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南诏国的礼物来到了唐王朝
书名:洱海传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1480字 发布时间:2023-10-09

  4.南诏国的礼物来到了唐王朝

  

  南诏国的礼物来到了唐王朝,在四只金镂盒中分别有丝棉,很显然,丝绸当时已经来到了洱海流域。赠送丝棉,使得南诏国归顺唐朝的时间和心结像丝一样绵长不尽;其二,当归源于洱海流域,它寓义为归顺;其三,赤色的朱砂悄悄的弥漫着,辗转着南诏国的一片赤色之心;其四,黄金的光泽漫溢在金盒中,表述着黄金般的赤诚。当南诏国的使者们历尽千辛带着礼物来到成都时,等候了多少年的大将军韦皋怀着激动的心情迎候着他们。就这样,在韦皋的引领下,南诏的使臣们带着礼物来到了京城,见到了唐德宗。唐朝皇帝领会了南诏国礼物的隐意,唐德忠当即给南诏国下诏书。这份诏书被使者们带回洱海边时,异牟寻多少年等待的那一刻已经到来。

  崔佐是唐朝的密使,之前,曾在剑南节使幕府担任官职。崔佐被韦皋将军亲自选派前往南诏,是为了加快南诏归唐的速度。多少年来,南诏是西南边疆的一个国度,它置身在洱海边缘,其面积却云集了整个云南区域,所以,多少年来,韦皋一直积极的努力着,从不放弃这个理想。因为多少年来,通往南诏的路不仅被高山险境江河所阻隔,同时也被多种现实斗争所阻挡,与此同时,吐蕃时时刻刻窥伺着并准备入侵这个环海的美丽王城。

  现在,他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崔佐。带着诏书的崔佐,身后跟随着兵马,他肩负着唐王朝的愿望,跨越了险恶的山川终于来到了,洱海会见南诏国的清平官郑回。那一年,在郑回座落洱海边的宅院中,唐朝来的密使崔佑和郑回坐在清风明日朗照的庭院中,院中散发出山茶花、芍药月季的雅香,他们彻夜的长谈,孕育出了一幅改变历史的画卷,当这幅画卷被郑回带到异牟寻身边时,异牟寻像以往许多关键时刻一样,刚从洱海中游泳上岸,以十米之外,是侍卫们。水,给予了异牟寻智性的波语,水滋泽着历代南诏王的脾性、胸怀和理想。

  郑回来了,他穿过了侍卫们的岗哨,来到了异牟寻身边之前,异牟寻就已经看见了他的老师,郑回既是他的老师,也是南诏国的治国之帅,因为有了他,异牟寻从小就学习到了汉文史的传播和教育;由此,衍生出了异牟寻穿越洱海流域的想象力,一个君主如果对自己所置身的地理、民众的生活和将来的前程缺乏想象力,那么这个君主也就失去了在残酷而伟大的时间中所改造世界的能力。郑回在异牟寻幼年时就以世间万物的声音影响着这个末来南诏王的视野,异牟寻很早就深知洱海只是这个周转不息的世界的一个湖泊而已。

  郑回带着越来越老迈的身驱,出现在异牟寻身边时,就已经让异牟寻感觉到了一次不同往日的会面,它即将揭开多少年来笼罩他心灵和现实的格局。郑回在沙滩上揭开了那幅画卷,尽管洱海风不时的挟带着沙粒吹拂着那幅画卷,却阻挠不了己经孕育出世的改变南诏国困境的魔法。这魔法展现了画卷中的三种现状:其一,吐蕃都督的百名使者、三百多名甲士已经降临于洱海,就让他们进入笼子,让他们圈在笼子里;其二,除了困在笼子里,也可以让一名将军将他们驱逐出去;其三,也可以利用吐蕃赞普皇帝的弟弟,他是长驻洱海的大使,他从来都反对吐蕃都督与南诏为敌,可以通过他来驱逐吐蕃的使者们离开南诏。这个孕育中的画卷以后,异牟寻会见了唐朝来的密使,于是,苍山会盟的时刻必将到来。公元794年,这一年的彩云显得无限的缤纷而喜悦,因为吐蕃的使者、兵士们终于按照郑回画卷中的图像撤离了南诏的国土。

  彩云下出现了苍山会盟的仪典:从西洱河边云集于苍山的礼文、礼乐缭绕不息。南诏和唐朝的大臣们汇集在彩云之下完成了铭刻于石头上的盟愿,自此以后,南诏将归顺于唐朝,并忠诚于唐朝。这个时刻,让唐朝的皇帝心生喜悦,于是,他让前来京城的南诏使者们都相继封了爵,然后又派遣工部侍郎袁滋,即“钦差持节”册封南诏使出使云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洱海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