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权术和统治的需要,格伦斯讷特的性情中同时兼具着仁慈和暴戾,即使心腹廷臣也会从主君的言行中同时感受到猜忌和信任。不过,这也并未影响这位国君的气量和慷慨,总是会有智者和勇士投效到赫德利姆的朝堂和军队,也总是会有人站在他的面前直言不讳的指出过失。
他在掌握领地的权力后,致力于恢复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关乎社会稳定和民众生计,作为国之命脉而是所有发展的基础;法条是国君的权威所在,它的确立不仅仅是要符合社会的现状,更在于执行有力;父辈的争斗使许多老兵和军官战死或伤残,需要招募新的一代充实军队。
商人的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追逐不义之财的自我主义为人所不耻,败坏风气甚至动摇根基,西萨洛斯为之厌恶而严加防范,他的儿子更是坚定的加以执行。在二位公爵的时代,商人被禁止乘坐马车,衣领和袖口必须用黑色加以装饰,以此约束商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打击倒卖和囤积的行为,制定法律和设置官员而使他们的行动顺从国家意志和公众秩序。
这些都需要富有见地的人士予以有力的辅助。尽管格伦斯讷特总是会将一些功劳归于自己,但这并未影响到这位统治者获得知人善任的称赞和美誉。
格伦斯讷特在最后的几年中,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满足,他高兴地看着牛只和马匹在农夫的驱使下劳动;工匠在作坊中认真工作;军队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纪律严明而精神饱满。人们能够从官员的作为中感受到社会的有序和法律的公正。
对诺尔的战事也在这期间被提上日程,高阶军官根据军队的情况以及各种侦察和刺探获得的情报,已经制定出针对诺尔的作战计划。为了做好开战的最后准备,公爵展现出和平的姿态。他的使者恭敬地来到苏威勒斯的宫廷,希望双方能够用商队的货品取代士兵的弓矢和长矛。
诺尔领主可能继承了祖先的长寿体质,满头白发但却精神矍铄,在一片友好而欢快的气氛中接待了西方的使者。但在这之后的第二年,意志坚定的威尔伦在自己的寝室中悄然离世,当年轻的夫人走进房间时发现伯爵的身体已经冰凉。然而就在前一天,领主还在询问有关边境防务和老兵安置的情况。
第米达特顺利成为诺尔领主和军队总帅,这位性情温和的领主具有着学者的修养和气质,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杀伐决断,也不曾被眼前的和平景象所蒙蔽。学识可以帮助他明辨是非,使他明白想要和平就需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因而明智之人既不会荒废来之不易的时光,也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当时的情势和环境之下,他将战争的胜利视为公众的福祉,并且为了达成目标,不仅勤于事务而且拔擢合适的官员而让他们为己所用。他鼓励学术和科技的研究,完全是出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的需要,并非第米达特的个人喜好,也更不会因此影响到他对士兵和军队的感情。
此时的公爵认为时机已到而且信心十足,这是沃克斯迈尔的最终之战,他们为此准备已久并且诺尔又是初立新君。不过,他在军营听取开战前的最后汇报时,胸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憋闷感使他眉头紧锁,在场的军官看到他那难看的面容误以为是对内容感到不满,停止发言而面面相觑。直到这位主君坐在地上难受地向周围的人们求救。
文武廷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陷入到难以言表的紧张之中,生怕公爵的突然离世会给沃克斯迈尔引发又一场内战。但令所有人感到欣慰的是,几位医生用尽手段让格伦斯讷特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廷臣们在公爵和他的继承人温特迈尔面前,发出服从和忠诚的誓言。
温特迈尔·沃克斯迈尔继承他的父亲以执掌军政大权,文武廷臣在这位继承人的麾下做事,仍然可以感受到他那父君时代的风格与做派。初看起来,格伦斯讷特是将领地的权力托付给了正确的人。在完成人员的调动和军队的部署后,温特迈尔在赫德利姆向他的军队发出战争的命令。
