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说到,救下少年周云的汉子自我介绍说他叫赵匡胤,至交好友都叫他赵大牛。
少年周云正是周婉妤装扮的。
当她听到“赵匡胤”三个字,瞬间难以置信到呆若木鸡,继而产生一种自己被幸运大奖砸中的感觉。
太意外,太惊喜,以至于她完全忘了回应对方。
赵大牛半晌没有听到她说话,抬头看过来,发现她正在呆呆地傻笑。
“小兄弟,你怎么了?”
“没……没事。你真的叫赵匡胤?”周云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
“对啊。不过你叫我赵大牛就行。”赵大牛边烘烤衣服,边说道,“我小时候的乳名叫香孩儿……”
“香孩儿?”周云忍住笑说道。
“对,香孩儿!你也觉得好笑,是吧?”他自己也笑了,“后来我长到十岁左右,身体很结实,同龄的孩子们便取笑我,壮得跟牛一样竟然还叫香孩儿,不如叫大牛更好,后来邻人亲友便都叫我大牛。”
“原来如此!我可以叫你大牛哥吗?”周云问道。
“随便你叫。”
赵大牛烘烤完衣服,正要叠整齐,突然肚子“咕咕……”地叫起来。
“大牛哥,我带着干粮,不过被雨淋湿了一些。你要不要吃点?”周云边说边翻自己的背囊。
“要啊,在野外能填饱肚子就行。”赵大牛说着接过周云递过来的馒头咸菜和肉干,大口嚼起来。
周云又递水袋过来。
“水袋我有。”他拍了拍自己的水袋。
周云也拿出馒头咬了一大口,问道:“大牛哥,方才天那么黑了而且还下着雨,你怎么刚好在附近?”
“我说我在附近打猎,你信吗?”他笑言。
周云点点头又摇摇头。
“不逗你了。我是追踪两个契丹人进山的,他们一进山就藏匿了,我在山上到处找他们。”赵大牛说道,“雨越下越大,我正准备返身下山,便听见了你的惊呼。”
“追踪契丹人?大牛哥你是军士吗?”周云问道。
赵大牛点头道:“对,我如今在郭威郭枢密使帐下听用。”
“小兄弟,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大牛哥,我叫周云。”她乐颠颠地报上姓名。
“你上这雁门山来做什么?且天黑了还不回家?”
“我……我当然是上山砍柴啊!”周云说着拍了拍身旁的背柴架。
“周兄弟,你就不必哄骗我了!我知道你不是砍柴人,还知道你是和师父一起进山的。”赵大牛见周云还是不肯说实话,便点破了这事。
这下轮到周云吃惊了,道:“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跟踪我们了?”她说着右手便要摸飞刀。
“不是,你别误会。”赵大牛吃完了最后一口馒头,说道,“这并不难猜。”
“首先,你说话言辞不像砍柴农人;其二,你使得一手好飞刀,哪有农户砍柴带飞刀的呀;其三,你的手不像,砍柴人每日用斧子砍柴,应该是老茧丛生才对。”赵大牛说出自己的判断,“而且你刚才给我衣裤时,自己说那是你师父的。”
“大牛哥,你推断的不错。我是和师父一起进山的,我们没有别目的。这两年来师父带我到处游历,来到此地后,听说雁门关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称号,所以决定来看看。”
“周兄弟,你明明能用飞刀,为什么不早点击杀那头狼?”
“我臂力不够,担心飞刀刺出后,非但不能击杀那头狼,反而让它受到惊吓,立即扑将过来。”
“嗯,也对!狼受了刺激便会凶性大发。”
“大牛哥,这一带狼很多吗?”周云问道。
“近些年多了起来!”
“为什么呀?”
“此地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年的战事使得当地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每逢乱世,大地生灵涂炭人口锐减,山川人迹罕至,就变成了野兽出没之地。正是人越少,野兽便越多。”
两人就着篝火,伴着雨声,天南海北地闲聊。言谈中赵大牛提及自己早年也曾外出游历过,于是二人更觉得经历颇为相似,更加惺惺相惜。
夜半时分,雨声渐弱,二人仍在交谈毫无睡意。
突然赵大牛食指放在唇上,发出“嘘”声,示意周云停下来。
“有人来了!”赵大牛压低声音说道。
周云耳朵贴地听了听,小声道:“雨声干扰听不清,应该是两个人!”
