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
不久,袁世凯又与英国、德国、日本、法国、俄国五国银行,签订了高达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贷款”。
可以看出,这两件事宣告了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破产。
3月,孙中山召开会议,讨论讨伐袁世凯的问题,发动了二次革命。
7月,袁世凯派北洋军南下镇压,将北洋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的各个省份。
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野心勃勃。
10月6日,袁世凯利用暴力胁迫国民党议员,从上午8点到晚上22点,连续三次投票。
最后,袁世凯被选为中华民国正式总统,并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正式认可。
接着,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另外召开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
1914年5月,袁世凯宣布废除《临时约定》,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一办事处。
通过这次重组,支持他的进步党人被迫退出政府,还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事权力。
就这样,袁世凯集军政权力于一身。
他不仅可以终身连任总统,还可以指定继承人。
从那以后,掌握大权的袁世凯,做起了皇帝梦。
日本人消息灵通,首先发表在报纸上刊登出袁世凯想要当皇帝的消息。
眼看大事不妙,袁世凯这家伙赶紧出面否认:“自古以来,帝王的子孙都没有好下场,我可不想牺牲自己的子孙!”
“再说我连总统都不愿意当,难道还愚蠢到去当皇帝吗?”
1915年,袁世凯几乎答应了日本的全部条件,签订了“二十一条”,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加快了复辟帝制的步伐。
袁世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接着又派亲信到处制造恢复帝制的舆论理论。
美国人古德诺是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发表文章说:“中国目前不适合共和制,只适合由皇帝来统治。“
袁世凯的日本顾问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倡这种观点。
一些社会名流按照袁世凯的意思,组织起了“筹安会”,到处宣布说:“中国若是没有君主,就要面临亡国。”
更可笑的是,袁世凯还派人收买乞丐和妓女,组成请愿团,为恢复帝制摇旗呐喊。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袁世凯装模作样出来说:“改变国体应该顺应民意。”
因此,一群爪牙迅速召开各省代表会议,迫使代表们推举袁世凯当皇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得意洋洋地说:“既然所有人都希望我当皇帝,我也只好接受了。”
于是,他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自立为帝。
根据封建皇帝的礼仪,将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袁世凯的称帝举措,不仅遭到孙中山、梁启超等人的坚决反对,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也深感不满,一些帝国主义列强也不断提出警告。
袁世凯当皇帝还没几天,全国人民便掀起了反对浪潮。
人们纷纷抗议说:“袁世凯是人民的公敌,国家的罪魁祸首,我们要求立即严惩他!”
12月25,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出兵讨袁。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也与护国军合作,在各地掀起了讨袁的斗争。
蔡锷命下令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四川,一路攻打广东。
这支护国军只有5000人,而袁世凯在四川的兵力超过15000多人,双方力量相差很大。
然而为了国家的未来,蔡锷不顾病痛,亲自指挥前线作战,与士兵冲锋陷阵。
最后以少胜多,打败了四川的化洋军。
后来又在各地人民的支持下,他多次击败北洋军。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坚持举行“登基大典”。
然而反袁的呼声越高,袁世凯就越难骑虎难下,只好再请日本人帮忙。
没想到,狡猾的日本政府看他早已失去了民心,冷冷地说:“这一切都是你自作主张,我们从来没有赞成你做皇帝!”
许多曾经的部下将领,也纷纷保持中立,不再为他效力。
1916年3月22日,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别无选择,只能宣布取消帝制。
由于国内一批爱国人士积极斗争,最终“护国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6月6日,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人们的一片唾骂声中抱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