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觉师傅做完法事整套程序回到凌云寺,就打来电话报警。从凌云寺附近的狸仙碑处有一个人掉下山谷,死了。死者为男性。个子不高,年龄不大,皮肤黝黑也可以说棕色,不像内地人。衣服破烂。死前肯定很痛苦,眼睛不肯合眼。从流露着痛苦的表情和可怜的眼睛判断出来。弘觉师傅把他的眼睛合了起来。原来死者凌云寺的人都认识。平日里在附近乞讨为生。
“你们认识?”我问弘觉师傅。
“认识。平时就在附近乞讨。香客看他可怜给他一点钱,我们寺里提供一些食物。下雨天或者冷天就躲到我们的柴房里睡觉。”弘觉师傅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草棚。
菲尔马上走过去查看棚里杂物。我和弘觉师傅也走了过去。草棚里堆满了柴火和一些农用工具。一张床架上铺了一条薄薄布毯。
“原来没有床架的,就是可怜他才弄来的。布毯、床架都是附近居士送来的。”弘觉师傅介绍。
“你们还要干活?”
“当然,我们出家人也要自己养活自己。不像你们公务员铁饭碗。一年四季旱涝保收。我们的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种的。也有附近居士送过来的。”
“你们香火钱送到哪里去了?”
“用处多呢?这么多人吃饭,要买米,买油盐酱油醋。寺旧了要维修,还要捐资贫困受灾地区。民宗局要审核审计的。”
“今天做法事,你一般收多少费用?”
“这个不收费用。这是公益事。尤总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大施主,更不能收了。”
“弘觉师傅,死者生前你们没有问这个死者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这些我们都问了。看他的样子不像我们内地人,我们以为是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我们问他名字叫什么哪里人,他就是摇摇头。”
“你们有没有怀疑他是南亚人?”
“南亚?外国人?这么远,不会吧。他怎么进来啊?我们怀疑他是哑巴。给他笔和纸,叫他写。他也是头摇摇。时间久了,看他没有什么危害,我们也没有理睬了。来这里乞讨的不是他一个人。不过其他乞丐讨几天就走了。”
“他来多长时间了?”
“一年多了,两年还不到。”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去年清明节那一天,我正在跟一个客人谈一件法事安排。下面有人报告说寺门口有一个乞丐昏倒在地上。我连忙跑过去搭了他的脉搏,发现正常,但很微弱。叫人端了一碗白米粥,一盘盐萝卜。他吃了后,马上恢复了体力。我问他名字叫什么,哪里人,他就是摇摇头。我估计他是哑巴,脑子不是很好。后来混熟了,寺里年轻人问他,也问不出名堂,就没有理他了。”
“凌云寺室内外装有监控,看看他是怎么样掉下去的?”
视频监控点距离狸仙碑比较远,有三四千米距离,又恰巧是一个转弯角挡了去路。但看到了上午祭祖时写祭祀文字的庄重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走在路上影像。他们应该到狸仙碑的路上。
“是的,他们昨天住宿我们寺里的。还有好几个。毛氏祖先遗骨是他们告诉我。我转告毛氏宗族的人。尤爱国也是我告诉他的。他听到风声就赶来了。”
“乞丐具体什么时间掉下山谷?”
“这个不晓得。晓得当时去救他了。”
“谁最早发现的?”
“一个游客发现报告我们寺里。我们寺里就报警了。”
狸仙碑是我为了方便称呼我自己取名的,原来没有名称。石碑里刻有一首诗。
《狸仙》
修炼了五百年
你飘飘来到了人间
为寻找一份真爱
睁大了一双圆眼
四处搜寻
朗朗读书声
让你迷恋
让你倾心
从此
把爱的甘苦尝遍
叹佛前
紫炉青丝烟缠
昏灯纤指珠间
终不能如愿
前生缘
来世还
菲尔好奇,对弘觉师傅问了一句,“谁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