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伶界大王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75字 发布时间:2023-09-09

民国时期,京剧界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艺人,谭鑫培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几乎所有京剧老演员都把谭鑫培视为榜样,流传着“无腔不学谭”的说法。


谭鑫培是湖北省江夏县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学唱戏。


他学谁都学得很像,长大后更是演什么像什么。


麻穆子与谭鑫培是同一时代的花脸名角儿,但那个时代的一些艺人,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对自己并不那么严格。


例如:这位麻老板,他是唱花脸的。


有时候,为了强调某些闭口音的响亮,他非要发成开口音,已经显示了字音的“响亮”。


还别说,只要是“响亮”的声音,一些追捧观众就喜欢听!


这可能是一些艺t让“警前台”的来源。


有一次演《回荆州》,谭鑫培饰演诸葛亮,麻穆子饰演张飞。


“闯账”一折,张飞有句话说:“俺大哥去东吴招亲,为什么不叫俺老张知道?”


这个麻穆子也很有趣,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出了差错,他把“知道”念成“知大”。


这句话变成了:“俺大哥去东吴招亲,为什么不叫俺老张知大?”


“道”是一个遥远的条纹闭口音,肯定不如“大”花发辙的开口音响亮,花脸张口音掩饰得很好。


谭鑫培听他念完后,就有些不乐意了,也不知道是成心的,还是故意的。


接着就给他来了一句 : “叫你知大也得去,不叫你知大也得去!”


好家伙,鹦鹉学舌,弄得对面的麻穆子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往下演了!


见到这一幕,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乱喊声嚷成了一片!


谭鑫培坐在那里,轻轻地摇着羽扇,也不看老麻,只是侧着脸冷笑,什么话也没说。


还有一次,更加有趣。


有一天,谭鑫培的五儿子谭小培在家里调嗓子,琴家是当时的新秀徐兰沅。


结果两个人调着调着,就越唱来越快,谭小培唱得飞快,徐兰沅也拉得很快。


两人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就像赶火车似的!


没等他们唱完,只见房门打开,谭鑫培探头进来,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两位有急事,就先去忙活!”


话一说完,便关上门走了。


两人大惊失色,惊呆了两分钟才恢复过来,彼此看了对方一眼,尴尬一笑,也不好说些什么。


这句话是一语双关,十分幽默地指出了两个人的缺点和不足。


谭鑫培本人也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可以说是他的一号票友。


八国联军侵华过后,慈禧回到紫禁城。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谭鑫培找来听戏。


然而此时,谭鑫培已经病重躺在床上,别说唱戏,就连动弹都困难。


无奈之下,慈禧只好等待谭鑫培病好,可是等了一个月,还没有消息。


慈禧忍不住有些生气,便对李莲英说:“一个月都没有消息,谭鑫培就是登不了台,至少也应该过来请安吧!”


这个消息传到谭鑫培那儿,谭鑫培挣扎着让儿子背着他,去给慈禧请安。


慈禧看到谭鑫培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也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她安慰谭鑫培说:“回去好好养病,哀家不允许你死。”


动了恻隐之心的慈禧,还拿出几颗小药丸。


吩咐谭鑫培回去吃了此药,好生养病半个月,自然药到病除。


半个月后,谭鑫培果然病好,再次为慈禧登台唱戏。


清朝没有倒台的时候,那些王公贵族经常请他唱戏。


有一次唱完戏,清朝协办大学士那桐让谭鑫培加演一场。


谭鑫培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大人给我请安,我就加演。”


那桐地位很高,按照规矩,只能给王爷、贝勒等人请安。


但那桐是个戏迷,非常喜欢谭鑫培的表演。


他不顾自己的身份尊贵,立马屈腿行礼说:“给谭老板请安了。”


这一举动,使谭鑫培不好意思下台,所以只好再唱一场。


从那以后,同行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谭贝勒”,纷纷称他为“伶界大王”。


1912年,谭新培第四次前往上海演出,最后一次是在上海的新新舞台上表演。


以“伶界大王,内廷供奉”的招牌宣传。


那时候,南北京剧势同水火,两派明争暗斗,彼此看对方不顺眼。


因此,南派著名演员杨四立在丹桂舞台上表演,并发誓要与谭新培相比。



当时,杨四立唱了一曲《猪八戒盗魂铃》,第二天谭鑫培也唱了同样的曲目。


这一场戏,本来就是考验武艺根基。


谭鑫培自持武艺根基扎实,没想到由于年老体衰,导致无法翻腾。


因此在演猪八戒翻椅子的时候,只能爬下来。


原来这也没什么,毕竟谭鑫培当时已经65岁,年事已高。


可是当时,有一个叫刘束轩的年轻人,年轻气盛,为谭鑫培喝了一杯倒彩。


新新舞台的台主许少卿正好在场,是他邀请谭鑫培在上海演出。


刘束轩的行为,无疑扫了他的耳光。


于是,许少卿仗着人多势众,当场扇了刘束轩一记耳光。


这位刘束轩是小报界的记者,第二天小报界铺天盖地的攻击谭鑫培,说他学艺不精,种种不是。


刘束轩又找来律师起诉许少卿,甚至两人闹上了法庭。


谭鑫培为此感到羞愧和愤怒,最后没脸在上海待下去。


在小报界的压迫下,他不得不登报,取消“伶界之王”的称号,以此给刘束轩消消气。


1917春,桂军阀陆荣廷来到北京。


黎元洪请他在家看戏,北京著名的京剧演员都来表演。


当时的谭鑫培已经71岁,因病没有前来参加。


黎元洪的手下认为缺了谭鑫培太没面子,于是反复派人催促,威胁他说:“若是再不去,马上把你抓起来。”


谭鑫培没办法,只好带病前往,唱了一出悲剧《洪羊洞》。


他回到家之后,连病带气,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