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铁齿铜牙的纪晓岚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856字 发布时间:2023-08-29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号石云,道号观棋道人、孤石老人。


他是直隶献县(今河北)人,清代官员、文学家。


小时候,纪晓岚在街上跟同伴们玩球,正好太守经过。


碰巧的是,球被误扔进了太守的官轿。


其他孩子早就吓得四处逃跑,他却上前拦轿索要球。


太守见他伶牙俐齿,就说:“我有一联,若是你能对上,就把球还给你,否则就归我了。”


纪晓岚摸了摸自己的小脑袋,点了点头答应。


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猾。”


纪晓岚赶紧回答:“太守二千石,唯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


太守问他为什么不说最后一个字。


纪晓岚回答说:“太守若把球还给我,最后一个字便是“廉”。


“若不还,就是“贪”。”


太守忍不住抚袖大笑,把球还给了他。


有一天下午,6岁的纪晓岚在院子里玩耍。


父亲走过来,让他去学堂叫哥哥回来吃晚饭。


纪晓岚点头答应,一蹦一跳地来学堂,推门进去,只见哥哥低着头、捏着手,站在老师面前。


纪晓岚观看了一会儿,眨了眨眼睛:“啊!原来是这样呀!”


“老师,我替哥哥对上,好吗?”


老师见纪晓岚只是个五六岁的孩童,笑了笑,就顺口答应:“好吧,不过,对不起,连你都要一起罚哦!”


纪晓岚说:“好吧,你出上联!”


老师见这个小孩童真的要对,认真想了想,说了上联:“苇草编席席盖苇。”


这时天色已晚,田里耕作的农民们纷纷回家。


有个农民用鞭子赶着牛,从门口前经过。


纪晓岚见到了这一幕,摸了摸自己的小脑瓜,立即得出了一个妙句。


于是,奶声奶气地回答说:“牛皮拧鞭鞭打牛。”


老师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连连点头,嘴里不停地说:“好!好!好!反应这么敏捷,真不愧是一位小神童!”


并挥手示意,让他兄弟俩回家吃饭了。


1730年,纪晓岚参加了童子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神童”绰号。


1754年4月,纪晓岚参加了正科会试,中了第二十二名。


会试结束后,便是殿试,殿试结束开始揭榜。


纪晓岚中了二甲第四名,朝廷任命为庶吉士,再到散馆授编修。


后来升任左春坊左庶子,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难一下纪晓岚,于是就问:“纪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释?”


纪晓岚回答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为忠。”


“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这是为孝。”


乾隆立刻说:“我以君王的身份,命你现在就死!”


“这……臣领旨!”仓促之间,纪晓岚不知道皇上的意图,只好答应。


乾隆:“那你打算怎么死?”


纪晓岚:“跳河。”


乾隆:“好啊,你去吧!”


一时之间,群臣大吃一惊,谁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情况,纷纷为纪晓岚捏了一把汗。


然而,机智过人的纪晓岚在外面转了一圈,很快又回来了。


乾隆连忙地问:“你不是说跳河了吗?怎么还没死呢?”


纪晓岚回答说:“微臣来到河边,正要跳下去的时候,谁知屈原从水中飞出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他对着我说:‘晓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想当年楚怀王是昏君,不辩忠奸,我只好以死报国。”


“但是如今皇帝圣明,如果你真的死了,后人岂不是说皇上诛杀了忠良吗?”


“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死也不迟!”


纪晓岚继续说:“微臣在想,屈大夫说的话也有道理,所以特意回来禀报皇上,还请皇上定夺。”


乾隆听了,忍不住笑了笑,说:“好一个伶牙俐齿的纪晓岚,朕算服了你。”


有一次,纪晓岚和朋友们上街,路过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干活。


纪晓岚和朋友打赌,说:“我说一句话,就能让老板娘笑,再说一句,可以让老板娘闹。”


朋友们不相信,所以他们用一桌酒席作为赌注。


纪晓岚走向小店,对着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喊道:“爹”。


见到这一幕,老板娘嫣然一笑。


谁知纪晓岚转过身去,对着老板娘喊了一声:“娘”。


老板娘立刻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混蛋。


就这样,聪明绝顶的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还有一次,和珅宴请大臣,纪晓岚最后一个才到。


和珅官居尚书,纪晓岚官居侍郎,和珅有意戏弄纪晓岚一番。


于是找人牵来一只狗,对纪晓岚说:“纪侍郎,来来来,有事请教一下你。


“这个是狼还是狗?是狼是狗?”


