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军营地,一项惊人的消息传开了:赵高谋杀了秦二世,而子婴也除掉了赵高。
项羽决定要趁秦国陷入混乱之际,迅速采取行动,下令大军火速前进,决心不再拖延。
可是那些刚刚投降的秦军,心中却充满了疑虑和恐惧。
他们私下里纷纷议论:“我们的家人都在关中,如果我们攻破关隘,伤亡惨重,受苦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若是我们无法攻破,而被诸侯带领东去,我们的亲人岂不是要遭受朝廷的毒手?”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也有士兵猜测:“章邯将军的投降,或许是个计谋,也许我们还有一线希望。”
楚军的一些将领,听到了这些私下里的抱怨,心中焦急,立即向项羽报告。
项羽深虑道:“投降的秦军还有二十多万,他们心中并不服从我们,这样的军队难以指挥。”
“如果让他们进入关中,一旦他们叛变,后果不堪设想。”
英布和蒲将军坚决地说:“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先下手为强。”
项羽下了决心:“为了全军的安全,我们只能带着章邯、司马欣、董翳一同进关,其他的就顾不得了。”
他们就此定下了计划,心里充满了决心。
大军到达新安城南,楚军对这些投降的秦兵进行了缴械,然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将他们埋在了大坑里。
从那以后,项羽的残暴出了名,秦人将他视为宰人的屠夫。
项羽安抚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解释说:“我们得知你们的士兵正准备叛变,为了安全起见,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这件事与你们无关,请你们放心。”
他们一听,这才稍微放心下来。
项羽屠杀投降的秦兵后,毫无顾忌地继续向西进军。
沿途并未遇到任何阻挡,直到抵达函谷关。
然而,关上的守军并不是秦军,而是楚军。
楚军为何不让楚军进入?项羽感到困惑,于是派英布前去询问。
英布大声向关上的守军喊道:“我们是诸侯上将军的军队,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守关的将士回答:“我们奉了沛公的命令守在这里,沛公下了命令,任何军队都不准进入!”
项羽气坏了,他不明白,刘邦这小子为何能先进关呢?
原来,项羽跟随宋义北上去解救赵国的时候,曾在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打败了王离的军队以后,又跟秦军的主力三番五次地展开了血战。
刘邦奉楚怀王的命令,从南路向西进军,他在高阳遇到了一个名叫郦食其的谋士。
郦食其是高阳人,他碰到了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也是本地人,就对那个骑兵说:“我听说沛公虽然傲慢,但非常有能力,我愿意去帮助他。”
“请你告诉他,有个郦先生,六十多岁了,是个读书人,很有学问,可以帮助他成一大事。”
“如果你推荐我,我会感激不尽,好处忘不了你。”
那个骑兵摇摇头,说:“不行,不行!沛公最不喜欢读书人,他说读书人没出息,你还是别去见他了吧?”
郦食其坚持说:“你就说我是个高阳酒徒,还去试试看吧!”
那个骑兵向刘邦转达了郦食其的请求,刘邦同意见他。
郦食其来到这里,有人带领他进入内室见刘邦。
他看到刘邦正在洗脚,没有下跪,只是行了一礼,便开口问道:“您是打算帮助诸侯打秦国,还是帮助秦国打诸侯?”
刘邦责骂他说:“你这个书呆子!天下都受够了秦国的苦,各路诸侯才联合起来打秦国,你怎么能说我帮助秦国打诸侯呢?”
郦食其回答说:“如果您真的打算联合诸侯消灭暴虐的秦国,对长辈就不应该如此傲慢!”
刘邦接受了批评,连脚都来不及擦,就这么拖着鞋,整了整衣服,向郦食其赔不是,邀请他坐在上座,恭敬地说:“请老先生指点!”
郦食其提议道:“将军您的兵马还不足一万人,要去攻打强大的秦国,如同老虎嘴里掏东西吃,绝对不行的!”
“依我看来,不如先去占领陈留。”
“陈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秦国的粮食也有不少储存在那里,用我的计策,准能成功夺取。”
刘邦正为军粮短缺发愁,便问道:“请问先生有什么高见?”
郦食其说:“我和陈留的县令关系还不错,您派我去劝他投降,应该可以成功。”
“如果他不答应,我就把他灌醉,在里面接应,将军从外面攻进去,准能把陈留拿下。”
刘邦便派他先去把县令稳住,自己则偷偷带领兵马埋伏。
就这样,里应外合,陈留很快就被攻占了,粮食问题也得到解决。
刘邦非常信任郦食其,封他为广野君。
郦食其有个兄弟叫郦商,也带着四千人马归附刘邦。
刘邦封他为将军,让他率领这四千人和陈留的兵马一同出征。
刘邦急于往西走,遇到难以攻打的城池,他宁愿绕道前进,也不愿与守城的秦兵死拼到底。
他打了几次胜仗,到达颍川地区,这里是张良打游击的地方。
当初,张良带着一千人马到了韩国,拥立了韩成为韩王,攻下了几座城池。
没想到秦国的军队一到,又把这些城夺回去了。
张良和韩王成兵马不够,只好来回打游击。
这会儿张良听到刘邦到了,就带着韩国的士兵去见他。
两支兵马合并,由张良带领,很快攻下了韩地十多个城池。
刘邦请韩王成留在韩国守卫阳翟,要求张良跟自己一同前往攻打咸阳。
韩王成说:“我让张良送将军进入关中,等将军灭了秦国,请您让他马上回来。”
刘邦满口答应,他拜谢了韩王成,就与张良率领三万人马,前去进攻南阳。
南阳的郡守打了败仗,只好投降,刘邦封他为殷侯。
郡守投降了还可以封侯,西路几个城的郡守等楚军一到,也都一个个投降了。
军队有了粮食,沿路又不抢劫,老百姓都很喜欢,刘邦的兵马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