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变成了残废,只能依靠庞涓过日子,他心中总是感觉对不起人家。
有一天,庞涓对他说:“师弟,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否凭着记忆写出来呢?”
“到时候,不仅可以让我拜读,还能传承给后世,让孙家扬名呀!”
孙膑很想为庞涓做点事情,以报答他的恩情。
这十三篇兵法,据说是鬼谷先生从吴国得来传给孙膑的,孙膑早已牢记于心。
庞涓这样一要求,他当即答应了。
从那时起,孙膑开始默写他祖先的兵书。
然而,当时写字是用漆写在竹简上的,不像现在用墨写在纸上那般方便。
再加上孙膑心烦意乱,经常唉声叹气,很难专心写作。
写了一个多月,他只写出了几篇。
诚儿是照顾孙膑的老人,看到孙膑受到冤屈,对他感到可怜,经常劝他休息,不要老是写那玩意儿。
有一天,庞涓叫诚儿过去,问他孙膑每天写多少。
诚儿说:“孙先生身体不好,躺着的时间较多,坐着的时间较少,一天只写三五行。”
“唉!我看他在竹简上写字可费劲咧。”
庞涓听了,勃然大怒,责骂道:“这样慢条斯理地写,要写到什么时候啊!”
“你应该催他,让他加快速度!”
诚儿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内心却不明白。
他想:“为什么要催他写呢?他写到一死才算完吗?”
正巧庞涓的一个手下路过,诚儿偷偷问他:“嘿,哥们!我想问你个事情。”
“军师为什么要一直催孙先生写那个玩意儿?”
那手下说:“傻瓜,你还不知道吗?军师想要得到这部兵书,才留着孙先生的命。”
“等兵书写完,他的命也就结束了,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呀!”
诚儿听了,替孙膑捏了一把汗。
他偷偷地告诉了孙膑。
此时,孙膑才从梦中醒来,意识到自己所受的苦都是庞涓精心设计的。
他心想:“原来庞涓是这样的人!我怎么能把兵书传给他呢?”
“唉!我真是瞎了眼,竟然和这样一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交上朋友!”
他又想:“如果我不写,他一定会害死我,该怎么办呢?”
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无计可施,慌得眼泪直流,一下子失去了理智。
等他缓过气来,他睁大双眼,连喊带叫,将屋子里的东西全都扔在地上,将写好的兵书撕了一些扔进火中烧。
虽然有些没有完全烧毁,但已没有一篇完整的了。
诚儿吓得赶紧去告诉庞涓:“不好了!孙先生发疯了!”
庞涓亲自前来探望孙膑,却见他躺在地上哈哈大笑,笑完了又哭。
庞涓喊了他一声,孙膑立刻冲向庞涓磕头,哭着求救:“鬼谷老师,救命啊,救命啊!”
庞涓告诉他:“师弟,你认错人了,我是你师兄庞涓。”
孙膑紧紧抓住庞涓的衣服,口中胡乱喊叫。
庞涓怀疑他是在装疯,于是让人将他带到猪圈。
孙膑头发散乱,躺在猪圈里睡着了。
有一天,庞涓偷偷派人给他送饭。
那人小声地对孙膑说:“孙先生,我知道您受到了冤屈。”
“我在军师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您送点酒和食物,请吃吧!”
“孙先生,这是我一点心意。”
说着,唉声叹气,还挤出了几滴泪水。
孙膑伸出舌头,做个鬼脸,将送来的酒和食物都倒在地上,大骂道:“呸,谁会吃这脏东西?我自己做得比你的好多了。”
接着,他抓了一把猪粪,揉成一个小球,往嘴里塞。
庞涓得知此事后,说:“真没想到他竟然疯了。”
从那时起,孙膑就住在猪圈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有时候爬到外面晒太阳,晚上又爬回猪圈里睡觉。
庞涓让人给孙膑一些食物,不让他饿死。
他还希望等孙膑康复了,能帮自己写那本兵书。
如果孙膑爬到街上,庞涓就派人跟着他。
后来,庞涓嘱咐下面的人,每天向自己报告孙膑的情况。
时间一长,大家知道孙膑是个疯子,两条腿不能走路,怪可怜的。
有人甚至给他食物,他高兴时会吃一点,不高兴时会嘴里嘟囔一阵,然后把食物倒在身上。
就这样,孙膑变成了一个傻傻乎乎、又脏又可怜的疯子。
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说他当初就不应该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