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村民无不惊呼出声,应当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离奇场面,但他们却没有露出面对叶长离和萧肃时的那般惧色。
那女子着一身粉衣,裙摆上绣着桃花纹样,黑发如瀑,肌肤雪白,与柳妖清冷不同,她明媚至极,如同生长在灿烂的春 光之中。
那日在连云山百人冢撞见的,应当是她了。
叶长离见状,收了横在柳妖身前的剑,又扔了一瓶药到陶闻柳手中,示意他可以救治那柳妖。
而那桃妖,看着叶长离笑而不语,倒是村长悠悠开口,“还是让老叟来告诉你们把。”村长的目光飘向了远方,又似是飘向了经年之前,“这一切,应当从何时说起呢?”
“应当是从约莫三年前的那场水患说起吧。”
听闻此话,除了萧肃和叶长离,在场的所有人面色变得黯然神伤,似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年前,真正的桑梓村并不在此处,而是在碧水河畔。”
“碧水河!?”
那日蠃鱼的记忆被唤起,碧水河,水患,叶长离心头一紧,莫非……
“是啊,碧水河。”村长又是一声叹息——
桑梓村原本坐落在碧水河畔,游鱼肥美,谷物饱满。前有流水潺潺,后有高山耸立,村民亦是安居乐业,连云山一带,除了百越城,便是桑梓村最为富足。
所有人都以为日子会一直安稳的过下去,但突然有一天,千百年来始终沉寂的碧水河突发水患,水祸滔天,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所有人都无法忘怀那一天,滔天的洪水袭来,暴雨倾盆,粮食、房屋还有车马,桑梓村的一切尽数淹没在了洪水中,转瞬之间,化为乌有。
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成了难民,日以继夜的奔赴百越城,只为求一线生机。但洪水却并未就此停下,它追赶着逃难的人,一路到了百越城。
方圆百里,无一幸免。
灾祸史无前例,不止桑梓村,大批的灾民从四面八方涌入百越城,城内不堪重负,最终城中的大人下令,将所有人安置在城西的一片荒地,没有多余的粮食,亦没有干净的水源,由着他们自生自灭。
不过朝廷很快知晓了此次灾情,立即下拨赈灾银两,百越城内的所有人,都等着这笔银两救他们于水火。
但等了许久,等到百姓饿殍遍野,等到尸首在水中腐败生臭,所谓朝廷赈灾的银两的影子都没人见着。
千里之外民怨哀嚎,却不达圣听,洪水还未彻底退去,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向之求助,灾民进退两难。
直到城内的爆竹声响起,新春伊始,所有人都在庆贺新年的到来,而西郊的人们怀抱着希冀和绝望,死在这冬春交际之时,死在冰冷至极的冰雪中。
没了灾民,似乎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爆竹声更胜从前,城中的老爷们还是嫌灾民的尸首碍眼,便命人在西郊挖了坑,将所有人埋在了坑里。
高高在上的大人们以为,有关洪灾的一切都会就此抹去,自己亦可高枕无忧,得享美名。
等到了真正的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疫病也跟着爆发了,从西郊开始,逐渐蔓延至全城。
此疫病爆发的突然,起初百越城的人以为只是春日感染的伤寒或是柳絮引起的风疹,直到开始有人死于床榻或暴毙于光天化日之中,才开始逐渐意识到它的可怖,只是这一切为时已晚。
春日本是良辰美景之季,可死亡的恐惧又一次笼罩在了百越城上空。短短十几日,因疫病死去的人不计其数,而死去之人的尸首,统统被扔去了西郊。
死的人越来越多,城中的大夫束手无策,后来有人曾提议将疫病的根源付之一炬,可那些西郊尸首怎么也点不燃,又有人说他们是成了鬼怪,怨气太深,阴魂不散,于是城中又请了道士前来超度,可最后那些道士也死了。
疫病再也控制不住,高官贵爵们丢下满城的百姓逃跑了,临逃跑之前,为免事迹败露,下令锁了城。
百姓就这样困死在城中,西郊的死人坑,早已到达数万之众。
直到这个时候,齐大夫出现了,他名为齐修远,本是皇城太医院的太医,因厌倦了官场的争斗,辞了官。
本想就此还乡,但路途中听说百越城一带水患严重,他心中有所顾及,便绕道来了百越城。
此时留守的官兵也是死的死,逃的逃,而城中幸存下来的百姓也无力奔走,大多是留在城中等死。
眼前景象,令齐大夫悲恸不已,他亦不顾自身安危,替灾民们诊治,即使如今百姓自身,早已对此绝望透顶。
直到第一个病患被治愈,人们才久违的想起了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齐大夫兢兢业业,几乎是日夜不歇,期间反复病倒了许多次,也从未停下,直到那年秋天,城内的病人大多痊愈,虽然疫病之后,已经不剩下多少人了。
万人坑堆积已久,早已无法从根源解决,齐大夫唯恐到了冬日疫病再次肆虐,便提议剩下的人一齐出城,另找住处。
外来的灾民,包括原桑梓村的人,大多同意齐大夫的建议,而原是百越城的百姓,却不愿离开,齐大夫也不便勉强,留下药方与搜集来的物资,两路人马就此分道扬镳。
大家的身子还未好全,所以并未走得太远,在百越城外的山坳找了一处地方,此地与世隔绝,是个将养身子的好地方,于是众人就此安家。
虽不是此地人,但齐大夫知晓他现在还不能离开,他见山坳处有一块地,一桃一柳交相辉映,桃柳皆可入药,便选了那处,但齐大夫知道自己终归是要走的,只草草在周围搭了个院子。
可是后来,他见桃花繁盛,柳树葳蕤,四季更替,却不凋零,便再没了以之入药的想法,反而日日浇灌,悉心照料,桃柳丰饶,更胜从前。
虽是大夫,但这一村人事无巨细,齐大夫都一一照料,一切百废待兴,却又如院中桃柳一般,欣欣向荣。
可积劳成疾,数月之后,齐大夫终是一病不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齐大夫是所有人的救命恩人。村中不论稚童还是壮年,但凡可以下地走路的,皆翻山越岭,为齐大夫寻找药草。
可就在那时,有一队人迟迟没有回来,齐大夫听闻此事,心中焦虑不安,觉着自身已恢复些许,便翻山寻找,到最后,无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