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刘八百那里也没去,呆在家里最大限度的陪伴父亲刘建国,大沟镇上的张双喜是最亲密的同学加战友,从D莞打工回来约他聚会,他也没有应约,因为父亲刘建国病重,他没有心事出去喝酒吃肉。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穿住行”,特别是穷人喜欢把吃排在前面。刘八百每天变着花样煮好吃的给父亲吃,自己吃过的菜都想当然的尝试制作一一辣子鸡,手撕鸡,醋血鸭,水煮鱼……等菜都搬上了桌,虽然味道达不到预期,但对于父亲刘建国来讲都算是美味,这些家常菜平时却很难吃上,作为农村平时腊肉片子炒青菜,就算是打牙祭。
刘八百发现所有这些菜中,父亲刘建国最喜欢吃的还是清蒸鱼,清香粉嫩,入口即化,吃一次赞扬一次,他终于知道鱼可以煮得如此鲜美,即使不是海鱼,也同样好吃。刘八百感到惭愧,在父亲眼里最美味的佳肴竟然只是很普通的清蒸鱼,世上还有很多珍奇的菜品父亲刘建国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化身厨神,穷其世上所有山珍海味,让他父亲吃个遍。
除了在吃方面下功夫外,刘八百偶尔还陪父亲刘建国抽支烟,喝两杯小酒。过去刘八百是决不允许他父亲抽烟喝酒的,因为这不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可如今反正这病已成这样,倒不如爽快的生活,烂船把住烂船划,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给他个啥都不忌,死也要来个潇潇洒洒地扬长而去。这是刘八百擅自为他父亲安排的,他父亲当然不知道。
一不留神二十多天过去了,假期过了一大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总是过得太快。父亲刘建国虽然饭量小,但依然长胖了一些,看来吃得好心情好对身体是有积极影响的。因为假期有限,刘八百在家的日子不会很多,好在母亲张贵花聪明好学,一学就会,她也会做好几种菜了,只是时间不等人,等不了几个月,父亲刘建国必将随着病情的恶化而吃不下东西,所以趁现在能吃就多吃点吧,吃一餐就少一餐了。
第二个变化,刘八百发现自己的烟瘾变大了,有事没事都会习惯性的点上一支,烟对身体不好但对精神还是有好处的。抽烟需要氛围,一人抽烟是闷烟,两人抽烟才快活似神仙,趁现在还有条件,他希望陪父亲刘建国抽上几支,刘八百想,反正死不了,回警队了再戒掉也不迟。
一个晴朗的午后,刘八百一家刚吃过午饭,母亲张贵花在屋里收拾碗筷,刘八百陪父亲刘建国在室外地坝上晒太阳,冬季在太阳下闭目养神很是惬意。
“叮铃铃……”突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
“八百,接电话”母亲张贵花喊道。平时家里的电话都是晚上才响,一般都是亲戚邻居打来的,他们都知道白天要外出干农活,晚上才有空在家。而这次大中午的尽然来电话,她猜想肯定是找儿子八百的。
“您自己接吧!不是找我的”刘八百晒着太阳,慵懒的喊到。
电话是八里沟村委打来的,说是大沟镇武装部明天开年度总结大会,邀请立功受奖官兵的军属参会,并颁发纪念品。母亲张贵花拿着电话话筒听得云里雾里,接完电话后高兴的向外面边跑边嚷道:“八百,村长打电话,叫你明天到大沟武装部去领奖,说是警队得奖了。”
“警队得什么奖?怎么我不知道?”刘八百也带着疑惑的回答。
“你问问吧?村长打电话还有假?”母亲张贵花说道。
刘八百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有些蹊跷,忙打电话给孙指政员。
电话里,刘八百首先问了警队排点的工作情况,以体现人在休假心系警队的精神。当然勿须多言,如有什么受奖的好事孙指政员肯定会主动告诉他的。
