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来自洱海边的神力弥漫
在杨干贞的追杀之路上奔逃的段思平已经来到了洱海边,杨干贞当然不知道他的敌人已经潜入了羊苴咩城外。历经了从通海到达洱海的逃亡,此时此刻的段思平并没有显得慌乱不堪,一代大理国先王的脸上荡漾着年轻的梦想和勇气,他依靠着洱海边的神力来到了海面上漂泊的一架渔船上,这是一个老人护送他上的船,老人认出了段思平,因为段思平的画像已经被杨干贞的追杀者们贴满了洱海流域,当那个打渔的老人认出段思平就是画像中的被追杀者时,他将段思平送到了一个打渔女身边,暮色中那个叫桂仙的渔女也许就是神派遣到他身边的人,这个善良而勇敢的打渔女很快就将段思平藏在了船舱里。那时候很多洱海渔民们就以船舱为家,他们一年四季栖身于船,在船的漂泊中以捕鱼而维系俗事生活。
那一夜,杨干贞的追杀者们就在洱海岸上,他们驻守着每个渡口,审视着每一张酷似段思平的面孔。段思平隐藏在桂仙的船舱中,在风雨漂浮中沉思着将来的政治前景。桂仙则坐在船舱外,窥视着洱海岸上追兵们的动向,那一夜,这个平凡的渔家女仿佛替代神守护着未来大理国的先王,正是她的船舱将他送上了岸,那座水岸寂静而悠远,还未被追兵们所占领。而段思平上岸以后,那个勇敢而有计谋的渔家女桂仙就摇晃着船浆从雾雨蒙蒙的水面上消失了。段思平永远记住了桂仙回眸看他的一眼,那一瞥虽然短暂而模糊,却像苍洱间的明月永驻段思平的心底。桂仙像水面上的幻梦一般消失之快,使段思平来不及说一句感恩之语,只有洱海水面上的雾霭状笼罩着他,这些斑驳雾霭同样是神设置的层层屏障,它使追兵的追杀之路显得徒劳,从而使段思平可以在屏障中寻找他的二弟和军师的降临。
他们三人终于突破了追杀之路到达了巍山脚下,这样的一幕惊心动魄,历史就是为这样的幕布准备了拉开幕布的手,舞台出现在大理国先王的面前:这里曾经是南诏先王的天下,风呼啸着四野间的残露,滴滴残露在残阳之下被融入了大地沟壑,段思平就这样寻找着历史的召唤,这召唤从密林中传说,作为南诏贵族的后裔,神意将他带了蒙舍寨,寨民们就像迎候着神一样将他在秘密中迎进寨子。蒙舍就这样成为了段思平被追杀之路的一个安全的避难之地,同时,蒙舍替代已经消亡的南诏正在承述并演变新的希望和命运。几个黑夜逝去之后,他们已经密谋出了演变历史的智慧。于是,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胄留在了蒙舍城,这里依然以绵绵群山盘踞着南诏国先王的传说,仿佛那只太阳鸟穿越时空,用金色的翅膀拍击着永恒太阳的韵律。段思平与军师董迦罗将去联络三十七蛮部。他们将再次穿越过杨干负所布下的追兵之网,借助于神的护佑出现在三十七蛮部的神秘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