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过西洱河水激荡的声音
此刻,我们虽然没有听到驯马师的声音,然而,相隔久远的年代,通过西洱河水汹涌的声音,我们依然能够听到大理国最优秀的驯马师的一番苦心和希翼。驯马师似乎想扭转那一匹匹个性迥异的大理马的傲气。果然,一匹匹大理马终于在那个雾水还未溶解的早晨,一个秋水浩荡的早晨,大理马出发了。
带领大理马出发的还有一大批大理国的文武官将,他们至始至终地走在前面,他们代表着大理国的身份和贵族级别,也同时显示出他们高贵的血统。此时此刻,当大理王置于在阳苴咩城的台阶上眺望着通往宋王朝的道路时,从城门外传来了大理马的马蹄声声,洱海边拥有着如此众多的大理马,它们现在肩负着大理国的命运,这命运不仅仅是贸易,也是一种延伸出去的政治纽带。
美丽的洱海目送着这番壮景。
大理国贡马正以它们优良的禀性,扬蹄朝着遥远的宋王朝前进。在它们的旅途生活中,虽然已经设置出了种种难以预料中的迷障,然而,它们依然来到了长旅中。在路上,在充满了妖魔鬼怪和各种险恶气候的地理环境中,大理马跟随着大理国的文武大将们,同时也跟随大理国的驯马师和兽医离遥远和深不可测的宋王朝越来越近了。除了大理马还有大理刀,还有无以计数的皮胄、麝香、牛黄、披毡、犀皮、鞍马等贡品,所以这一切都已经开始接近了宋王朝的土地。出了四川,就是中原,很显然,中原代表着宋朝,代表着汉文化,在宋朝的宫殿中,面临着叩见大宋皇帝。这是段思廉时代,在他继位以后,为宋朝输送了来自洱海边的贡品。段思廉似乎是一个怀旧和感恩并兼的国君,因为在大理国历史上宋太祖曾册封高祖思平为“云南八国都王。”
宋朝皇帝开始承述着宋太祖以来的又一种历史场景:会晤来自传说之中的南蛮之地的客人们;会唔被各种历史的烟雾所遮挡的又一代大理国文武官将们。宋朝皇帝已经传旨,在皇家牧场上试马并让贡品中的大理马、大理刀露面。从南蛮之地远足而来的客人们,并非像南蛮之地的传说那样可怕。而且,从大理国来的客人们年轻英武,面容和善,这让中原的宋朝皇帝感到惊讶。他对大理国的热情开始上升,于是,出现了宋朝的皇家马场,出现了从彩云下奔驰过来的大理马。那时候,皇帝之所以酷爱马匹,是因为酷爱一个国家的安定,当整个世界还没有发明机器轨距时,只有自然界的生物群体可以逾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