果不其然,孙指政员接通电话后,还来不及问候刘八百家里的情况便脱口而出:
“刘排,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要请客了”
“什么好消息,孙指”
“你立三等功了,通报已发下来了。今年我们分队获得了先进分队,有两个三等功的名额,一般是给两个主官报功,但廖队长今年参加军事比武,已获得了一次三等功,分队党支部开会决定报我和你为三等功人选,支队已经批准了,恭喜你,你是今年第1个获得三等功的排级干部。”
刘八百听到立功的消息,非常开心,他更开心的是分队获得了先进分队,那是廖队长几年的愿想。廖队长本可以调去支队机关工作的,他志愿留在九分队完全是对事业的执着,他想把九分队带成先进分队。而先进分队通常一个大队只有一个,因为营房等硬件设施差一直未能如愿先进分队,去年老牌先进分队八分队出现了亡人事故,九分队的建设也被前来调研的各级领导发现和肯定,今年九分队终于如愿评为了先进分队。
这些成绩的取得廖队长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论贡献廖队长完全可以立两次三等功,但廖队长不是争功夺利之人,刘八百这个三等功实际上是廖队长让给他的。刘八百深知自己并没做出多大的工作成绩,只是用心用情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而这些都离不开分队主官的指导和关心,特别是廖队长的指导,所以刘八百在开心之余更多的是感激,于是忙向孙指道谢:
“谢谢孙指关心,谢谢廖队长关心,谢谢党支部关心”
“不用谢谢我们,你这么优秀,工作做得又这么好,这是你应得的。”
说完立功受奖的事情后,孙指政员才惦记起他家里的情况和他父亲的病情,刘八百如实做了汇报,孙指政员又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当然这种事情除了安慰以外谁也无能为力。
打完电话后,刘八百把警队立三等功的事件告诉了父母,父亲刘建国当过兵,知道三等功是个什么奖项,而母亲张贵花不知道“三等功”为何物,不知道比二等功和一等功大还是小,反正都是非常的开心,像买彩票中了100万那种感觉。
高兴之余, 母亲张贵花又产生了疑惑:“警队立功了,大沟武装部怎么知道?”
“ 警队立功后,都会向入伍地武装部发喜报,武装部也会对家属进行相应的表障,所以我立功了,也是爸爸妈妈支持的功劳。”刘八百忙解释道。
“你自己能干,我们有什么功?反正你也在家,这个奖你自己去领,我也坐不得车,你爸身体又不好。”母亲张贵花说道。
“给你们的奖励,我去领那还不成笑话了?反正我也难得立个功,这个奖你们两个都去领。我也去镇上,你们领完奖后,我请你们杀馆子(吃大餐),然后再去照相馆,照个全家福做纪念。”刘八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意见得到了一致的同意,父亲刘建国当兵时没立过三等功,现在他儿子帮他实现了,这是何等的荣耀,当然希望去领奖。而母亲张贵花更多的是为了拍全家福,她和父亲很少照相,总共合影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领结婚证时照的,第二次是刘八百刚出生时在镇上全家合照的。从父亲刘建国的病情上讲,这次合照可能是最后一次合照,意义非常重大,她是在为父亲刘建国辛苦的这一生留最后一点拥有和告别。
刘八百陪他们去镇上的真实目的就是想和父亲合个照,再单独给他照个遗相,他知道人生太多遗憾, 无论多么努力,他父亲依然要离开让他负重前行的人生,但随着父亲刘建国病情的加重,以后再到镇上照相就难了,需提前做好准备。母子连心,刘八百提出这个意见时,母亲张贵花自然能够理会,所以同意一同前往。
