他跟于秀娘虽然拜过堂,但在当时那段时期,大家都是忙着躲避朝廷的追杀。
后来为了刺杀雍正皇帝,掩饰身份方便,童林干脆就出家做了和尚。因此虽然有一个令外人羡慕的美丽妻子,但是童林和于秀娘之间,却从未真正有过夫妻之实。
刚刚司空枭的那句“是不是某方面不行啊?”恰好说到了“节骨眼”上。让堂堂一个紫面昆仑侠,傻楞在当场,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
等童林反过味来,人家司空枭早都回了看台,四平八稳的坐下了。“海川呐,你小子还是太实诚了。先回去歇着吧,剩下的事,就交给师爷我了。”一位个子不高、身材干瘦的小老头上台,唤回童林。
童林回头一看,来者正是自己的同门师爷,江湖号称“镇古侠”的董乾、董化一。对于这位师爷说的话,他可不敢违抗,只好叹了口气,跳下台去。
董乾站在台上,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之后表明,他是“古今剑侠联盟”的成员。那个从他口中突然出现的联盟,也是神霄派的友好组织。
因此,董乾便是代表神霄派一方,要和麻衣教、玄学协会,甚至是幽冥地府,在比武台“讲讲道理”。
说到这里,本来一切都还算正常进行。但接下来,这位镇古侠,突然就开始“口吐芬芳”了。董乾在台上大声叫骂,说“淫贼司空枭”臭不要脸的抢了他的孙媳妇等等。
而且那位董乾的涵养,还远远不如他那位徒孙童海川。他是越骂越难听,句句不离“生殖系统”和“繁育下一代的过程”。
只把一向脸皮很厚的司空枭,也给骂的沉下脸来。身为堂堂“大教主”,他总不可能在看台上和人家对骂。但要是下去动手,也还是未免失了身份。
“嘡,嘡,嘡”随着清脆悦耳的铜锣响,一位身穿破烂补丁服的“盲人”老叫花子,从司空枭这边的看台上,“摸索”着走了下去。
此人三窜两跳便到了比武台前,纵身轻轻一跃上了台子,落地时是声息皆无。“算卦、算灵卦,算流年运势,算福祸荣辱。这位老伙计,算一卦吧。
我感觉你印堂发黑,可能是流年不利。我估计你‘五行缺德’,你这是自己作死,你要倒霉啦!”老叫花子一边说,一边还轻轻敲着手里的铜锣,像是伴奏一般。
“呵呵......少特么的来这一套。老家伙,既然上台,就别跟我装瞎子,报名再战!没人跟你耍嘴皮子,瞎特么耽误工夫。”董乾冷声说道。
“唉......好吧。”老叫花子叹了口气,“看来还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呀。老朽活着那会,家住冰山北极岛。江湖上也有个小小的绰号,叫做‘诙谐剑客’。我名字叫邹瑞、字号化昌。”
“那就请吧!”、“请!”,邹瑞老剑客放下手中的铜锣,和混铁凝钢打造而成,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条竹制盲杖的称手兵器。两个老头,在比武台上转动身形、四壁齐摇,就战在一起。
这二位的本事,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都堪称是武林中的佼佼者。但却也都没有达到最为巅峰的超一流境界,因此总体上说,实力几乎相当。
从各自的江湖绰号而言,董化一号称侠客,当然那是他年轻时,为自己闯出的名声。而邹化昌则号称剑客,显然是略微高出对手一头。
虽然华夏上下五千年,对于侠、剑客的评判,并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标准。但就算是时代不同,对武学大致上的模糊认识,却也还是相差不多。
北宋时期,政通人和,人民大多安居乐业。因此江湖武林也是人才辈出,无论正邪,武学造诣堪称剑客的,全国也有成百上千。
满清初期,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大清朝廷,为了防止有人以武犯禁、动摇其统治,从而下达了“禁武令”。这就使得民间武术界,人才日渐凋零。
出于这些种种主、客观环境、历史条件的影响。导致了比武台上,“关公战秦琼”式的两位武林高手,最终在拳脚较量上分出了胜负。
打了大约能有五十多个回合,只见邹瑞邹化昌利用二人错身之际,一招“倒踢紫金冠”蹬向董乾的后脑。
董化一低头弯腰避过这一腿,邹化昌连头也没回,紧接着就是一招“反背披挂掌”,朝着董乾的后背打去。
董乾双脚点地、身体往前窜。但反应稍稍慢了一点,被邹瑞的指尖,一下扫在后背上。即便如此,也把他疼得是冷汗直流。
“承让了。”邹瑞冲着董乾微微抱拳说道。镇古侠也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物,既然技不如人,也就二话没说,转身跳下台去。
邹化昌也转身拾起自己的东西,准备下台回归本队。“且慢!”一个浑厚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邹化昌回头一看,但见一位出家僧人,不知何时已经登上比武台。此人上台,邹化昌竟然全无察觉,足见其至少是轻功超凡。
“哈哈哈。”来者未曾说话之前,先爽朗的笑了笑。“老朋友,俗话说‘打了孩子大人出来’。虽然我这徒弟也不是什么小孩子了,但是栽到了你的手里。那我这当师父的,怎么说也得替他出个头,讨回个公道。”
“哦?既然如此,那就请报个名吧。”
“老僧江湖人称‘金腮罗汉’,出家之后法号一尘。我的名字叫做袁鹤、袁大化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