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传目录
书名:洱海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4726字 发布时间:2023-09-27

洱海传目录


前序:我灵魂之旅的一次写作

  一一我为什么与洱海相遇

第一章:细奴逻时期的洱海地区

  当细奴逻从巍宝山的茫茫丛林深处崛起之前,洱海地区已经建立了“白子国”。这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城池,白王的三公主金姑就在这个城池中自由成长着。三公主注定要与细奴逻相遇,从而成为南诏国的第一代王后。白崖是当初白王先世开国受封的发祥地,时值唐太宗贞观时期,祭铁柱会盟让大位的仪式举之后,细奴逻与洱海的渊源开始诉说,那些金姑与细奴逻的故事,不断的洱海溅起波涛。这是前洱海时期,即以细奴逻和洱海边的三公主金姑联姻的洱海。

l.水的咆哮带来了水的文明和前历史

2.三公主和细奴逻的洱海

3.穿越了前洱海的波浪

4.被一只神鸟所盘旋的洱海

第二章:火宴松明楼时期的洱海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在那个明媚的时期,南诏国最伟大的王之一皮逻国继位。从那一刻开始,洱海边就意味着要矗立起一座新南诏国时代的宫殿,因为又一个新的王君已经开始骑马巡视着美丽的洱海。于是,火宴松明楼时期的洱海地区出现了柏洁夫人的传说,同时,在今天的大理古城往南七公里处,筑起了洱海边的第一座宫殿太和城。自此以后,皮逻阁依傍着洱海而统一了六诏,从而开始了南诏国时期最为隆重而庄严的迁都仪式,那支从巍山王城迁移而来的队伍,来到了洱海边。“云南王”皮逻阁站在洱海边,毋庸置疑,洱海是皮逻阁拓展疆土的根茎。

l.洱海迎候着皮逻阁的到来

2.在洱海源头的西湖边

3.曾被几代南诏王凝视的洱海

4.当皮逻阁阁从了洱海边出发

第三章:阁逻凤、天宝战争、西洱河边鬼魁录

  阁逻凤出现在南诏历史的图像中时很年轻,他给南诏国历史和洱海带来了著名的天宝战争。随同阁逻凤君主的剑在帐幔中舞动,天宝十年(即公元754年):苍洱战事再一次爆发。滚滚而来的20万唐朝大军从中原来到了洱海边。就这样,南诏国时代最为悲壮的天宝战争在苍山脚下、洱海边开始并以唐军覆灭而结束,唐朝大将军死于洱海。而今天的我们从前南诏王阁逻凤一阵长剑的舞动中,依然能听到他的感慨声声:“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西洱河边回荡着战死的20万唐军的鬼魂嘶叫声,鬼魂们在很长的历史和时间中依然在洱海边游荡不息,似乎想寻找战死的大将军李宓。洱海地区仁慈的民众以此修建了“将军庙”。

l.噢,洱海,阁逻凤的造音器

2.当蓝色的水屏风闪开以后

3.洱海流域的血腥战役

4.从旧城到新城的路有多远

第四章:南诏国时代最智慧的君王异牟寻时期的洱海

  当洱海涌动起层层波纹时,南诏国时代最智慧的君王异牟寻继位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异牟寻的时代是一个运智慧改变王国命运的时代,这是一个与阁逻凤气质完全迥异的年轻帝王。前者像雷霆和风暴一样可以呼啸在云南的荒野上,可以用刀剑篡改他执政时期的南诏国的命运。而后者,却像了洱海的微波和细浪,正在用心智孕育、改变南诏前程的秘密。他不再使用前君主阁逻凤使用过的刀和剑,也不想再让美丽安祥的苍山洱海边回荡着危机四伏的杀戮声声。在这一时期,洱海录中出现了彩云下的苍山会盟,而苍山脚下是洱海。唐朝的吐蕃、南诏已经统一。之后不久,南诏国执政最长的君主异牟寻也从美丽而开阔的洱海边上消失了。

1.巨水的触角与异牟寻王溶为一体

2.垂临于洱海边域的秘密使者们

3.风之信使不再让异牟寻使用刀剑

4.彩云下出现了苍山会盟的仪典

第五章:丰佑时期的佛塔升起在洱海边

  丰佑时期即公元823年7月间,劝丰佑被唐王朝再次封为云南王。自此以后,一条曲径幽密的道路带来了南诏国时期最为繁荣的造塔仪式。印度佛教密宗是从西藏进入南诏国的。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从印度到洱海的路有多遥远。基于此,在神秘的洱海边,南诏国历史上最为隆重的造塔仪式就这样展开了。丰佑时期,在洱海边,最杰出的造塔活动以祟圣寺三塔而拉开了序幕。

