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洪抱怨啥呢?
他前段日子搬家了,住进一个新楼盘,虽然跟原本的老房比起来,离市区远了,但宽敞啊,两室两厅,设计设计,哎,能再搞出个小房间,还有电梯,有地下室,不错。而且是顶楼,风景是叫一个好啊。
结果住着住着,不开心了。
怎么不开心了?
他夹着烟在地下室来两口,被人讲;他夹着烟进电梯,根本没放嘴里抽,又被人说;最离谱的,他在自己家阳台上一边赏风景一边吞云吐雾,隔壁的小娘们探出头开骂。
怎么着?在自己家干什么,还要外人多管?
老洪一阵感叹,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来事的,都是些年轻人。
读书倒是读得比他们老一辈多,把尊老爱幼都读屁眼里去了。
住楼下的也不是省油的灯,跑上来敲门,让老洪家脚下留情,关门啊、挪桌挪椅啊,都手里小心些,也别在阳台、窗口和楼道抽烟了。
……
真叫一个糟心。老洪这么说着,就喉咙里一响,往地上吐了口烟唾沫。
罗主任听老洪那些个抱怨,也说不出什么。他能体会老洪的心情,不过没法全部苟同。
电梯里贴禁烟标志了呀,挨说也没法子。地下室,有些地方也是贴了的,有些地方没贴,有点说不好。至于阳台上……好像是有点委屈,开骂什么的,也太不文明了。
能说什么呢,他也就说点“时代变了呀”之类的废话来应和老洪。
他老婆是怎么说老洪来着?
自私自利老棺材。
这么一来,他也不敢在老太婆面前提老洪了。
哎呀——
想起那几个老烟友,搞得他嘴里又难受起来。
不能去想他们。
还是想想怎么能回去吧。
那个小马驹……对,叫白神来着,给的条件还不错啊,只要六个人里面有一个办成了事,全员都能保命,呣,不错、不错,这样一来,压力也不会太大,你说,足足六号人呢,总有一个能成事的吧?
小朱、小赵,还有小陈,看来都有可能嘛!
小黄和小吕差着点,但谁知道呢,搞不好偏偏就那两个中的谁办成了哩。
嘿嘿,当然啦,要是成事的是罗主任他自个儿,更好!
毕竟冠军奖励挺诱人的嘛!
哎呀~
要是他罗锦华来许愿的话……
健康,让他家里人都健健康康,不错——
恢复青春怎么样?
挺诱人啊,不过在这现代社会里,突然恢复青春了,各方面不太好交代。
而且吧,要是再搞出什么小把戏来,儿子大概要不高兴,夫妻两个也没那精力再去走一遍拉扯小孩儿的流程。
唉,儿子呐——
要是再早个十年,给他这种许愿的机会,他要许愿让自己儿子考上国内顶尖的名校——至少也得是这块地头上顶尖的名校吧?
他和老婆可都是大学生,本科生,当年读的大学,现在一所改名、一所归并,可都是排得上号的名牌学校,结果儿子呢?
在那小子身上花了大把钞票,塞进当地最好的民办中学,各种补课,到末了,才考上一所三流本科……
在他老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他那些个老同学,儿子啊、女儿啊,都出彩得很,就他罗锦华的儿子,考得最差。别人家小孩都考研去了,硕士读出来,还有个出国去读博士的。
他儿子不愿意,说不想读了。
没办法。
就这学历,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啊。考公也考不上。只好托关系,送进一家不错的国企。要进罗主任的单位也不是不可以,但人家那单位更好,钱多事少,离家么,也不算远,专业还算对口。
那小子就这么天天混着了。
罗主任真的纳闷。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当年,在医院里抱错了——
错是应该没错,虽然老话说,儿像妈,女像爸,可他儿子偏偏像的是他,走一块儿,人一看,就知道是他儿子,没可能抱错——
可那脑子怎么就那么不好使。
私底下这么一抱怨,他老婆给找理由了。
“你当你很行呀?我们那时候,能跟现在比嘛!我们那时,乡下人大多不上高中,录取名额比咱们市区的少不说,考得进也不去上——家里穷啊,兄弟姐妹好几个,父母搞不好都没念过小学,让子女初中毕业就工作挣钱去。有条件升学的,中专还比高中受人青睐呢。到我们儿子这一辈,都知道上大学吃香,我们儿子的竞争对手可多得多了!更别说还有天南地北的高级人才在这儿落户,他们小孩你当是吃素的?”
“但你看,现在大学招生人数,可也比我们那时多得多了!”
“是,没错,所以你儿子还能上个本科。”
“哎呦,瞧你说的,那不也是你儿子么?”
“你也知道是我们两个人的崽啊?知足吧,孩子智商不一定比父母高,我认识一教授,他说一个教授同事的小孩是天生弱智呢。”
“吓——,举那种极端例子干嘛呀!就只是跟我们那些老同学比——”
“甭比了,儿子都那么大了,都该讨媳妇了,还比什么?”
争到这里,罗主任就闭上了嘴。
他老婆哪知道他那心思。
就在那次争论的没多久前,他单位一个才初中文化的老职工到处显摆,说家里女儿考上了当地排名前五的一本大学。
呦吼!
那个得意劲儿哦!平时一个老老实实不太说话的人,突然间鼻子都要顶到天了!
牛皮吹得也是厉害。
那老职工怎么说的?
自己都没花钱给女儿补过课,全凭那丫头自己自觉,别说没费过钱了,甚至都没费过神,用不着自己去盯着、去管着。
听听——
骗鬼吧!
不补课?
不补课能考得了高分?罗主任那些老同学就没有谁敢说自家不给孩子补课的,连在学校当老师的,也得给自己小孩报班。
他也不拆穿那个老职工。拆穿干嘛呢,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嘛。
他就顺着话头奉承奉承对方:“哎呀,要是你给你闺女好好补补课,请些好老师,说不定啊,就能进排名第一的那所大学了!”
“不不——,现在这样啊,也就够了!成绩呢,不是靠砸钱、靠补课搞上去的,终究要看天分!”老职工抬手点点自己脑袋,“丫头那同桌,家里补课班是报了一堆——从来考不过我家闺女,你说补课有什么用?搞得孩子那么累!还是轻轻松松考个差不多点的学校,学习玩乐两不误的好!”
嘿呦!罗主任给对方面子,对方是不留情面啊。
虽说有些年数了,但罗主任给儿子砸钱补课、到末了才进个三流大学的事情,对方又不是没听过。
好在,罗主任面色一沉后,对方总算是看出点风头了,来两句客套话,溜别处显摆去了。
想想就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