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旁边的巷子里有家面馆比较实惠,关键是管够,加面不要钱,量大不怕巷子深,生意特别好。那是父亲刘建国去年住院时发现的,没吃过两次,后来放疗后影响胃口就再也没来过,因为吃多吃少就这个钱,如果吃的少就会产生吃亏的感觉。
从医院出来已是中午12点,吃中午饭当然首选就是哪家恋恋不忘的面馆。
“老板,两碗小面,加量”父亲刘建国咳着嗽像个老顾客一样喊到,以这种方式表现他和老板的关系不一般。午餐时间面馆人很多,老板煮面的时间也快,一会儿就端上来两大碗,上面放着一大勺炖熟的豌豆和几片香菜,看起来很有食欲。
天生爱占小便宜的思想让父亲刘建国吃了一大碗,好久没吃这么多东西,在他眼里面馆的面比家里的好吃。刘八百想,人的心理作用有时影响很大,父亲得之病情没什么大碍,心情开心如大病初愈,如果把其真实病情告诉他,这碗面肯定是吃不下了,谁能平静的面对生死呢,看来瞒住病情这种善意的欺骗很有必要。
在面馆坐了一会儿,父亲刘建国还是产生了疑惑,咳了两声问到:
“八百,检查结果呢?我看一下。”
“喔,忘记拿了,我现在回去拿。”
刘八百心里一沉,这结果万万不能让他知晓的,忙站起身来摸了一下口袋辩解道。
其实父亲刘建国小学只上了两年,不认识几个字,平时都不看带文字的东西,就算给他看也未必能看懂,至少癌细胞的“癌”字肯定不认识。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刘八百还是慌称忘记拿结果了。
“忘记了就算了,反正晓得结果就行”父亲刘建国说道。
刘八百听父亲这样一说,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面馆以量著称,顾客大都是卖力气的人,特别是拉客的人力三轮车司机喜欢在这里吃面,因为巷尾处有一块空地便于停车,一到饭点时,空地上停满了三轮自行车。
崎山县的三轮自行车是按过去的黄包车改装的。比旧时北京骆驼祥子的车要多一个轮子,而且要宽一些,可以同时坐两个人,后面还搭了个车棚供遮风挡雨。崎山县城不大,但地理位置较平,人力三轮车就成了县城主要的交通工具,县城内坐1人收费2元,坐两人收费3元,一天下来能赚个三五十元,每月千元不是梦。
刘八百的姑父就在县城开三轮车,过去他是砖匠出生,父亲刘建国还跟着他做过一段时间小工。他思维活跃,后来他发现开三轮车比做砖匠来钱更快更自由,就转行开起了三轮车,刘八百父亲听说了羡慕得不行,可惜他身体不好,要不然一定会当上三轮车夫。
吃过面简单休息了一下,刘八百打算去超市买些东西,特别是想买点冰鲜海鱼。小时候常听父亲讲故事,说他有一个来自沿海的战友,他家曾捕到过几百斤的大鱼,有猪那么大,鱼刺就像猪的肋骨一样,鱼肉分割成巴掌那么大,吃起来没有刺全是肉,他父亲讲起来会声会色,像是亲自吃过一样。那时刘八百会天真的问,海水是咸的,海里的鱼也是咸的吗?这个问题有些刁钻,父亲刘建国也答不上来,因为他也没见过大海,没吃过海鱼,只是充满希望的对刘八百说,好好学习,长大有出息了自己买来吃就知道了。
如今刘八百已经长大了,虽然他没去过海边,但肯定吃过海鱼,比如警队饭堂的芹菜炒鱿鱼,鱿鱼就是海鱼,虽然没有猪那么大,但至少可以证明海鱼的肉不是咸的。而他的父亲却还不知道,如今他父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刘八百没有时间和钱财带他去看看大海,但可以让他父亲吃上海鱼,虽然没有猪那么大也不新鲜,至少能让他父亲明白海鱼的味道是咸还是淡。据说县城的百货超市里有海鱼卖,刘八百想去买一些。
