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张勋复辟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58字 发布时间:2023-09-09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自拥兵称霸。


势力最强大的有:冯国璋直系、段祺瑞皖系、张作霖奉系、唐继尧滇系、陆荣廷桂系,还有山西的阎锡山、徐州的张勋。


原来的副总统黎元洪当上大总统后,恢复了被袁世凯废除的国会和《临时约法》。


国会又补选了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那时候,日本为了方便控制中国,便极力鼓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出来反对德国。


1917年,黎元洪、段祺瑞两人围绕着“对德参战”问题而激化,爆发了“府院之争”。


“府”即是总统府,以大总统黎元洪为代表的政治集团。


“院”即是国务院,以内阁总理段祺瑞为代表的政治集团。


2月,段祺瑞在日本的鼓励和支持下,主张对德宣战,借此从日本借款购置军械,扩大实力。


美国人看到段祺瑞倒向日本,便放弃了中国和美国对德国的一致行动,指使黎元洪利用国会反对参战。


4月,段祺瑞召集了以皖系军阀为骨干的十多名省督军,在北京召开了“督军会议”,胁迫黎元洪与国会同意参战,结果遭到抵制。


5月10日,国会讨论再次参战问题。


段祺瑞沿用以前袁世凯的手段,组织“公民请愿团”包围国会,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


5月23日,黎元洪在美国的支持下,下令罢免段祺瑞内阁总理的职务。


段祺瑞哪肯善罢甘休,当天就坐火车去了天津,临走前扬言说:“出师北伐,进攻北京”。


黎元洪没有兵力,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邀请驻扎在徐州的张勋出面调和。


张勋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一个贪婪权势的野心家,满脑子都是腐朽透顶的封建思想。


他在清朝的军队混了20多年,辛亥革命爆发之时,担任江南提督,带领清兵守卫南京。


革命军围攻南京的时候,他疯狂地反抗,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对革命更加仇视。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成为袁世凯手下的将军。


他一直主张复辟清朝,为了表示忠于被推翻的清廷,不仅自己顽固地留着辫子,还命令手下的士兵们也都留着辫子。


人们看到他那一副怪模怪样奇怪,非常讨厌,便给他起了个“辫帅”的外号,他的士兵也被称之为“辫子军”。


之前,袁世凯命令他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


他指挥辫子军攻占南京,烧杀抢掠,大肆报复,并借此机会将辫子军扩大到2万多人。


不久,又当上了长江巡阅使和安徽督军,一直盘踞在徐州。


张勋知道,没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复辟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极力向德、日帝国主义寻求援助。


德国帝国主义分子,早就支持复辟分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别是在中国一直讨论“对德参战”问题上,德国为维护在华的权益,便加大了对张勋的支持力度。


德国驻华公使辛慈亲自前往徐州,访问张勋,并表示愿意向他借款。


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佃信夫、陆军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也跑到徐州,帮助张勋策划复辟。


帮助宣统帝溥仪重新上位,一直是张勋的心愿。


所以在接到黎元洪的邀请后,他认为机会到了。


他赶紧派出心腹先到北京,与清朝复辟势力约定,只等时机成熟,立即让皇帝登基。


张勋迅速带领5000名“辫子军”进驻北京,驻扎在天坛一带。


然后与黎元洪谈条件,说:“限期三天之内,解散国会,否则我不负责调解你们的关系!”


张勋的大军就在外面,黎元洪只好宣布解散国会,并派人将张勋接到总统府。


1917年6月30日午夜,张勋下令把掌握北京军队和警卫的几位官员找来,威胁他们说:“今晚我要恢复大清,如果你们不签字赞成,谁也别想活着走出这个门!”


签字之后,张勋立马让他们下令打开城门。


城外的辫子军蜂拥而入,立即控制了整个北京城。


黎元洪吓得赶紧跑到日本大使馆避难,不敢出来。


第二天早上,张勋穿上清朝的官服,率领50多名清朝遗老来到紫禁城,向穿着整齐、坐在龙椅上的溥仪,三叩九拜。


他高呼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宣布将中华民国改为“大清帝国”。


张勋则被授予忠勇亲王、首席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大权。


清朝的遗民听说宣统皇帝重新登基,纷纷翻出清朝的衣服。


没有衣服的人急着去旧货店购买,甚至连戏服和寿衣都被抢购一空。


没有辫子的人,便戴着马尾辫做成的假发辫子,走在街上摇摇摆摆看着洋相百出。


清朝复国的消息传出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


各大城市群体、社会名流,纷纷聚会通电,要求讨伐张勋。


北京十多家报纸自动停刊,发表抗议。


上海、天津、武汉等地的报纸也都口诛笔伐。


张勋知道有很多人反对复辟,便下令处死所有的非议者。


黎元洪知道自己做错了大事,就把权力交给了段祺瑞和冯国璋。


7月3日,段祺瑞在天津附近的马厂宣誓,宣布讨伐张勋。


日本公使亲自出马为他筹集军费。


各省军阀看到势头不对,纷纷倒戈相向,跟在段祺瑞后面发出了反对复辟的电报。


其实,大军阀段祺瑞等人都是一帮野心家。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都是夺取政权、奴役和镇压人民的工具。


京津有5万多名“讨逆军”,东西两路沿京津、京汉路北进。


防守丰台等地的辫子军,听到枪炮声便争先恐后涌入北京城,逃命要紧。


复辟分子眼看大事不妙,赶紧溜出北京,连影子都看不到。


“讨逆军”很快攻入了北京城,辫子军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


7月12日,张勋在两名德国人的保护下,狼狈逃入荷兰大使馆避难。


只做了12天皇帝的溥仪,再次被迫宣布退位。


就这样,张勋复辟的闹剧,以失败告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