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1年,除了齐国以外,赵、韩、魏、燕、楚五国都加入了合纵阵营,共同推举楚国为首领,拜春申君为上将军,众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函谷关。
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急忙派出蒙骜、王翦、桓、李信、内史腾五位大将,每人带领五万人马,分头迎击五国的军队。
王翦决定集中兵力,先袭击楚军的领头部队,自己则暗中调动军队,准备连夜进攻。
然而,他的计划被一个下属暗中泄露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一听害怕极了,连同其他四国的军队都来不及通知,便下令撤退,匆匆返回五六十里地,才得以喘口气。
秦军进入楚军驻地的地方时,才得知楚军已经逃走了。
王翦将五路大军合兵一处,攻打其他四国的军队。
听说领头的楚军部队已经逃走,其他四国的将士们一下子失去了士气,一见到秦国的大军压过来,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立刻四散逃跑。
这样一来,合纵抗秦的力量完全被摧毁了。
自从这次合纵抗秦失败以来,再加上楚国的衰落,秦国要吞并六国就更容易了。
为了进攻赵国,秦王嬴政假意与燕国修好,先派使者破坏燕国和赵国的联盟。
果不其然,燕王喜听信了秦国的话,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并请秦王政派一个大臣来做相国。
他认为这样一来,燕国就能与秦国结盟,不再畏惧赵国了。
燕国使者带着燕太子丹来到咸阳,请秦王政派个大臣作为交换。
吕不韦就派大臣张唐前去,谁知张唐推辞说:“我曾经率军多次攻打赵国,赵国恨死我了,现在丞相要我去燕国,途中又不得不经过赵国,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
吕不韦再三请求他,但他坚决不同意。
因为这件事,吕不韦闷闷不乐,赌着气坐在家里。
他家有个年纪很小的门客,名字叫甘罗,只有12岁,口才很出众。
甘罗看到这一幕,走上前行礼,询问吕不韦:“丞相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吕不韦看到是甘罗,有些不耐烦地说:“小孩子儿懂什么呢,走开。”
甘罗却说:“作为门客,不就是为宰相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吗?但您不肯说,我又怎么能帮助您呢?”
吕不韦看到甘罗年纪小小,却能言之凿凿,便对他说:“我之前派蔡泽去燕国为相,蔡泽在燕国努力三年,使得燕太子丹入秦国做质子。”
“可是现在我让张唐去将蔡泽换回来,张唐却说要经过赵国,太危险,不敢去!”
“张唐推托不去也有他的道理,因为他曾经奉秦昭襄王的命令攻打赵国,造成了很多死伤,还夺走了赵国的土地。”
“赵王非常恨他,不惜拿百里之地,换取他的人头,所以张唐以此推托,我也无话可说。”
甘罗微笑着说:“这是小事一桩,我可以去劝劝他。”
看着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吕不韦严肃地说:“小孩子何以口出狂言,我都叫不动他,更何况是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童!”
甘罗说:“孔子牛不牛,他还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呢!”
“丞相为什么不让我试试呢?如果不成功,您再治我的罪也不迟啊!”
吕不韦见到甘罗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好吧,你去试试,等事情成功之后,一定会有重赏。”
甘罗来到张唐家,张唐见到是个小孩童,顿时有些轻视。
不等张唐开口,甘罗便奶声奶气地说:“嘿嘿,我是来吊丧的。”
张唐非常生气地说:“小孩童,我家又没有人去世,你吊什么丧?”
甘罗叹了口气说:“现在没有,不等于以后没有啊!我问你,你和武安君白起谁的功劳更大?”
张唐翻了个白眼,说道:“当然是武安君功劳更大啦。”
甘罗又问:“应侯范睢和文信侯吕不韦,谁的权力更大?”
张唐说:“文信侯的权力更大。”
甘罗继续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去呢?”
“当年范睢想要攻打邯郸,白起坚决反对,结果被他杀了。”
“白起的功劳远超过你,范睢都不能容忍他,如今吕丞相掌权,你觉得他能轻易放过你吗?”
