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万马齐喑,百业萧条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各行各业像雨后春笋般迅速进入百废待兴的阶段,人们鼓足干劲誓要把握机遇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这是广东省某个偏远的农村,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民靠着辛勤的劳动,很快告别了吃不饱饭的日子。虽然还是很穷,但最起码不用饿肚子了,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张镇欢,今年37岁,长得高大结实,皮肤黝黑,国字脸,鼻直口方,敦厚老实,勤劳能干。他的妻子冯玉美小他两岁,同样长着一副高大结实的身子骨,宽脸大嘴,样子较普通,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凭着两夫妻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勤耕耘,养活四个孩子。由于四个孩子都入学读书,他们也经常为孩子的学费犯愁。那个时候,很多农民家里的粮食基本上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除此之外,只能帮别人干点零活,赚点买油盐酱醋的外快。幸好张镇欢有一手做泥瓦匠的好手艺,他砌起墙来是又快又直,因此,在远近村庄都有一定的声誉。张镇欢就靠着东家请,西家雇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可毕竟是小地方,农民的生活还比较艰难,建房子的家庭到底比较少,活儿也不是经常有得做。相反,许多大城市则掀起了建设的高潮,一幢幢高楼大厦开始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建筑业的兴起,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流入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一些农民工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天晚上,张镇欢夫妻俩躺在床上拉起了家常。张镇欢对妻子说道:“听说现在城里的建筑业非常火爆,我们附近村子里的很多泥瓦匠也到城里找活干,很多人还干得挺不错。我也想到外面却闯闯,总比守在家里强多了。”
妻子冯玉美回答道:“好是好,不过,我们的儿女还小,我怕我一个人管不了他们,再说家里的田地怎么办?”
张镇欢安慰道:“我们的孩子说小也不小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庆良、秀月、秀云和庆吉读书之余,也可以帮忙干点农活了。再说,农忙时节,我还可以请假回来耕种,不会耽误农时的。”
冯玉美还是有点担心地说道:“你说的也在理,不过你打算到哪里干活?没有人介绍,人生地不熟的,你能找到活干吗?”
张镇欢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个你放心,邻村的李大哥他在广州干建筑已经很久了,他最近还承包了一些工程,当了小包工头,现在回乡下招人。我已经和他打好招呼了,他欢迎我随时过去。”
冯玉美说:“既然你已经做好了规划,我也不会拖你的后腿,你就放心去干活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张镇欢笑了笑说:“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第二天,张镇欢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出门前,他把四个孩子叫到了跟前。他语重心长地说道:“爸爸就要外出打工赚钱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四史兄妹一定要相亲相爱,不准闹矛盾哦!庆良,你是大哥,可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大儿子张庆良懂事地回答道:“爸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妹妹的。”
女儿张秀月、秀云也乖巧地说道:“爸爸,你要保重身体,我们会把家务活干好的。”
张镇欢满意地笑了。他轻轻地抚摸着小儿子的脑袋说:“庆吉,你年纪最小,可要听哥哥姐姐的话。”
张庆吉天真地说道:“爸爸,我会听话的。不过,你回来时记得买糖果给我们吃哦!”
张镇欢呵呵一笑道:知道了,小馋猫!”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和孩子们,张镇欢便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城市打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