母亲张贵花有晕车习惯,是坐摩托车也会晕的那种,只能步行前往,而父亲刘建国身体不好又不能走远路,又只能坐车,所以只能兵分两路,刘八百自然是陪他有病的父亲。第二天一早,母亲张贵花早早就煮好了饭菜,扒上几口就出发了,因为十点种之前要到镇上,走路前往至少2小时,需八点钟前出发。刘八百和他父亲不用走这么早,八点起床吃过早饭收拾完碗筷才向村口走去,他父亲难得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旧式新军装,感觉精神了很多,他一边走一边气齁八齁的催促,“走快点我还要去镇上剃下头”,那是一个退伍军人对荣誉的尊重。
刘八百陪父亲理完发又送到政府门口,镇武装部也设置在政府大院里,母亲张贵花已在那里等待了。刘八百目送父母走进镇政府大院后,就在门前的花台上坐了下来,随手又点了一支烟,看着对面熟悉的小卖部,往事浮上心头,大脑里涌现出和程宏、周强在大沟镇相处的日子,一晃七八年过去了,早已是物是人非,程宏早已调到县财政局,县财神爷的身份拉远了距离,已好久没联系,周强据说还在小学教书,但目前已正值寒假,自然也是行踪不定,而且这么多年了早已没什么共同语言,只是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又想起了熟悉的人而已。
“滴,滴滴……”
刘八百正沉浸在回忆里,一辆摩托车的鸣笛声将他拉回了现实。抬头一看,张双喜骑着摩托车来到了面前,他穿着长款羽绒服,留着标准的二八分头,人比过去胖了些,岁月已经冲刷掉了M警的气质。
“八百,叫你下来耍你又说没空?来大沟了也不说一下,不够意思”张双喜开口就指责道。
“我真的很忙,我送父母来政府办点事,在外面等待一会,等下还要去买东西,照相,事情多得很。”刘八百没说父母在政府干什么事,他不想把立三等功的事情搞得太张扬,然后故意转变话题问道:
“张老板在哪里发财?一幅老板派头”
“啥子老板啰?打工仔一个,在D莞帮一个香港老板开车,他看我M警出身的有安全感。”
“安逸噻,老板身边人”
“安逸是安逸,工资不是太高”
“你女朋友呢?那个莫什么?”
“莫艳,你说的她,早就分了,我给你说,外面女娃儿多得很,只要你想,外面厂妹儿一大把。”说起女人,张双喜一下来了精神。
“还有,你晓得D莞不,中国性都,什么样的服务都有,我们老板四五十岁,莫看他岁数大,瘾大得很,经常去耍,晚上他老婆管得严,一般中午去耍,有时带我一起去。你晓得那个T子酒店噻,豪华得很,里面各个省的美女都有,有一个透明的玻璃墙挡着,这些美女都编了号的,她们隔着玻璃轮流跳脱衣舞,你看上那个就把编号告诉领班,领班就带出来交给你,安逸得很。但中午搞了下午上班焉打打的”张双喜代入了角色,咕咚的吞了一下口水,又继续讲道:
“有一次,很搞笑,我和我们老板同时看上了一个小姐……哈哈”
“那怎么办?”刘八百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
“凉拌,肯定让给老板,毕竟靠他付钱。所以呀,美女多,选的人也多,看上了就要敢快下手,手慢则无,稍有迟疑就被别人选走了。”张双喜笑了笑又继续说道。
“还有他们说的,作为在M警当兵的,没当上班长就不是一个成功的M警,作为男人,没有去D莞混两年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哈哈……”
张双喜谈得绘声绘色,刘八百感觉很新鲜刺激,但又插不上话,他的想象力最多局限于官州火车站巷子里那排红灯区,所以聊起天来跟不上节拍,张双喜也自讨没趣。好在武装部的会议开得不久,刘八班父母走了出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母亲提着两个袋子走在后面。
刘八百站起来向他们招了招手,张双喜忙停止聊天,说到:“那你们忙吧!如果有时间,来我家吃饭。”
“要得,谢谢”刘八百应了一身,转身迎向了父母,他接过母亲手里的两个手提袋,一个装着一床毛毯,另一个装着一个牌匾,牌匾上面写着“三等功之家”几个字,真是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