官员们随声附和道:“对啊!纪大人,这是狼是狗?


这句话的意思是:“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说:“是狼还是狗?你堂堂一个尚书还发不出来吗?”


“我教你一个的方法,你们可以看尾巴,下摆是狼,上竖是狗。”


“上竖(尚书)是狗,狼是吃肉,狗则吃屎,意思是骂和珅是狗。”


和珅顿时哑口无言,再也不敢找茬了。


有一年夏天,纪晓岚和几个同僚在书馆里面,校阅书稿。


纪晓岚是近视眼,加上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的夏天。


于是他就脱掉了上衣,赤着上身,把辫子盘到头顶。


碰巧就在这时,乾隆皇帝不动声色地走进书馆。


纪晓岚发现皇上驾到,来不及穿衣服,于是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桌子下面。


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了纪晓岚的动作,但他假装不知道,故意在书馆里和其他官员聊天,迟迟不肯离开。


纪晓岚在桌子下汗流浃背,实在受不了了,就探出脑袋问:“老头子走了没?”


他的话音一落,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


现场很多人觉得有趣,暗中掩嘴偷笑,可是乾隆并不觉得好笑。


乾隆大发雷霆说:“好你个纪晓岚,如此无礼。”


“为什么叫朕老头子,若是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


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一把汗。


纪晓岚不愧是铁齿铜牙,从容不迫地回答说:“皇上您万寿无疆,难道这不是“老”吗?


“皇上至高无上,难道不是“头”吗?”


“天地是皇上的父母,难道不是“子”吗?”


“合称起来,这不就是“老头子”的意思人吗?”


乾隆听了之后,立刻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奖赏了他。


纪晓岚的儿女亲家卢雅雨,担任两淮盐运使的时候,由于喜欢与文人学士结交,所以就挪用了一些银子。


这件事被御史大臣告发,朝廷商议惩罚罪行,决定抄其全部家产。


纪晓岚是朝廷重臣,听到了这个消息,加上家人的苦苦哀求。


他内心处于矛盾的状态:“通知吧,要犯王法,一旦事情败露,就有可能杀头充军,甚至诛连家人。


“不通知吧,情理上说不过去,儿媳妇长跪不起来,眼睛都哭肿了。”


纪晓岚反复权衡,想出了一个他认为这是正确的方法。


他用纸包了一些茶,然后又包了一些盐,把这两个小包装在一个空信封里,用面糊紧紧封住,派了一名亲信送去。


他心里嘀咕:“自己这样做,对朝廷也好解释,因为自己不曾写过一个字,没有通风信的嫌疑。”


“对于亲戚而言,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做到了仁至义尽。”


卢雅雨收到纪晓岚的信件,打开一看,知道纪晓岚这么做的含义。


茶叶是“查”音,盐自然是“盐”,信封是空的,寓意为“空”,意思就是抄没家产。


于是卢雅雨赶紧将家产转移藏好,抄家的官吏一来,结果毫无收获。


当时是大奸臣和珅专权,他怀疑纪晓岚通风报信,才导致卢雅提前做了安排。


因此和珅把这件事,禀告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责问纪晓岚有没有这回事?


纪晓岚说:“我从来没有写过一个字,透露这个消息!”


乾隆皇帝说:“我只问你用什么方法,泄露风声的?”


纪晓岚眼看瞒不住了,无法再作狡辩,只好如实承认,并且脱下帽子向皇上谢罪。


“皇上严格执法,大公无私,合情合理。”


“而我却念及儿女情长,更是摆脱不了人际亲戚关系的习俗,微臣罪该万死。”


乾隆皇帝很欣赏纪晓岚的才华,听他这么挖空心思传递情报,忍不住笑了起来。


于是决定从轻处置,不杀纪晓岚,将他发配到乌鲁木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