边界防线上的弱点应该归因于诺尔方面的大意以及沃克斯迈尔的巧妙隐蔽。直到战争开始之前,包括一些高阶军官在内的军人都自信的认为茂密的树丛可以为诺尔提供掩护。
同时,根据以往总结,沃克斯迈尔军队总是致力于击败敌方军队,而驻防在开阔边界上的大部队理所当然会是沃克斯迈尔军队的目标,并且在最近的一份防务公文中,还提到这里有敌军活动的迹象。
当沃克斯迈尔展开行动时,值夜的诺尔士兵在注意到前方闪烁的亮点,竟然会误以为是鬼火和野兽的眼睛。第米达特伯爵在清晨之时被狮子狗的吠叫声所吵醒,紧接着就从一位廷臣的口中得知沃克斯迈尔攻击树林防线的消息。而此时的沃克斯迈尔军队已经攻破齐斯丁军营,朝着莱温方向进发。
莱温一带的诺尔军队在慌乱之中进入战场,很快就陷入到七零八落的境地,然而沃克斯迈尔士兵并不理会这些人而快速突入,尽管他们可以俘获或杀死对方而用来邀功请赏。
当接到命令的诺尔军队离开边界而向东北方向急行之时,沃克斯迈尔军队已经在攻击费尔。这里曾是一个树林部族的领地,当地的一座疗养院是征服和关怀的标志,建造的费用是来自于吝啬酋长的私人财库。
费尔守军得到瑞第拉斯驻军的支援,当这些配备轻型装备的士兵抵达前线之时,沃克斯迈尔军队正在攻打北城。城市的官员收容来此避难的人们和接收前方溃退的军队,不同阶层的人们站到一起,凭借着围墙和房屋而竭力抵抗。
援军的到达只是延长陷落的时间,但城内的人们却得以在惊险中全身而退。攻占费尔的沃克斯迈尔部队来不及休整战阵的辛劳和疲惫,继续前进的同时展开各种探查行动。
其中一支小队向偏北的方向前进,来到一片荒凉的高地,如果再往前行进就能到达莫比底纳河的沿岸,蓝绿色河水的对岸就是潘迪尔人居住的高山。另一支小队则是收买了一位当地人,使他跟随一位叫做瑞尔的低阶军官和他的小队,避开树丛大道而踏入到一片起伏不平的地带,这里被一大片油榈树所覆盖。
深秋的时节和手中的武器使人们不必担忧蚊虫和野兽,但植物的叶片却呈现出暗红色或紫色而没有脱落,它们仍然会掩盖或遮蔽危险的深坑而使不慎的人们摔伤。
身着轻装的士兵走出这片复杂的地带,而来到一片开阔地,在附近的村民那里索要食物之后就消失在树林中。诺尔领主在午餐时刻听到令人震惊的消息,虽然有两座军营护卫苏威勒斯的安全,但领主还是从东部地带调来一支军队以加强首府的防卫。
当这支侦察小队返回之时,双方军队已在经过一场大规模对抗后,转而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和各种侦察活动。沃克斯迈尔在这场对抗中,得以远离树林而在一片开阔地带展开队形并扎下营寨。
沃克斯迈尔的统帅派出一支部队,沿着树林大道向东部行进,在合适的地带建立防线,防备对手的活动和保护己方侧翼。瑞尔所在的部队接到重要任务,他们要前往丹尔建立防卫阵地,只要凭借木桩和鹿宕就能防卫这片地带而掩护整支军队的侧翼。
但一队诺尔士兵早已在这里建立前哨并树起一杆大旗,看起来像是后面很快会有大部队跟进,沃克斯迈尔的指挥官凯斯立即向对方发起攻击。这位指挥官在这场前哨战中被一支箭矢射中嘴部,导致他的两颗门牙脱落。
在处理伤口之时,他的部下跟踪撤退的士兵来到瑞拉第斯,发现确实有一支部队集结在这里。他们是由撤出来的军人和一部分当地人组成,警惕地望着不远处的沃克斯迈尔军队。
凯斯将他的防御阵地向着两侧延伸,将当地居民种植的橄榄树和青葡萄都包括在内,并且有巡逻队不断深入树林巡查外围。丹尔是过去的部族用来称呼酋长的私人田庄的词汇,这位田庄的主人非常喜爱饮用青葡萄酿制的果酒和食用盐水泡制的橄榄果。
当他被诺尔征服者驱逐,在他的手下劳作的两个奴仆家庭得到诺尔主君的恩惠,就成为这片田庄的主人,后代同时从事打猎和采集,用肉类、毛皮和珍贵的草药来改善家庭生活。
当他们逃到瑞拉第斯寻求庇护,家中的成年男性在这里全部加入诺尔军队。年长的成员身上还携带着两把制作精美的短剑,这是对战功的奖赏和证明。而指挥官温米西特也将这十几位父老全部编入了同一支队伍。
虽然沃克斯迈尔有所防备,但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一支五十人的诺尔部队还是出现在不为人知的方向,凭着视死如归的勇气配合正面强攻的部队夺下丹尔。
温米西特亲自带领由身手矫健的士兵组成的前锋,他本人始终处在队列的最前方,成为部下们效仿的榜样。在这次战争之前,他在一处军营中担任的职责是配合地方官员打击林中匪徒。
沃克斯迈尔部队打算退入树林缠住面前的对手。但他们惊讶发现,这些诺尔士兵在起伏的林地中如履平地,兼具当地人的彪悍和诺尔军队的纪律。
一支沃克斯迈尔援军及时赶到,算是帮助他们恢复阵脚。双方在碎石和树木之间展开对决,进行各种偷袭活动和正面对战,有时为了争夺一块巨石而展开反复的战斗。但无论如何,击退诺尔的最好办法还是在于开阔地的大部队。
