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强尽量平缓自己的激愤心情。
他说:“小覃,你不要这么难受。现在当务之急,我们要查出原因。
至于小郭,我们也要同时密切注意,一切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我总觉得,敌人这一次,来势很猛,后面的还没完!”
确认了敌人已经早不再注意老许住过的地方,申强小覃决定行动。
从各方面来讲,这时候的这种行动,是安全的。
老许那天慷慨赴死,经报纸宣传,震动了整个省城。
敌人应当认为,赤色党人必然已经知道消息,不会再去找已经牺牲了的“许同志”。而“许同志”居住过的房间,只怕连墙壁都砸开搜查过了。
这天晚上,地下党一共安排了六个人,卡住所有通道,有紧急情况,不惜鸣枪示警!
申强和小覃,从小覃那天等老许不到的远处高墙下开始,攀上高处,循那条撤退路线,逆向而行。
两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轻松前行。
他们的心情,却是沉重无比。
两人在暗夜中的高处,起起伏伏地走了八十多公尺。
小覃对这距离早就算得很清楚,因为,这原本关系到老许同志的生命安危,可老许还是---
小覃和申强,站在一座五层平顶楼房的顶楼阳台边缘。
小覃喃喃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可是,我架的那座天桥呢?那块长木板呢?”
他的双目,在月光下,显得空洞,茫然,毫无神采。
原本,从对面老许隐秘地的四楼房顶边缘,到这边五楼阳台外沿,架了一块长木板,成为撤退路线上一座“天桥”。
小覃嘴里喃喃不停:“我还用铁丝固定了这一头的啊!敌人取走了?不可能啊!头一天晚上,我还看到过它啊!”
申强听清了小覃喃喃的每一个字。他也记得小覃说过的每一个细节。
他紧问一句:“小覃,头天晚上你看到过?”
“是的,”小覃肯定地回答,“我头天晚上,正好检查过一遍。没有问题。”
那块窄长厚木板,长约五公尺,因为地面建筑和树木枝叶阻挡原因,在下面很难看到,除非站到某个特定位置上,向上仔细观察,才有可能发现。
如果头一天夜里,小覃还看到过它,那么第二天,敌人在发动强攻之前,就发现了赤色党人的撤退路线并且在空中截断“天桥”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因为,如果敌人早就发现了从房顶的撤退路线,他们会上房顶封锁!
按敌人的套路,如有阁楼,他们早就封锁了房顶。
正是因为这座楼房没有阁楼,老许和另一位保卫人员上房顶,才大大出乎了敌人的预料,并跟在后面急起直追---
申强慢慢边分析边说:“敌人应该在事前并不知道有登上房顶的路径,也不知道撤退路线是转到楼房另一头,在高处继续--大致可以断定,出事那天,老许同志到了这一侧,没有看到那座应该存在的‘天桥’!所以——”
他停下了。
下面不用再说。
两人一对脸。
都读出对方脸上的意思:“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