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已经进攻玄武门超过半个时辰,城墙下堆积的死尸已经有半人高,但显然的是那些叛军并没有因为血流成河就变得畏缩起来。
他们高声呼喊着杀太子立秦王的口号,踩着同袍的尸体拼了命的将云梯竖立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守城一方的将领们包括沈子城在内才明白,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暴戾的造反之心。
这份造反的之心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只想推翻眼前看到的一切压迫。
哪怕明知道他们所作所为是自取灭亡,是在飞蛾扑火,可一旦他们扇动翅膀飞向那烛火之后就再也不会退缩。
人性是疯狂的,充满了暴戾。
一个裂虎营的士兵攀爬上了城墙,一只手抓着城垛才露出半个身子就开始兴奋的大笑起来。
在他看来能爬到这里就已经是很大的胜利,笑容中带着满足和骄傲。
就在他奋力的将脚登上城墙的那一瞬间,守城的士兵一刀劈在他的额头上。
锋利的横刀直接将他的半边脑壳削掉,带着头发的脑壳落下去。
啪的一声粘在下面一个士兵的脸上,后者因为一时惊慌从云梯掉了下去。
摔断了腿的士兵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同袍乱刀剁死,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睛的叛军哪里还分辨的出他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长时间不能攻上城墙让下面的叛军已经疯若洪荒猛兽,但凡是从面跌落下来的人无论是敌人还是同袍都成了他们发泄杀意的对象。
六七柄横刀一刀一刀的剁下去,刀子扬起来的时候就会甩出去不少碎肉。
那个没了半边脑袋的裂虎营士兵在一瞬间没有死去,竟然还能下意识的伸手拽住那个砍中他的守军的衣襟。
在那守军惊慌失措的呼喊声中两个人一起掉了下去。
尸体落入城下的人群中再次激荡起一片血花。
大将殷开山的眉头皱得极紧,他不断的催促着士兵们奋力蹬城。
只是心里却越来越凉,他知道攻入太极宫的希望已经变得很小,失败已经真真切切的摆在了自己面前。
身为一个从三品的将军他知道一旦失败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功名前程就此化作尘埃粪土,便是自己的家人只怕也会受到牵连。
他回头看了一眼端坐在照夜玉狮子背上的秦王殿下,发现自始至终秦王殿下的目光就一直注视在城墙某处。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明明看不到希望了,可秦王殿下为何还不退兵?
趁着朝廷的人马还没有将城门堵死,冲出去之后只要秦王带着大伙赶回东都唐军大营汇合段志玄,秦王手里依然还有十几万人马,打下一片江山并不是难事。
但秦王似乎还在等,可他却不知道秦王在等什么。
“弓箭手!三轮齐射!”
屈突通来回在阵前奔走。
当看到城墙某一处被裂虎营的士兵终于冲开了一个缺口的时候立刻眼前一亮。
他调集数百名弓箭手冒着箭雨冲到城墙上,朝着那一处裂虎营士兵奋力守住的一小段城墙嘶吼道:“把弟兄们两侧的敌人撕开,让弟兄们守住身后的云梯!”
数百名弓箭手领命开始拼尽全力的一箭接着一箭往城墙射出去。
有的人手指已经被弓弦勒出血丝却似乎感觉不到疼痛似的,依然将手里的硬弓拉满,然后狂吼着将狼牙箭送出去。
冲上城墙的十几个裂虎营士兵只是在城墙占领了一小块地方,很快就被柴容川调集过来的守城士兵压的连连后退。
但这些士兵依然咬着牙坚持着,希望自己身后正在攀爬云梯的同袍速度再快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一片箭雨笼罩过来,从城墙两侧往这边挤压的守城士兵被射翻了一层。
那十几个裂虎营士兵身的压力顿时一轻,在校尉的带领下发一声喊一片刀光泼出去,硬是将占领的地方向外扩大了四五步远。
他们身后的两架云梯叛军士兵一个接着一个的攀爬上来加入到守护云梯的阵列中。
就这样靠着人命硬填竟是抢过来五六米的一段城墙。
屈突通大喜不停的催促着弓箭手发箭为城墙的士兵减轻压力,看到成功的希望便是坐在马背一直不言不语的沈世永眼神都为之一亮。
“独孤怀恩!”
沈世永第一次亲自下达命令:“孤给你三十名亲卫你城去给孤将那段城墙守住。”
“只要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去一个团的人!”
独孤怀恩脸色变了一下知道城便有九分已经注定死了。
可是一想到秦王殿下之前说的抢一个未来的话,他咬了咬牙点头道:“殿下放心便是臣死在面也不会后退一步。”
“去吧!”
沈世永指了指城墙说道:“若是攻破玄武门孤许你一个郡公!”
“谢殿下!”
独孤怀恩应了一声带着沈世永的三十名亲卫朝着城墙方向跑了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将妨碍自己视线的铁盔拽了丢在一边,又将笨拙的裙甲卸了,竟是只穿了一件单衣冲到城下,将横刀往嘴里一塞独孤怀恩在心里默念了一句。
老子要抢一个自己的未来!