第二次部署完毕的沃克斯迈尔部队,向诺尔军营发起试探性的攻势,发现对手抵抗强烈便停止了行动,并向公爵上呈了一份奏文。在出现新的战机之前,沃克斯迈尔主帅特拉威尔暂时把目光放在侧翼,以保证己方阵线的稳固。
但特拉威尔从侧翼指挥官的报告中,接连得到令人不愉快的消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知疲倦的诺尔部队无论黑夜和白昼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行动,兵力上的优势因无所不防而受到牵制。
同时受制于地形,沃克斯迈尔军队后方只有一条供使用的交通线,所以沃克斯迈尔在起初之时,试图通过突袭行动以快速攻破敌军并开进到开阔地带,但后续部队为了解决沿途遗留的敌军而耗费了时间,使其没能先于诺尔完成大部队的集结而未能提前发起决战。
而诺尔军队的后方则是一片坦途而交通便利,等到第一批补给到达后,他们开始向两侧延伸。军营内有宽敞的帐篷和充足的食物,可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构筑防壁和挖掘壕沟以加强营地的防护,做好防御的准备。
领主第米达特听取廷臣的建议,离开苏威勒斯的宫廷去往军营,士兵们用口号或欢呼向骑马的第米达特表达敬意,这种饱满的热情让满怀担忧的第米达特感到一些高兴和欣慰。
身着军服的领主在随后接见了立功的军士,当他听闻一位老兵接连获取到杀敌和拯救战友的功劳之时,就想要看一下他的武器。一支长矛、一把普通的战刀和一面小圆盾并没有引起领主的兴趣,于是第米达特让这位老兵与自己身边的卫士角抵。强壮的卫士被老兵毫不费力地按倒在地,引来周围士兵的喝彩以及主君的称赞和奖赏。
沃克斯迈尔的军官们对当前战局表达出不同的意见,一方建议向东部树林推进,控制树丛大道从而直接威胁南方的诺尔首府。根据他们从诺尔战俘和当地人的口中得知,瑞拉第斯的东侧是干燥的平地,并不妨碍部队的行进和展开。
持反对意见的军官们对攻城的难度提出看法,与其在瑞拉第斯的防壁下面耗费兵力和时间。不如就在当前的开阔战场寻求胜利。况且威胁敌方首府,对于歼灭敌方军团并无助益,反而使沃克斯迈尔兵力分散。
沃克斯迈尔主帅则是收到来自赫德利姆的信息。温特迈尔再次命令主帅立即向诺尔军队发起攻击。特拉威尔用尽各种借口与说辞拖延执行攻击的命令,以等待时机。但诺尔军队却在第二天的清晨主动发起挑战。战斗持续到中午,诺尔始终摆出防御的姿态,既不后撤也不主动进攻,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黄昏才各自收兵回营。
这场不分胜负的对阵让沃克斯迈尔主帅心生疑虑和愤怒,在用一份战报应付了心急的公爵之后,特拉威尔严令他的部队坚守阵位。同时派出部队支援侧翼的防线,让疲惫的士兵能够得到休息。
侧方的诺尔士兵时常在夜间用喊叫和乐器发出噪声,让对面的沃克斯迈尔时刻处在紧张状态,如果稍有不备就可能遭到对方真正的攻击。然而频繁的接触并非只是制造混乱,而是在为将来的反击做好准备。
在对沃克斯迈尔的防线有所了解之后,温米西特向对手发起攻击。寂静的夜晚像是在预示大战的发生,就在值夜的瑞尔向兄弟部队诉说夜晚的平静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号角声。这名下级军官在心中发出抱怨和咒骂,起初认为这不过是诺尔士兵的破坏活动。
这名下级军官所在的阵位首先被突破,他本人中箭之后从高台上摔下来。诺尔士兵攻入缺口,经过一阵激战之后,沃克斯迈尔军队不得不后退。受伤的瑞尔昏迷但最后还是活了下来,被搬运尸体的诺尔士兵弄醒,得到救治同时也成为战俘。
他们在第三天的夜晚听闻诺尔军营中响起急促的号角,兴奋之余以为自己很快就能被战友解救。但人们还是在第二天的中午,垂头丧气地看到诺尔伙夫给他们送来粗面饼和一些水。不过,温米西特匆匆将他们释放,因为他们会妨碍诺尔军队的行动。
被释放指挥官的所见和所闻被汇报给特拉威尔,但主帅认定对方不可能在树林方向集结大部队,他们在侧方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而且都是残兵败将。他在随后对被俘人员发出斥责,并向指挥官凯斯发出夺回阵地的严令并告知他不会有援军。
然而这位沃克斯迈尔主帅并不清楚,虽然诺尔并没有多余的兵力,却也足以形成局部的优势。凯斯并未发起主动攻击,而是收缩他的防线使自己的部队便于防守或后退,在令人不安的平静中等待敌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