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出了阳苴咩城,出了洱海
现在,出了阳苴咩城,出了洱海,自然的概貌此时此刻就像段思平的爱情和婚姻一样脱颖而出:首先是农事活动,每经过一道沟壑,就将迎来万顷良田,同时会穿越过一道又一道水渠的灌溉,就靠近了田野上的庄稼并呼吸到了清香。现在,段思平在年轻的皇后陪同下继续策马而行,他似乎再也无法从这种笼罩他身心的农事活动中脱颖而出,于是,他靠近了农耕生活,他已经逐渐的摆脱了皇室的无常和虚无,进入了洱海流域最现实的农业生活中去。
农耕生活以昨天和现在的历史跃入眼帘:段思平走进了村庄。这是邓川境内的一片沃野,因为他对农业的挚爱,他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时代。当段思平在邓川的广袤大地上深入到农事的基本常识和物事深邃的灵魂中时,起伏的庄稼中不断地荡来了小麦的香味、稻谷的甜美,而年轻的皇后就站在他身边。他之所以在他执政的时间里沉溺于农事的快乐中去,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皇后的影子。这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也是一个来自大地的母亲和女人。有了这个女人相伴,段思平就可以驻足在乡野之间。在多年以后,作者的我已经触摸到了段思平脸上的喜悦,在阳光和暮色中所交织的脸,是我在穿越大理国的历史中相遇到的最为动人的脸。
“二月八,庄稼会,”是邓川农事的一项活动,也是段思平时代的一次农事典礼。这一刻,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农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这一天,农人们会看到段思平时代最为先进的农具,也会看到饱满的种粒在展览中露面。段思平从那一刻就已经为他的国家全面地敞开了农业的窗口和门户,他的足迹遍及在从洱海边伸展出去的每一条道路间,他的影子飘荡在民间。只有巡视在民间时,一个君主才会体恤并感知到来自间生活的万千庶民们的快乐和忧患。民间,是把四季之轮回转换为现实的幕幔,段思平亲手揭开了层层叠叠从洱海边穿越出去的时空,在他所执政的有限的八年时间里,农业和畜牧业空前的繁殖着大理国历史文献中的生机和传奇。
这一天,秋天垂临。段思平又出发了,马车沿着洱海、苍山脚下的皇家路上神秘的旋转出去。君主嘘了一口气,终于出了城池,终于从历代皇帝、执政的城池中走出来了,他似乎又一次的为获得这种人生的自由而心醉神迷。而当上了大理马,进入邓川的农事活动中去时,秋天,真正的秋天拂过了他面颊。
秋天以宁静、祥和的色泽同时给段思平的眼神带来了喜悦。他置身在秋收的农事活动中时,又一次的亲手触抚到了饱满的稻粒。它们犹如金黄色的王族缨须垂落在他周围。就这样,突然间,天地一片橙黄色,段思平经历了开创大理国的苦难,以及创立之国的艰辛,然而,他的身体却无法承受生命中最为轻盈的喜悦,所以,段思平死于那一年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