然后奋力的往城墙攀爬去。
大业城真的太大了些,以至于玄武门这边的厮杀已经超过半个时辰的时候,城中一百零八坊的百姓绝大部分还不知道宫城这边正发生着一件足以震动天下的大事。
但是很多人却从今日官府不寻常的举动中嗅到了什么,百姓们竟是极聪明的选择呆在家里不出门。
大街一队一队的城防军往北城方向赶去,战靴踏在青石板路发出来的声音震的人心里都感觉很难受。
开战半个时辰之后南三门守城将军裴成春抽调三千精锐士兵赶往北城。
西三门守城将军李道宗抽调四千余精锐亲自带着往玄武门方向冲。
唯独东三门守城将军李洪基却一直按兵不动。
太子殿下调兵驰援的军令就在他桌子上摆着,而坐在椅子看着那太子手谕的李洪基则将双眉拧成了一个疙瘩。
秦王终究还是反了,他其实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
沈世永在率军返回大业城之前就已经派人找过他,让他在大军到达大业之日一同举兵造反。
但是直到现在他依然没有拿定主意,但他却一直派人盯着玄武门那边的动静。
“大将军……”
他身边副将楚乔微微皱着眉低声提醒道:“裴成春和李道宗都已经带兵往玄武门方向赶了咱们是不是……”
“新礼呢?”
李洪基问道。
“新礼带兵和纳言裴寂率领的禁军一同将房彦藻的一万人马困在了城外。”
李洪基怔了一下随即摇头苦笑道:“守护大业的城防军四个大将军新礼、裴成春我都是原来秦王军中出来的。”
“唯独李道宗不是……”
“如果……如果我们三个全都随秦王殿下一同举兵,说不得今日这事真的就能成了。”
他抬起头看了楚乔一眼道:“你可知我为什么没有响应秦王?”
楚乔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大将军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但我知道大将军您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秦王在军中确实极有威望,但这威望还不足以让所有军人都跟着他一块犯险。”
“要知道这可是叛国忤逆的重罪,要株连九族的,谁也不会轻易草率的冒这等大风险。”
“我知道你是陛下派过来监视我的。”
李洪基忽然说了一句让楚乔大惊失色。
“大将军……我……”
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解释什么。
李洪基摆了摆手苦涩的笑了笑道:“我没有怪你的意思,陛下这样做我心中也没有什么怨气。”
“毕竟我和秦王殿下走的极近,想来自派你过来的时候陛下就已经料到秦王必反。”
“大将军!”
楚乔鼓起勇气说道:“我知道您重恩义但是您不能再犹豫了。”
“末将敬重您的为人,从末将到您身边没有在陛下面前说过您一点不是之处。”
“今日更不想看着您犯错,若是您下不定决心,末将愿意代替大将军领兵驰援玄武门。”
李洪基坐在椅子看着太子的调兵手谕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缓缓点了点头道:‘你去吧……若是……若是秦王兵败我会自缚到陛下面前罪。”
“虽然我没有出兵协助秦王叛乱,但知情不报已经是百死莫赎。”
“日后若是你接手我手下的将士们,不要太难为了他们。”
楚乔心里一酸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叹了口气,随即抓起太子的手谕快步走了出去。
“人生匆匆不到百年……”
李洪基看着门外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殿下您终究不是自愿放弃的人,无论胜败或许您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不虚此生吧。”
御书房
因为今日为了迎接齐王灵柩而没有早朝。
沈原批的奏折都是前几日积攒下来的。
这是所有奏折中最要紧的几份,太子沈子城不敢擅专又恭敬的给他送了回来。
这几日放在沈原的案头他看都没有看过也不知道今日怎么了,太极宫外面的喊杀声清晰的传进御书房里,他却有心情将这些奏折都看完而且做了批示。
看完了之后他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身子,忽然抬起头看着不远处躬身站着的内侍总管吴英海说了四个字。
“朕在等你。”
看着身边火炉有些怔怔出神的吴英海显然吓了一跳,他抬起头看向沈原的时候脸色已经变得惨白无比。
他缩在袖口里的双手握成了拳头因为用力,两条臂膀都在不停的颤抖着。
他不知道此时自己的脸色有多难看,但他知道或许自己不算光彩的人生今日就要走到尽头了。
“奴婢错了。”
吴英海缓缓的跪了下来说了四个字,便以额头抵着地面拜伏了下去。
“朕只是有些想不明白。”
沈原起身走到他身边垂着头看了他一眼后伸出手在火炉烤着火。
“你是个阉人你家里只有一个老母而没有子嗣,你已经是内侍太监到了这个位子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又是什么让你竟然动了这样胆大包天的心思?”
“奴婢错了!”
吴英海颤抖着身子重复了一遍。
“说!”
沈原的语气陡然拔高。
“秦王许给奴婢一个乡侯的爵位。”
“哈哈!”
沈原怒极反笑指着吴英海大笑不止笑得身子都颤抖起来。
“你一个没有阳根的阉人他居然许给你一个乡侯……”
“朕大唐的爵位就如此不值钱?”
“吴英海这样的谎言,你他妈的竟然也会信!”
“奴婢弟弟前年病死的……膝下留有一子才七岁……”
“奴婢本是想着将那侄儿过继到自己身边的,奴婢是个残废但吴家的根却还在……”
“秦王说给奴婢一个世袭乡侯的爵位。”
“怪不得!”
沈原停住笑声指着吴英海的额头问道:“那你为什么不下手?”
“是在酒里下毒还是会在茶里下毒?”
“以你的身份动这些手脚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告诉朕……你为什么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