县百货超市在县城的另一头,距离县人民医院有三四公里,道常情况下肯定是步行前往,但考虑到他父亲喘气喘得厉害,刘八百提议坐三轮车前往,父亲刘建国居然同意了,平时这点路那怕身体再不好也不会坐车的,这次提到坐三轮车他很感兴趣,因为他有一个开三轮车的梦,虽然没机会开,但坐上一次也算是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刘八百也没坐过三轮车,因为开三轮车者四五十岁的人居多,也有六十多岁的,刘八百觉得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坐在上面,一个中老年在前面使劲的踩,不符合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所以一直没坐过。当然他的观点有失偏颇,如果每个人都是此观点,三轮车司机就只能拉比自己年长的顾客,六十多岁的老司机将无人可拉,那么就会形成新的残忍,这类老司机往往是家庭很困难,不是生活所迫谁也不会出来干这种高强度的力气活。
既然父亲好不容易同意坐车前往,刘八百只好也跟随坐一次三轮车,他给自己的理由是陪同病人。三轮车司机四十多岁,长得很壮实,三个人加车重有四五百斤,启动时很费力,司机站起来拼命踩了几下,将车速提上去后才坐了下来。由于路平司机踩起来没那么辛苦,轻松将车骑得飞快,时不时摇着前面的铃铛,撒下一路清脆的铃声。
父亲刘建国坐在后面的状态很享受,翘起二郎腿,头枕着靠背,头随着三轮车的颠簸而自然晃动着,像坐着世上最豪华的轿车。刘八百知道那不是摆谱,而是对三轮车的热爱产生了爱屋及乌,父亲刘建国还一边咳嗽一边和司机聊起了天。
“师傅,你一天能赚多少钱?”父亲刘建国主动问道。
“拉得多就多,拉得少就少”
“平均一天能赚50元不?”
“50元一般还是有的,但要看运气,下雨天出门坐车的就多一些,天气好坐车的就少,县城小那里走路都能到。”
“一个月按30天算,三五十五,一个月能赚一千五百元”父亲刘建国羡慕的算到。
“唉,钱啦钱,命上连呀,起早摸黑辛苦哇”司机故意拉长嗓子感叹到。
“车轮滚起走的,又不用人背,我看没多苦,总比在家种地好。”
“那比在家种地肯定要好一些,现在化肥农药都贵,种地挣不了钱,卖点粮食除了锅巴没有饭。我这个行当赚一块有一块,而且自由,想干就干,不想干老子就耍一天,哈哈”司机的表情有种低调炫耀。
“那确实好,我给你算算,除开伙食开支,一个月存一千,一年就是一万二,五年就是六万,够在县城买套房子了,买了房那就是城里人了”父亲刘建国帮司机盘算着,其实,这也是他的愿望。
“我的房子是买了,但我家猴儿不争气,读书又不得行,打工又找不到钱,结婚买房还得给他考虑……”司机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一边骑车一边数落到。
说到孩子,父亲刘建国就变得自信起来,说道:“怕啥子,你这么年轻,这行业又挣钱,再拉个十年二十年不成问题,我们当父母的挣钱就是为了给子女用嘛”
“是都是这个理,我也不能供一辈子呀,我都快五十岁了,也干不了多少年了”司机叹口气说道。
“快五十了?你是那一年生的。”
“我五四年的,属马,所以只有拉车的命。今年是2003年。你说是不是快50岁了嘛,过了年就50岁了。”
“哦,看不出来,你比我还大一岁,我55年的,属羊。你身体好呀,看上去顶多四十五岁。我妹夫也在开三轮车,我想跟他来开,但身体不争气,又齁又咳……”父亲刘建国对比了司机的年龄,产生了巨大落差,心情咀丧起来。
“我身体好但命苦,娃儿不争气呀,看你的娃儿多精神多孝顺”司机忙转变话题安慰到。
“我娃儿到是很争气,高中的时候考的警校,读书不要钱不说,国家每个月还要倒发一百多的零用钱,娃儿也孝顺,读书时就往家里寄钱了。毕业就直接当警官了,管一个排,三十几个人呢……”说到娃儿,父亲刘建国算是骄傲了一次,嘴巴像机关枪似的说个不停,直到司机不再搭理为止,可能司机心里也有了阴影,谁没有点羡慕嫉妒恨呢!