张唐听完,吓出一身汗,甘罗见张唐已有畏惧之色,就说:“你只管答应吕丞相,我替你去一趟赵国,保证你经过赵国时平安无事。”
张唐一听,连连道谢。
过了一会儿,甘罗将事情经过和结果向吕不韦汇报,吕不韦非常高兴。
甘罗又表示愿意为了保护张唐的安全,出使一趟赵国。
吕不韦对甘罗的能力已经深信不疑,于是向秦王推荐了甘罗。
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有兴趣地想见见这个十二岁的小大人。
甘罗上殿后,落落大方地向秦王行礼。
秦王政见他长得眉目清秀,很喜欢他,笑嘻嘻地问:“小孩儿,你要去赵国吗?”
甘罗回答:“是的。”
秦王政又问:“见了赵王,你准备如何应对呢?”
甘罗回答:“我见机行事,现在还不知道赵王会如何,所以我怎么能确定自己要说什么呢?”
秦王见到甘罗应对自如,对答如流,就任命他为秦国的使臣,还给他派了十辆车马和一百多名仆人,让他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得知燕国与秦国结盟,心中颇为担忧。
当秦国派遣使臣前来,他迅速派人迎接。
没想到一见面的时候,秦国使臣竟是一个小孩童,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于是,赵王就问:“小先生光临,有何指教?”
甘罗回答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大王知道吗?”
赵悼襄王回应:“听说了。”
甘罗继续问:“张唐被派去燕国为相,大王又知道吗?”
赵悼襄王回答:“也听说了。”
甘罗说:“既然大王都听说了,就能明白贵国所处的境地了吧!”
“燕太子丹去秦国,是表示燕国对秦国的信任;而秦国大臣张唐去燕国,是秦国对燕国的信任。”
“两国如此相互信任,那么赵国就危险了。”
赵悼襄王故意镇定地问:“小孩儿,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甘罗解释:“秦国与燕国结盟,意图一同进攻赵国,目的就是夺取河间一带的土地。”
“依我看来,大王将河间的五座城送给秦国,秦王必定会欣然接受。”
“到那个时候,我再替大王请求秦王不要派张唐去燕国,避免双方往来。”
“如此一来,若是赵国攻打燕国,秦王极有可能不会支援。”
“强大的赵国对付弱小的燕国,那还不是要几座城就是几座城吗?送给秦王五座城简直就不算一回事儿啦。”
赵悼襄王一听,就想以五座城池为筹码,侵犯燕国,以夺取更多的土地。
他随即赠送给甘罗一百斤金子、两对玉璧,并交出河间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册子。
甘罗满载而归,秦王照单全收。
赵悼襄王一打听,果然秦国没派张唐去燕国,燕国真的孤立了。
于是,他命大将李牧率军攻打燕国,夺得了十几座城池。
这样一来,秦国和赵国都分得了土地,就是燕国太倒霉了。
燕太子丹住在秦国,眼瞧着秦王政失了信,让赵国去欺负燕国,这个日子太难过了。
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秦国,跟谁去商量呢?
忽然想起甘罗来,打算跟他去结交结交,也许能有个出路。
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小政客,居然是个短命鬼,当了几天大夫就死了。
太子丹还想去求求吕不韦放他回去,可不知道吕不韦跟自己一样,心里头也正滚油煎着呐。
原来秦王政年轻的时候,一切事情全由吕不韦做主。
按照秦国规定,到了22岁,秦王就可以执掌大权,反倒觉得吕不韦是个碍手碍脚的人了。
公元前238年,有人利用太后发动叛乱,秦王政镇压了叛乱分子。
又过了一年,秦王政觉得自己有了实力,眼看着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跟他不对劲儿,就拿出主子的手段来,罢免了吕不韦的职务,最后还让他自尽。
秦王政除掉吕不韦后,重用谋士尉缭,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不断向东方各国发起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没法儿再在秦国住下去了。
燕太子丹知道秦王政决心要兼并列国,最近又屡次侵犯燕国,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哪儿还能放他回去呢?
他就换了一身破衣裳,脸上抹了些泥土,打扮成一个穷人的样子,给人家去当使唤人,一步步地离开咸阳。
公元前232年,他混出了函谷关,逃回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