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故土寻真
书名:朝暮 作者:狸狐花 本章字数:2377字 发布时间:2023-09-27

(一)问道青羊

一座从周朝就存在的道观,一座经历千年历史冲刷的道观。被誉为“川西第一观”的道观,叫青羊宫。

历史从不会让这样数千年还屹立不到的人文精粹,变得腐朽不堪。无论经过多少次的变化,它依然是它。

青羊肆是它从周朝建立起的名字,青羊观是它五代时的名字,青羊宫是唐宋延用至今的名字。

不论它改变多少名字,可它依旧在这里,经历无数的岁月,见证着那些过往的传奇。

唐朝中和元年,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逃难来到这里,它睁着眼看着落魄的帝王,将它据为己有,当做自己的行宫。

惶恐不安的脸庞,或许放松下来后的纵情声色,都逃不过它的眼。

1966年那一场大爆发下,青羊宫内的道士们,被逼迫撵走,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躯一次次被损毁。

那狰狞恐怖的脸庞,打砸烧杀后的激情澎湃,也依旧逃不过它的眼。

艰难,曲折,总是未曾将它打倒。到如今数千年,它还在这里静静地俯视着来往的人们。

是那观中的道长,是那步履匆匆的行人,前来拜访的虔诚信徒。谁也不会将它遗忘,但谁也记不起它的过往,但它从不怨言,只在这里用自己沧桑的身影,遮蔽风雨。

庄严宏伟的山门,飞檐壁柱上是那龙、虎的雕饰。游龙戏珠,傲然立于飞檐之上。那高悬在山门上的金字牌匾,是那华阳县令安洪德墨迹,从清朝乾隆年间留存至今。

青羊宫的每一处都诉说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即使在这纷扰的烟火城市里,在城市靠近中心的地方,也充满澄净。

明代的皇恩九龙碑、幽冥钟、斗姥殿,清代的无极殿、两只单双角铜铸青羊。若不是时间与战乱,那些岁月里更久远留下的宝贵财富,或许还会如它们一般,和青羊宫一起守在这方土地上,见证历史的变迁。

青羊宫的厚重让站在其中的我显得更为渺小,眼中突兀的流下一滴泪,不知一旁的游人是否会注意这般狼狈的我。

香烟缭绕,磬声悠悠,当年老子骑着青牛自东向西而去,传道西方,道教的教义从始至终未曾改变。

它在这里,在这青羊宫中,那座雕像傲然而立。

若我能悟道,便想要随他而去,参悟这人生的奥妙,宇宙的故事。可我的眼睛里藏着太多污浊,悟不透的事太多太多。

我的眼里,看到的是那八卦亭的两重飞檐鸱吻、龟纹隔门、云花镂窗,还有那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

我知道的传说里,是那对面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飞,月御值日使者以神拳定于柱上。

它故事里的秘密,总也挖不完。闲暇时光里,若不来亲自走一回,或许它将与我擦肩而过。

世俗的人,踏入这里,便会跌入它编织的大网里,将你我与那些前尘过往,一并拉扯。

路过的一只小橘猫,发出温柔的声音将我从中唤醒,它的眼里仿佛也如同这座千年道观一般,充满道义。

不知它是在呼唤我,还是在呼唤道长。转头看向广场,“道法自然”四字,醍醐灌顶。万事万物,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小橘猫的存在,不管你来或不来,它就在这里。

你还是你,它还是它,它没有呼唤谁,只是在一方天地间,自由的行走,你看见的,是你想看见的。

众生万物,灵性自然。人间的繁华中,这一处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地方,你轻轻一抬脚,便跨进了这方世界,寻找属于你自己的道。


(二)文殊听禅

秋日的午后,摘一片叶,悠闲的做一场梦。梦里是空,心中是林。

在康熙三十六年重建起来的“空林堂”,正式改了名字——文殊院。隋朝大业年间的建筑,早已不是当时的模样。

历史总是不会放过这样带着底蕴的建筑。从古至今,它们伫立此处,在你从未注意到的时候,它便改换了无数次样貌。

留下的只有属于清代样貌的它,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严格的层次等级布局,扑面而来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礼制制约。

也许前人不会忘记“空林堂”,但如今谁还记得?就连康熙都御赐了“空林”墨迹,来往的旅人却只知文殊二字。

从来只听说舍利是圣物,却从未见过。也许众多佛教寺庙中,都有那么一粒或者两粒,可是我从不知道。

只有这里,“空林二圣”的存在会让我产生无限的好奇。一个是那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一个是佛陀舍利。

供奉,是那鲜花水果,是那袅袅清烟。偶尔的禅音,落入众人的耳里,便渐渐沉下心来。

想问问他们,修佛的路途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过于遥远?也想问问他们,究竟花了多少光阴?

可仰头看着那株杉树,便再也不想问。听说佛陀用了千百年的时光来修行,历尽千万劫数。

也许他们的回答,也如这般。放下业障与贪嗔,便能成功登上渡河彼岸的,是我们这样的俗人。他们总归是不同的。

俗人的船,是佛前的一只蜘蛛,是寺庙里的一缕夏风,是放生池里的一尾锦鲤,亦或者,是这株杉树曾经枯死后又重生的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音好似从未离开人,不论我走到哪里,它都萦绕在我耳边,浮躁短暂的化为安宁。

天王殿前,两相对峙的三层檐的钟和鼓楼。“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在钟楼,“妙音能除三世苦,威震远彻九霄云”在鼓楼。

人生自当心存善念,便万物众生皆是佛。

一墙之隔外的文殊坊,是那繁华的人世烟火。柔软的阳光,像花开到花合,贴进心里便隽永绵长。

禅意在里,风情在外,坐落在这里,像一轮月照进人的心里,照在这方天地,谱写一副独属于这里的画卷。

天南地北的旅人,欣喜的走在这方土地上。我听见的不仅仅是那袅袅禅音,也是那甜蜜的艳羡。

世俗与禅境,出其不意的结合,带给人一丝暖意。踏进那家名为重回汉唐的汉服店,便再也不舍离去。

诗情与画意一直都在,你来,便不会错过。古玩珍宝,餐饮文化,民间工艺,它们是真实的风景,不知你会不会将它们描刻进自己的丹青里。

我是一个俗人,只希望在这里,穿上一套衣袂飘飘的汉服,行走在文殊坊,踏进空林堂,感受一份从未理解到的禅意。

只可惜,我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去。

听到的禅音,没有悟出什么道理,只将内心的浮躁化为了平静。

在这里,一边是人间烟火,一边是菩萨梵音,世人难得寻真问道,到也愿意听路过的禅师论经讲佛。

禅师说:修行既修心,而对心的掌控不能指望着严防死守,隔离封闭或所谓隐居深山。而要用最智慧的方式,否则一切都只是形式或表象。

我还要继续修心,才能更好的行走在这红尘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朝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