“很可能是我追踪的那两个契丹人。”
“送上门来了,便不能让他们再跑掉。”周云道。
“正是,一会儿我们见机行事。”说话间,二人已悄悄摸到洞口。
赵大牛隐藏在洞口的杂草后面,向外看去。周云也想看看,却被赵大牛伸手护在身后。
洞外不远处,两个契丹人正步履蹒跚地走着,大声说着话,像是在争吵,大概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深夜里会有人发现自己。
他们叽里咕噜地争吵着,离洞口越来越近了。洞内,赵大牛紧握长刀,周云飞刀在手,随时准备动手。
他们很快路过山洞,继续向前走着。
看来山洞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如此漆黑的雨夜,若非熟悉地势之人,很难发现这里有山洞。
赵大牛指了指契丹人的背影,又指了指周云手中的飞刀,然后指了指自己。
周云了然,重重点了点头。
待赵大牛做好准备,周云右手一扬,三把飞刀脱手而出。
一个契丹人应声倒地,另一人以为同伴滑倒了,边叽里咕噜喊着,边弯下腰去搀扶他。
不等他起身,赵大牛已到了他们近前,手起刀落,那人便一命呜呼了,那身中飞刀之人“啊啊”说着什么,似在求饶。
“去找你同伴吧,省得他黄泉路上孤单!”话音刚落,那人也一刀毙命。
赵大牛在此人身上摸索了一番,摸到两把飞刀,拔下来在那人衣服上擦了擦,折回洞中。
洞口,周云赞道:“大牛哥,好身手!”
赵大牛将飞刀递给周云,说道:“周兄弟,好飞刀!可惜,只找到两把。”
“没事,另一把明日天亮再找吧,找不到也无妨。”周云一边说着,一边将飞刀插回手臂上的袖袋中。
“若找不到了,大哥再帮你打造一套!”赵大牛边说边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说完话,赵大牛手臂便顺势搭在她肩上,一同向洞中走去。
周云心中很是别扭,不习惯别的男子离自己这么近。可是经过一晚的交谈,加之方才二人默契配合击杀契丹人,她也不好推开对方的手臂,那样便不像一个少年男子的举动了。
所幸洞口离篝火并不远,很快就到了。
周云给篝火添了些树枝,赵大牛就着火光擦拭着自己的长刀,两人讨论着方才击杀契丹人的事。
火光中,赵大牛神采飞扬地讲述着自己征战沙场的事,坚毅的脸庞上满满的自信。
周云内心一动,明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到这尊大牛,不能白白相识一场,要做些什么。这位可是终结乱世开创新朝的大牛啊,将来说不准会帮到自己。
她若是知道云哥哥的身世,便不会这么想了。可惜此时她还不知道。
“大牛哥,你救了我,我们还配合得如此默契,且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周云期待地说道:“不如我们义结金兰吧?”
“你是要与我结拜为异姓兄弟?”赵大牛反问道。
“正是!”
“你了解我吗?”
“不甚了解,但是经过一晚的相处,可知你是正义之士!”周云说得很真诚。
“好,周兄弟,我们便在这巍巍雁门山上结拜为异姓兄弟。”
说完,二人来到洞口,并肩跪下,望天而拜。
此时,已是雨住天晴,漆黑的天幕上,月明星稀。
“我,赵匡胤,也叫赵大牛,今年二十五岁,涿郡人氏,今日愿与周云义结金兰,拜成异姓兄弟,以后互相扶持生死与共。”
“我,周云,今年十五岁,歙州人氏,今日愿与赵大哥义结金兰,拜成异姓兄弟,以后互相扶持生死与共。”
说完,二人刺破手指,将鲜血滴入赵大牛的水袋中,摇匀。
“兄弟,今日无酒,我们便以水代酒。”说完,仰头喝了一半,递给周云。
“以水代酒。”周云接过水袋,一饮而尽。
赵大牛将水袋收起,与周云重回洞中,把臂言欢。
不觉天已大亮,二人起身离洞,各奔东西。
临行时分,赵大牛反复叮嘱周云,若遇到难处,可去河南洛阳寻他。
周云送别赵大牛,看他背影消失在远方,才离开去往客栈找寻师父。
正可谓是:
电闪雷鸣遇恶狼,
天牛下凡救云郎。
雁山夜雨初结义,
何当共话金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