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秋收起义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41字 发布时间:2023-09-13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


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织革命军队的重要性。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立了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施土地革命等等。


同时,决定派毛泽东到湖南省重组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毛泽东听从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


这场会议,毛泽东着重阐述了枪杆下出政权的思想。


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明确号召群众,决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为了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有两个领导机关。


一个是党的前敌委员会,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任命毛泽东为书记,担任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


二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


这次秋收起义,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


而是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为总指挥,余洒度为师长(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


其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由钟文璋担任团长。


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由王新亚担任团长。


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由苏先骏担任团长。


这次参加起义部队,一共约5000人。


再加上起义之前,还收编了当地土匪邱国轩的一个团。


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


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


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准备攻打长寿街。


9月10日,第一团占领平江县龙门厂。


不料就在此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队趁机叛变。


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击长寿街的时候,他们遭到邱国轩部队的突然袭击。


第一团腹背受敌,人员伤亡惨重,被迫向浏阳转移。


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只好向西攻占了老关、醴陵,接着又北进占领了浏阳。


9月16日,由于第二团麻痹轻敌,被优势敌人包围,部队被打散,只有部分人员突围脱险。


9月11日,第三团在铜鼓起义,成功占领了白沙镇。


9月12日,第二团又攻占了东门市。


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


各路起义队伍中,有的人叛变投敌,有的人偷偷跑回家,革命队的前途似乎很渺茫。


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受挫,毛泽东立即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各个起义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


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浏阳文家市。


当天晚上,前敌委员会召开之会议。


毛泽东说:“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如果盲目去攻打大城市,肯定不容易取胜。”


“所以我们应该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那里扩大实力,稳固下来,然后再以农村包围城市,赢得最后的胜利。”


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决定保存实力,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而是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9月20日上午,1500多人起义部队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


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到反动军队的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


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经不足1000人。


而且官多兵少,军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


那天晚上,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决定重新整编军队。


当时,起义军的许多军官来自旧军队。


他们没有改掉一些军阀主义作风,导致官兵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了整体战斗力。


于是,毛泽东决定改编这支队伍。


首先给那些想要回家的官兵,发放回家的路费


毛泽东对官兵们说:“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更不用说我们一个顶他们十个,有什么可怕的!”


“革命总是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就会属于我们!”


大家听了纷纷鼓掌,对未来的革命道路充满了信心。


这次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支部连接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与此同时,又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


部队实行官兵平等的原则,干部不能打骂士兵,士兵有权监督干部。


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使军队形成凝聚力,增强了战斗力。


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


10月27日,起义部队抵达罗霄山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在那里进行游击战争。


打击土豪劣绅,划分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创立了一支革命武装和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从那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十年内战”)拉开了帷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