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洱海到白崖的等待
洱海在最清澈时仍带着微波,这是洱海保持的姿容中最恒长的一种形态。所有见过洱海的人都在追循它过往今来的历史时,被它始终如一的这种荣辱不惊的姿容所撼动,现在,在世隆以后,又到了其子隆舜隐现的时刻,唐僖宗乾符四年隆舜继位。他是南诏第十二代王。
我们细数着洱海的波浪时,才发现我们根本就无力面对洱海广阔的波浪,我们徒劳的站在堤岸上,此时此刻不断的有历史在承述着那些可以诉说的或不可以述说的历史。当年轻的十二代王隆舜继位以后,在他经历了一番沿海流域的巡视以后,又一次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寻找与唐朝结盟的道路。此时的南诏国显示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沉滞,隆舜的继位意味着将南诏国的历史在衰竭中延续下去。就这样,有很长时间,隆舜都在民间巡视,在这个这个远离唐王朝中央政府的洱海区域,民间就是众生呼吸和生活的地方;民间就是洱海以上的地理,它曾经被皮逻阁统一云南的刀剑所巡视过,也曾经被阁逻凤剑下的鲜血所渗透过。后来,这些广袤的山川河流群山和沃野又被异牟寻时代的隐忍和智慧巡视着;之后,到了劝丰佑时代,
佛塔逐渐在洱海地区升起,那些妙香佛音给洱海苍山带来了祥和、祥云、祥瑞的历史;之后,又一轮时间过去了。隆舜要出场了,他的舞台显现在哪里?他要用什么样的王法管理他的国度、他的民众?他将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奏属于他这一时期的旋律。
于是,旋律来了。这是水带来的旋律?水,时时刻刻都在缔造旋律,只要水旋律不断,人类就会拥有编年史的传说。水,是渊源之渊源;一滴水就能创造一种渊源,一滴水就能溶解一个世界。洱海之水,不仅造就了洱海四季如春的气候,也造就了洱海的神秘面貌,这些面貌中充斥着农业、水利的现实生活。于是,在隆舜时期,他的舞台上出现了从唐朝来的使者们。
于是,隆舜站在羊苴咩城外再一次的像他的先王们一样敞开大门,迎来了唐朝的使者。唐朝的使者们给南诏国带来了中原的植物和粮食,丝绸和布匹。隆舜从这些物品中看到了唐王朝的繁荣,就这样,隆舜产生了一种梦幻般的期待:用自己风华正茂的年华向唐王朝的公主求婚。
隆舜一旦已经置于这个梦幻般的期待中时,就已经不能自拨。他响往着唐王朝的文化和传说,由于山高路远,这种地理上的差异,使年轻而俊美的隆舜开始了用他的青春的锦绣年华向着他梦境中的中原出发了。南诏国的清平官们替代隆舜带着洱海地区的礼物来到了中原,开始践行隆舜梦中的期待,并揭开了南诏王隆舜与唐王朝通婚的序幕。这是令隆舜那颗心彻夜激动的一个充满等待的时刻。
安化公主就这样透过中原国土看到了巨大的洱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化公主的幻想在上苍的安排下已经与隆舜的幻境和期待牵手了。作为唐僖宗的侄女她就这样带着她的花容月貌和才艺上了通往南诏国的婚车。
她给她新踏上的土地带来了代表唐王朝雄厚的嫁妆,从她踏上婚车的那一时刻开始,美丽多情的安化公主就在期待着与充满风花雪月的苍山和洱海相遇。
安化公主的嫁妆中有金银首饰,它是一个女人生活中必备的物质享受。除此之外,在漫长而悠远的距离中,安化公主给洱海地区带来了一千多年前的从中原出世的植物和种子、蚕桑秘谱、历法书、医药秘记、佛经佛像、文史典籍学等等。这些装在书中的秘方日后必须会根植于这块土地上,影响洱海地区的物事,影响被洱海所推波逐澜的历史进程。此外,安化公主还带来自己的乳娘,那位心地良善的女人至始至终陪伴着安化公主。
从洱海到白崖,穿越了并不长的旅程;从洱海到白崖,被幻想和爱情所折磨的隆舜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从洱海到白崖,南诏王披着黑袍,黑,永远是属于南诏的一种不变之泽,它凝聚着沉重的穿透力,在凛冽中具有一种光芒四射的魔力。在南诏经历了无数风花雪月式的演变史以后,隆舜与另一种与唐朝结缘的方式迎来了—南诏王与安化公主的婚姻庆典。
白崖口,拥满了南诏国的迎亲仪队,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辛跋涉以后,安化公主终于看见了英武的南诏王。南诏王在白崖从看见才貌双全的公主时,就已经感觉到一生中的幸福和南诏国的稳定已经来临。自此以后,这场婚缘延续了唐朝与南诏国的友好关系。安化公主就这样留在了洱海边,他们美好的婚姻在很长时间内曾经维系着洱海地区的安宁。安化公主还把唐朝的文化传播到了洱海地区广大的民间:植物和种子已经在南诏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蚕桑秘谱已经蜕变为蚕茧、蚕蛹、蚕丝;历法书已经记载这个区域神秘的历法:医药秘记己经在民间开始像水一样漫溢;佛经佛像为妙香国的洱海增长了神韵弥漫;文史典籍使南诏国游历着世界的境遇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