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仙府:
烛邀月用了整整一晚的时间,方勉强将体内元气沿十二经脉流转,但速度与准头着实差强人意。
也许是因丹田归元之气太过充盈与强势,只要稍加分神,便会出现元气乱窜与停滞,甚至逆流的危险情况。对此,烛邀月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只能寄希望于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流转,让其习惯成自然。
当然,烛邀月并没有怀疑老鬼这本功法,也没有否认自己已经有了剑仙的能力,可这终归是个虚衔;若想坐实剑仙之身,必须掌握气机一道。
而这气机一道又与神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书中一直在强调气机大多只能存在一股——也就是说,若用气机来锁定敌人,便可掌握先机,让敌人始终处于被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若对方实力高深,也可扮猪吃虎,亦可气机对撞,破招反锁。
再者,用气机来御物,效果与锁定同理,只不过御物比锁敌更难修炼,尤其是准头。但御物者一般要强于锁敌,毕竟后者更加诡异莫测,且不会被敌人发现。
不过这里有一事要强调,那便是一气之说。常言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
书中的典故乃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
放到书中便是,与人对敌,拼的就是十二经脉流转的一口气,若一气不能将敌人击败,或打怕,那第二口气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而第三口气基本便到了穷途末路;敌人也不会再给你换第四口的机会。
好在经烛邀月分析,这一条对灵气修士不太适用,毕竟修士体内所存的灵气可远非人界修行者可比。虽然不知他人如何,单说已是练气五层的烛邀月,丹田气旋便足以媲美人修元气三百年。
加之如今二气归元,灵、元,之气已尽归本体。
那这二压一的本元本就比同阶修士强上两倍不止,自然不能说同样都是一口气,效果无二。只能说强,强的不讲道理……
“呼!”险之又险,将归元之气重新压回丹田的烛邀月不由松了一口气,但脸上的汗水足以说明元气流转之事并不轻松。
听到动静的凌书瑶赶忙将烛邀月放于身侧的书籍合起,继而尴尬一笑:“嘿嘿。”
“你若喜欢,便拿去看,无需偷偷摸摸。”烛邀月的声线变得愈发柔和,似乎又长大了些许;当下眨了眨乌黑的眸子,笑说。
凌书瑶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不用,就是好奇小师姐看的什么。”
“当真不要?”烛邀月微微歪头,眼角一弯:“那便送与阿九好了。”说着,伸出那袖口破碎,被白娟包扎的小手,作势去取回书籍。
听闻,凌书瑶瞬间将书籍抢走,紧紧抱在怀里:“不行!”话落,似是突然注意到烛邀月受伤的手,与那袖子。凌书瑶又自责的垂下了头:“还……还疼吗?”
“下次书瑶可以试试这自带神威的伤口,你若忍住不哭,我便答应你一个要求。”烛邀月无奈,开了个玩笑。
谁知凌书瑶瞬间自腰间解下打神鞭丢给烛邀月,继而趴在床头:“来!别客气。”
烛邀月抓着鞭子,瞪大了眸子,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小师……”突然,阿九不知何时撩起了门口的珠帘;在看到眼前一目后,赶忙捂住了小嘴。
凌书瑶瞬间起身,甩下裙摆,昂首看着房顶。
后知后觉的烛邀月急忙丢掉小皮鞭;不,是打神鞭——看向阿九:“内个,阿九有事吗?”
阿九先是点点头,又摇摇头,继而又点头:“我……”说着看向凌书瑶:“我想给师姐道歉。”
凌书瑶充耳不闻,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看向烛邀月:“小师姐,可曾饿了。”
“不曾……”话未说完,一顿,继而改口:“说起来,是有些。”
“嗯。”凌书瑶点头,径直出门,顺手将阿九撞到一旁;传音给阿九:我这个人记仇,说大路朝天,便绝不原谅;收起你那些小伎俩,我吃过的盐,不比你吃的米少;你与墨良辰都是一丘之貉,再敢来招惹,我会亲手除掉你,保证不会有人发现。
“呀……”阿九被撞的一个趔趄,好在抓住了门框这才没有跌倒。可随即便瞪大了眼睛,看向凌书瑶的背影,倾听着这段传音。
阿九突然恍然大悟,暗道一声不好;只因昨日与墨良辰对话时并未使用隔音箓,若凌书瑶一直在释放神识,那这些对话岂不都被听了去。
“小师姐,昨日书瑶师姐是否释放了神识?”急于求证的阿九,看向烛邀月,毕竟其修为高,可以轻松感知低修为神识的存在。
“阿九,如果你有其他想法,师姐劝你忘掉它。”
“书瑶也许不如你与墨良辰聪明,当然,师姐不是说你有什么坏心思。只是,如果让我选择一人将后背交出去,我不会选阿九或墨良辰。”
“你可知为什么?”烛邀月语气轻柔,笑着开口。
阿九眼神一暗,似是有些难过;摇摇头,轻声开口:“阿九不知。”
烛邀月点点头,为其解惑:“墨良辰早已被师父下了定论,这里师姐且按下;单说你与她。”
“她就是一杯水,或干干净净,或夹杂异物,都可令人一眼看到底。”
“而你,则是一杯浊酒,若非将其饮下,只闻其香,并不能知晓里面有什么。”
话落,烛邀月取出腰间的小荷包,自里面拿出一柄没有刀鞘,且未开刃的紫色长刀:“破仙刃自砺中出,伤人且伤己;刃口每长一寸,便伤使用者一分。”
“这刀只借不送,亦不卖;刃口便算作租金,待刃口全开,不管这刀在谁手中,师姐皆会与你讨要。”
“你确定还要它吗?”
阿九看着悬浮于烛邀月手中的破仙刀,脸色苍白,可终是点头:“嗯。”
烛邀月摇了摇头,伸手将刀递了过去……
良久~
“如何?”凌书瑶将新米熬制的浓粥摆上小炕桌,让烛邀月尝尝看。
一木勺香气四溢的粥送入口中,烛邀月不由点头:“颗粒饱满,已初具灵米的样子。至多再过三五年,旱海便可拥有自己的灵田。”
见烛邀月一勺又一勺,凌书瑶笑的很开心:“今年留在旱海的百姓都赚了不少钱,这米而今可不便宜。官府与江湖客都在疯抢,更有富商准备大肆收购田地。”
烛邀月笑了笑:“是吗。”
凌书瑶点点头,道:“不过关于收田一事,似乎官府说的不算。”
“为何?”这一点烛邀月不解。
凌书瑶也喝一口粥,解释:“那皇城已经下旨,旱海之田,尽归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