1.大乘佛教密宗进入了洱海

2.造塔的时间开始了

3.三塔何日开始了造塔的时辰

4.永恒的塔景从洱海边升起

第六章:从隆舜到郑买嗣的洱海地区

  很显然,郑买嗣是南诏国时期的最大阴谋家,也是南诏国建史以来最大的敌人。他的降临,使南诏国和洱海地区面临着一场浩劫和死亡。当洱海边的南诏国宫殿一片混乱,在阳苴咩城、太和城、大厘城洋溢着杀戮的气息时,谋杀就已经开始了。毫无疑问,郑买嗣的这场阴谋注定了蒙氏家族们将从南诏国的历史上退出舞台。自此以后,他们再也不可能使南诏国呈现出昔日的智慧和明媚。在洱海边,以此替代的是郑买嗣的时代。

1.从洱海到白崖的等待

2.郑买嗣像鬼一样降临于洱海王宫

3.当一份虚拟的诏书出世

4.被剑影所笼罩的洱海

第七章:大理国从洱海边隐现而出

  公元937年,杨干贞战败,于是,大理国隐现而出。大理国先王段思平的传说渊源与洱海边的大厘城有关系,因为喜洲曾经是南诏时代的大厘城。段思平就这样带着神秘的历史出现在他的舞台上。当段思平结束了漫长的被追杀的生涯以后,再一次的返回了洱海边的村庄。就这样,在一个神秘的时刻,阳苴咩城在洱海边面对段思平突然敞开开。于是,他走进了古老的城门,走进了宫殿,抵达了大理国时代的洱海边。杨干贞失败了。在作为妙香国的洱海边,诞生了段思平,大理国时代开始被洱海所述说着。

l.洱海面临着又一番轮回

2.段思平的传说

3.来自洱海边的神力弥漫

4.大理国诞生于洱海之岸


第八章:洱海流域出现了巡视农业的段思平

  段思平是大理国君主,他可以居千万人之上。然而,从阳苴咩城步出城宫以外的道路,对于段思平来说是频繁的,尤其是当他驱马陪同皇后在城外的洱海流域巡视的同时,他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时代。他不断地出现在民间,在他所执政的有限的八年时间里,他不断地从洱海边的宫殿出发,参与各种农事活动。所以,我们看到了大理国时代的洱海地区,看到了大理国历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死亡:大理国的开国君主死于邓川的农事活动中。

1.大理国先王的婚姻

2.洱海造就的大理国王后

3.婚姻给洱海流域带来了稳定

4.出了阳苴咩城,出了洱海

第九章:大理国贡马从洱海边出发,朝着宋王朝奔驰而去

  很难想象从洱海边苍山脚下出现的一大批贡马要被割舍开束缚住它四蹄的皇家牧场,到遥远的宋朝去。就这样,远隔着洱海的雾幔,那些激荡起西洱河水的汹涌不息的旋律中,我们听到了大理国贡马奔驰的马蹄声声。就这样,大理马跟随大理国的文武大将们,肩负着王朝的使命,在那个雾露还没有溶解的早晨,大理马出发了。洱海目睹了这一切,收藏了这个历史事件中的一切细节。大理马的命运不仅是贸易,也是政治的纽带。

l.来自洱海边的畜牧业

2.神圣的大理马的命运

3.通过西洱河水激荡的声音

4.当大理马已经逾越了洱海

第十章:大理国皇帝在洱海边削发为僧

  洱海,仿佛提炼出了世间一切真谛。段思廉在位三十年间,他与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同时也让大理国在风调雨顺中渡过了三十一年时间。然而,有一天,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无突然像洱海季风般扑面而来。之后,皇帝宣布了他要隐退,要从王位上离开,像从前的皇帝段思英的离位。于是,在洱海边的大理国出现了又一位削发为僧的皇帝。再后来又出现了另一个削发为僧的皇帝。这些历史像谜一样被洱海讲述着。

1.洱海是敞开的、宽容而仁慈的

2.从皇位中退隐之王

3.寂寥之洱海,送走了又一个王

4.洱海之上是佛塔之光影笼罩

第十二章:忽必烈带着羊皮口袋占领了洱海地区

  对于忽必烈来说,大理国是神秘的。对于征服者来说,所有未被征服的国都、城池都像未曾晤面的景色、美人、疆域一样让人心醉神秘。忽必烈翻身下马的那一刻,便看到了浩荡的洱海,这是一块远离着大草原的疆域。自从十万只羊皮口袋输送过金沙江以后,征服大理国的胜利就已经离他越来越近。这支蒙古族军队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迹象。自此以后,大理国三百一十七年的历史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一道幕帘垂落于洱海,被翻滚不息的波涛声溅湿一一一个新时代降临了。

