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之旅比缇纣想像得更加艰难,比行军更加艰难的则是得到人心。
飞虎营、水虎营、赤虎营和雪虎营的四千黄金骑士,每人只携带着三日的口粮便重新启程。缇纣原已有所安排,计划沿途使用金亭黄金虎币,从各国购买食物和给养。可令缇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北上接连路过坎、离和咸三国,皆受到君主冷遇。
坎国侯主冷渊身染重疾,都城肇安与封城未得君命,不敢接纳黄金战团。万万没有想到,另外两个邦国比坎国更甚,视黄金战团为洪水猛兽,无一例外地早早封闭城门,拉起吊桥加强戒备,拒绝黄金战团入内。
离国乃是城国,都城代阳建在代水边,虽不及廊中五都历史悠久,却也是一座名城。灭龙纪初,著名诗人杜瓿、李太生于代阳,两人年纪相差十岁,文采各具朴实与华美之风,开创了朴实与浪漫两派诗风,引领了一时之风潮。两人皆好游玩,遍走廊中各地,最后返回宗国,各在流云山、真君岭开坛授学。
受到两人影响,后世将代阳称作诗都,城内诗风院更是论诗的圣坛。
咸国东北接仙女湖,定风山的风波城乃是都城,素有词乡的美誉。豪放大家辛梓便是风波辛亭镇人,年少之时是仙女湖一带神童,后来师从仙乐镇词人欧修。欧修词风清雅别致,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乃是彼时文人雅士的清流。
辛梓既得欧修的传授,又受到清流雅士影响,词风一度颇具淡雅之妙。不过,辛梓与欧修等人不同,受到彼时廊中乱局影响,将心中抱负融入其词意之中,渐渐在当世独树一帜。
陶菲对辛梓之词极为推崇,每每宴会大臣与贵族之时,都会命人奏乐配以辛词。正因如此,辛词在灭龙纪中期独领风骚,改变了当时廊中流行的婉约之风,堪称词风界的又一股清流,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
除了词风高迈豪气,辛梓琴棋书画皆佳,为人更是豪气干云,酒量亦是奇佳。辛梓的妻子名叫怀柔,乃是咸国城君怀颂之妹,亦是一位诗词俱佳之人,故而对辛梓极为支持。得到咸国君氏资助,辛梓自然大手大脚,常常在风波城望湖楼宴请诗词之友,每每必大醉而归。受到辛梓的影响,望湖楼成为风波一大奇景,与醉仙居并称风波双绝。
早在缇纣年少之时,他曾偷偷瞒着父王,带着妹妹缇谧微服出行,乘船渡过夏江之后,到了诸多廊中名城游玩,其中便包括风波城。他登上过望湖楼,凭栏远眺仙女湖,思考学城地宗派的观点。
地宗派主张君主擅用地势,达到助国强盛的目的,对此缇纣十分赞同。在缇纣未登王位之前,他便已经列好征服的顺序,先将坎、离、咸等国视为金亭必得之地,再把仙女湖、日湖与月湖作为金亭内湖。
此番北上艰难之旅,更让缇纣内心坚定:金亭早晚必将先吞并三国。
他远远地看去,风波城、代阳城门紧闭,守军严阵以待。城楼之上堆着御防攻城的滚石、火弩、擂木,还有大量狼牙拍。城下原有的壕沟里投掷了火油,新增了尖桩。
不仅如此,城外老百姓听说黄金战团路过,吓得全躲在附近的树林或是山里,骑士们想买食物难于登天。最让缇纣气愤懊恼的是,黄金骑士抓住了一个躲藏在家里地窖的村民。他哆哆嗦嗦地说,躲起来的老百姓们怕黄金战团像对付陵水城一样,收拾他们、抢夺家财。
黄金战团还被老百姓们起了一个骇人的名字:陪葬之旅。
陪葬之旅。
想到老百姓给黄金战团起的新外号,缇纣面露苦笑,但却不得不重视审视自己的屠城做法。缇纣意识到屠城陵水,除了给其他诸国带去了震慑和恐惧,也带去了憎恨和抗拒,这对金亭王国介入银夏帝国,扶持妹妹缇谧登上帝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然而,现在不是考虑化解屠城所造成困难局面的时候,如何保障黄金战团的给养,才是金亭王必须解决的难题。
甘捷曾代表金亭王喊话,希望能够和国君面对面对话。不过,两个城国守军丝毫不理,只要甘捷走进射程,城楼上的飞箭便射过来,落在他的马蹄前,显然是令他自行退却。
无奈之下,缇纣决定迅速北上。
缇纣计划沿仙女湖与坊山之间王国大道走,一路向西北方进发,进入威国的封城六坊属地后进行休整。在这之前,自己必须派出得力的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威国都城平留,面见威国侯苏谨。
如果向威国侯施以恩惠,我想他不会拒绝金亭的金币,以及银夏帝国未来女皇的威势。缇纣心里想着。
他将马的缰绳收紧,减缓了“长爪”的奔势,身后众将也慢慢降了速度。
“颜阁学士可在?”
虽然缇纣知道,颜阁对自己屠城一事肯定心有异议,但此刻他却是能够前往平留,为自己争取威国侯的唯一人选。
“王上,属下在。”颜阁用马鞭抽打坐骑,赶到金亭王的身旁。
“陵水城之事,学士有什么看法?”
“王上屠城的做法实属不智。既然我军是北上昭阳参加昭皇的天祭,行军当心怀肃敬和畏服。之前灭掉凌国,虽然已经引起他国非议,但其扼守夏江天险,对金亭未来展望亚夏大陆作用很大,从战略角度来说更有与银夏帝国一争高下的意义,所以属下不想反驳。但屠城毫无意义可言,只能给金亭增加敌人和怨怼。”颜阁依旧直言不讳,没有注意到金亭王面沉似水。
“屠城确实是我思虑不周。只是当时陵水守军伏击事出突然,又伤了众多勇武的黄金骑士,所以我才做了过激的行动。如果学士在我身边劝阻,恐怕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眼下我军给养不足,我想请学士去威国都城平留求见威国侯,希望威国同意我军在其境内稍做休整。”即便你在,也阻止不了我。缇纣违心地说着,眼睛扫向颜阁。
“既然王上心中已有悔意,属下当竭尽全力。不过据属下所知,过去金亭先王和威国侯之间似乎并不和睦,这次我军又要在其境内盘桓征粮休整,威国侯未必会同意啊。”颜阁一边骑着马,一边担忧地说。
“正因如此,我才请学士前往,除了带去我的诚意,还会奉上金亭的金币。只要威国同意请求,金亭将成为威国友好的同盟,支持威国侯在廊中建立霸权对抗雷霆。银夏帝国也会成为威国强大的后盾,这一点学士应该能让威国侯看得更加清楚明白。”缇纣觉得自己的提议,威国侯应该可以满意。
如今威国侯主乃是苏谨,为人贪图享乐,重用朝中奸臣,打压敢于自谏犯上的名臣,以至于威国实力远逊于先君之时。如果能够拆散威与武、坤两国之盟,廊中的局势还将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