快到百货超市了,前面横着一条河,河面有二三十米,小县城没有什么污染,河水清澈见底,上面驾了一个石拱桥,形成了几十米的陡坡,司机很有经验,很早就站起来死劲的蹬着自行车,想提速冲过这个坡,但车太重还是在半坡停下了,司机拉好手刹,跳下车,将坐垫一侧的帆布带挎在肩膀上,再打开手刹,双手扶着三轮车龙头,身体前倾,两腿成弓步,向前拼命的拉着车,非常吃力的向坡顶移去,虽然只有几十米,但刘八百内心的善良无法忍受这种场面,顾不得司机阻止,跳下车就在三轮车后面推了起来。
车到坡顶时刘八百才坐上了车。司机感谢的说道:“你这个年轻人真好!有些年轻人就不行了,前两天去职校拉了两个胖子学生,还带了一个大箱子,也是这个坡坡,实在是拉不动了,喊她下来走一下,他死个舅子不下来,他说他给了钱的,就一定要拉到位,你把他有什么办法?”
“这样的人一定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相互相解的”刘八百顺口应到。
下完坡很快就到超市了,县百货超市是县城规模最大的超市,虽然有些杂乱,不像城里的大超市那样繁华,但东西品类还是应有尽有。刘八百知道内地的海鱼价格很贵,怕父亲刘建国不让买,便支开他说道:“爸,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想买什么东西你自己选,我来付钱”
刘八百说完就往生鲜区走去,鱼类区淡水鱼比较多,海鱼很少,只有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马鲛鱼及海虾几种,一条一条的整齐的摆在冰块上供顾客选购,所有鱼都比较小,只有大黄鱼稍微大一些,当然名字叫大黄鱼实际上也只有一两斤,价格单上显示18元一斤,草鱼鲤鱼才6元,整整贵了三倍。
这几类海鱼刘八百都没吃过,不知道什么鱼更好吃,只能往大的选,他不能买到猪那么大的鱼,但能尽量买最大的鱼。最后买了一条大黄花鱼一斤八两,超市服务员说清蒸红烧都好吃。
带着对美味的期待,刘八百买好了鱼,准备去买些调料,回头经过水果区,他发展父亲刘建国在那里挑选水果,只见他拿起水果看了看又轻轻放下,又拿起另一个水果,做出挑选的样子,却没有购买的意思,这是一种想买又舍不得钱的心理状态。
刘八百又不能现场问询,如果现场询问,以他的了解父亲一定会拒绝购买。所以他只能远远的观察父亲刘建国想吃的是什么水果,然后再单独去买上几斤。
几分种以后,他发现父亲刘建国装作一不小心的神情,将一个红色的苹果掉在地上,又迅速的捡起来放在苹果堆里,然后他叫来了超市服务员,经过一番砍价,服务员将那个摔坏的苹果装进塑料袋里,以半价的价格进行了计价。
那时超市还没有全方位的安装摄像头,况且一个水果也没有人去计较,刘八百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陈,可怜的父亲,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一个被疾病判了死刑的人,一辈子没吃过好的,穿过好的,但又从不向他提要求,自己为了一个高档的苹果不惜牺牲人格和道德。
想着想着,心里一酸,眼泪还是模糊了双眼。等父亲刘建国离开后,刘八百走近刚才掉苹果的摊位,标签上写着蛇果,12元一斤。蛇果是美国苹果,略带圆锥形,有棱角,比一般苹果要脆甜,刘八百上警校时吃过一次,那是同学罗继忠给的,那时他女朋友经常送名贵水果给他,刘八百也因此有了口福。
刘八百已顾不了蛇果昂贵的价格,直接买了一大袋,他想满足父亲吃高档水果的愿望,他深知留给他父亲的时间不多了,所有愿望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吧。
从超市出来,刘八百撕掉了价码单,父亲刘建国不知道商品的价格,所以没有责怪他买鱼买烟酒和糖,却责怪他买了蛇果,因为他知道蛇果很贵,贵得连他一个也舍不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