l.新一轮黑暗叙事的开始

2.在刺客林立的洱海地区

3.忽必烈穿过了云端下的云之屏障

4.当忽必烈眺望到蔚蓝洱海时

第十四章:洱海以上的太和城与德化碑及其他

  在洱海的微风中,从今天大理古城沿滇藏公路往南7.5公里处,点苍山顶峰向东有一延伸向东有一延伸的缓坡,坡顶有一块占为平整的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太和城遗址。公元739年,皮逻阁迁都以后,这座建在山冈上的王城西靠雄奇险峻的苍山,东临波涛汹涌的洱海。南诏第五代王阁逻凤使南诏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而记录着阁逻凤历史和传说的就是“南诏德化碑”。德化碑立于公元766年,即唐代宗大历元年。碑身始终在洱海上空,被历史复述着。

l.太和城的沧桑史迹

2.洱海之上的王城

3.隐现在太和城的南诏德化碑

4.德化碑的永恒哀歌

第十五章:在洱海以上神灵们的位置

  从西洱海北岸的龙尾关往西行至斜阳峰下,可到达将军庙风景区。将军者为谁?将军者李宓也。李宓为唐王朝而战死。李宓战死在南诏的洱海,带着二十万亡灵者沉江而死。就这样,李宓被洱海地区的人们,自然的奉为本主神。点苍山从北往南有十九峰十八溪,其中十二峰为中和峰,中和峰下有一古庙,面北朝南,前临中溪,这就是著名的苍山神祠。看到神祠,就会触摸到南诏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异牟寻的胸怀和思想。现在,苍山神祠已变成南诏王朝的一种盛典。

1.从西洱海北岸而上

2.秋色弥漫中的将军庙

3.被秋色所编织的苍山神祠

4.庆典以后,是寂寞

第十六章:三十二座王陵在洱海上空飘动着

  沿着苍山,洱海的地理区域绵延出去,我们试图寻找到三十二座王陵的秘密。但直到如今,那些秘密仍旧未解开,只有永恒的蔚蓝汹涌不息,扑向堤岸......三十二座王陵的秘密就在洱海上空飘动着,被各种声音和传说所编织的谜团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1.洱海畔荡起的帝王之味

2.寻找三十二座王陵之路在哪里

3.秘密会在哪里的尘土中重现

4.面对世间光轮的诡谲

第十七章:洱海地区的世俗之神—本主

  本主的形象来自民间。比加,白王与金姑,他们属于大理地区大关邑,七五村的本主;比如,南诏始细奴逻,他是大理地区湾桥乡保和寺所供奉的本主;比如,郑回,他是大理地区西门本主。每个本主,都供奉着一座庙宇,当我们揭开历史的幕帐时,我又一次看到了白洁夫人、细奴逻、郑回,他们作为本主之一,永远地被祭祀,永远的活在人间。

1.洱海拥有建构本主神殿的基础

2.每个本主都拥有他们的渊源

3.寻访本主柏洁夫人

4.本主们所获得的永恒

第十八章:从洱海上空升起的永恒佛塔

  造塔的理想在南诏时代已经开始升起。崇圣寺三塔,世界著名之塔。随同一阵阵细雨来临,它曾经在1872年的一场灾难中被摧毁过许多内部的结构,犹如个人的身体曾经遭遇刀和剑的伤害。尽管如此,佛塔却拥有一种不易被历史所篡改的容颜出现在我们面前。证明佛塔永恒不变的规则的是在时间的变迁中,入侵人类历史的灵魂精神,它仿佛佛塔上空明澈的彩云,维护着人类最高的荣耀和最为慈悲的命运。它伴随着洱海以上的一切世俗生活,因为众生而再现出了探索真理的虔诚、和谐、博爱的道路。

1.塔体玄妙华丽而壮美

2.在南诏大理国的造塔影响下

3.大理国漫长的画卷之谜

4.洱海流域藏经之地

第十九章:历史上的谷物、货币和路之传奇

  在如此漫长的洱海水岸线上,我们往上走,会寻找到洱海以上的村庄。当古老的南诏大理国在历史上湮灭以后,人类的史篇却永远的记载了那些历史上曾经的繁荣和灿烂。洱海像是一片历史的镜片,一次次地映现出了逝去的秘密以此照耀出了将来的秘密。沿着洱海往上走,我们复述着从洱海升起的谷物、货币和路之传奇。

1.谷物是洱海的基本弓弦

2.从南诏货币开始的海币

3.一条条古道破洱海而上

4.漫漫古道的忧郁和生死之谜

第二十章:关于洱海新风花雪月

  洱海新风花雪月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现实,在洱海沿岸,我们看到并寻访到了来自一座古老历史之岸的新的风貌。在这里,繁荣而神秘的洱海畔就像一座美丽的星球,不仅延续着它弥久历新的历史,也用它的怀抱兼容并拥抱着新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前来与洱海赴约,只为了寻找传说中洱海的风花雪月。就这样,我们也来了。

1.回顾洱海地区的文明史迹

2.关于《南诏奉圣乐》的历史庆典

3.环洱海走一圈

4.洱海已成为世界长驻之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洱海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