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之内的读书人听了华士的话,都为他鼓掌,觉得他有骨气,都想向他学习不出来做官,不为齐国办事,都想跟着他,积极响应他的号召,自己种田,自己打井取水,过一番与外界隔绝的,惬意的田园生活。
姜太公听到华士如此一说,及齐国的读书人对他的推崇。太公感到事态严重,这华士不仅自己有才,还能号召齐国读书人与他一样拒绝做官,一同不为天子臣。这是一个有大才的人,如果这样的人才都不能为齐国所用,他可要危害江山社稷了。太公想着,对于这样的大才,得用最大的诚意与最高的礼节去请他出山。
于是太公请出了手握兵权的上卿也是齐国驻军大元帅国重芝亲自带领一百卫士,并让国重芝亲自驾车着一乘四马大车,带着非常丰厚的礼物,彩旗飘飘地去请华士出山。一路上,天下的读书人都羡慕不已,都在想如果他们能得到太公如此礼遇,是多么地光荣。这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大家都以为华士这次一定会给姜太公面子了。
华士的家门外聚集了几百名读书之人,大家都想一暏天下高士华士的风采,也都想像他那样得到姜太公如此隆重的邀请,想必高官厚禄也是少不了的。可是当天华士的大门根本就没有打开。国重芝领着人到了华士家门口,也根本没有人出来迎客。
国重芝在其家门口守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人出来招呼他,甚至是给他打声招呼。还有一些所谓的天下名士也都聚集到华士家门口,都称赞华士有仙风道骨,有志气,是高士中的楷模。
国重芝派人去禀告姜太公,他在华士家门口已经等了华士两天了,华士根本不出来与之相见。
太公说:“我姜太公钓鱼,向来用直钩,愿者上钩,故我钓鱼,向来只钓霸王之才!既然华士如此不愿臣服于天子,不友诸侯。我可不能让他带坏了全天之下的人才!请让国卿再次请他,如果华士还是不理国卿,则如此之人于天子,于我齐国皆是无用之才,反倒有害,请国卿杀之!”
得到太公旨意的国重芝再派人去敲华士家的大门,请华士一见。但华士于屋内不出,也不答话。
国重芝是武将,不会有太多的耐心。失去耐心的国重芝,让将士们抱来一根圆木,把华士家的大门撞开。几十名武士冲进华士之家,把正在与几位文人高士高谈阔论的华士拖了出来。华士国见了国重芝还是一副高傲的样子,还是不理国重芝。国重芝见华士如此轻辱自己,怒火从心中升起,于是拔出随身宝剑,手起剑落,华士一颗人头滚了下来。国重芝如此行为,吓得那些正在围观,看热闹的文人们与高士们一哄而散。
国重芝把华士人头带回去交给太公处理。太公让国重芝把华士的人头悬挂在城门之上,并告知天下,有才不为国出力者,下场如华士!
杀了华士之后,齐国之人,只要是受太公征召的人,不敢不出来做官了,不敢不为国效劳了。民间的那股务虚之风,被严重地打压,各种人才短缺,终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过了一些日子又有人禀报太公有一贤者,名为狂矞,逃到了海上,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出来为朝廷出力。姜太公听了之后,火冒三丈,丢下还在国宾馆的周公,亲自驾车前去请狂矞出山为国出力。太公自以为他亲自来请狂矞,狂矞一定会给他老人家面子的。但是狂矞还是让姜太公失望了,太公亲自文质彬彬地去敲门,狂矞就是不理睬他。姜太公不相信这个邪,于是先后又去敲了狂矞家的大门两次,但是人家就是清高,人家就是不给他姜太公面子。狂矞摆出一副太公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理你的架势。
太公心想,他前些天刚刚杀了华士,引得周公都来过问此事了,你狂矞是不是想着周公来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我姜太公快九十岁的人了,我怕什么?既然你狂矞的脖子硬,有骨气,那么我就成全你吧!
太公下令找来一根圆木,又下令把他家的大门给老夫撞开,我今天非要看看是他狂矞的脖子硬还是我的刀硬。
大门被撞开了,狂矞见了,不但不心慌,还高声唱着歌:“天生我才我自狂,不臣天子不折腰,我自耕田我自活,不友姜尚奈若何?”
姜太公听后更是怒火中烧,既然你狂,你不给我老夫面子,不为朝廷所用,狂矞你就跟随着华士去见鬼吧!太公拔出宝剑,高高举起,见狂矞还是不为所动,于是挥了下去,狂矞一颗人头就被斩了下来。狂矞也去见了上帝。狂矞的人头刚落地,姜太公就听到了远远地传来了周公的大喊声:“刀下留人!”
周公骑着一匹快马,狂奔而来,但是为时已晚了,他见到的只是身首异处的狂矞。
周公很是惋惜,质问太公:“太公啊!狂矞是天下有名的贤者啊!你老人家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你老人家前面已经杀了一个华士了,还杀得不够吗?”
太公看着周公,想了一会回复周公:“摄政王啊!狂矞、华士等人议论纷纷,以不臣服于天子,不接受诸侯的管束为荣。我很是担心他们扰乱国家法治,很难管教啊!所以我要把他们杀了,以警告天下那些不服管教之徒,也不要让夸夸其谈之风盛行啊!”
周公表示可以不理睬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啊!
太公则是说:“就如马儿,外形高大威猛,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好马。但是我们赶它不走,拉它不动,虽然它是千里之马,但它不听从马夫的命令,不愿意动身拉车,那么这样的马于我们有什么用呢?既然不为我们所用,那么我们把它杀了,还可以让它少吃点草,这样有益于环境嘛!”
太公接着说:“他们这样的人就如同这样的一匹千里之马。不臣服于天子,不听从诸侯的管教。他们虽然有智慧贤能的名气,但是不能替天子建功立业,华士、狂矞之类的人不能为我齐国所用,不能为我齐国百姓带来利益。他们天天鼓吹自食其力,不与外界交往。狂矞与华士连我的面子都不给,我姜子牙身为大周丞相在齐国就如同空气一样的存在,不能用赏赐与刑罚来管理他们。他们如此蔑视官爵、俸禄与法度,如此开了坏的风气,如果不杀他们,我们将如何管治天下万民。如果连民众都不能管治,不能教化,那么我姜尚又如何履行天子托付给我治理齐国的职责呢?”
周公听了无言,只是叹息了几声,同太公一同而回到国宾馆!
倒是太公杀了华士与狂矞之后,全天下有贤能的人只要是被人举荐,没有人哪位敢再不出来做官,敢再不服从管教的。齐国境内务虚的人少了,务实的人多了。独立特行,消极避世,奉行不为国出力的思想被太公彻底压制下去了。
自此齐国全国上下都出来为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全国人们的努力之下各行各业都快速地发展起来。尤其是齐国的煮盐业很快成为了齐国的支柱产业,太公也利用他特殊的关系把齐国的海盐卖到了天下各处,使齐国从原来蒲姑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变成了经济实力强劲的大国。其他产业如种桑养蚕,纺织,冶炼,制陶等等也快速地发展起来。有了“钱”途的东夷人,也是大大地加强了对齐国的国家认同,逐渐放弃了反抗,慢慢融入了齐国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