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庆功
书名:穷途逐梦 作者:秋蝉 本章字数:4058字 发布时间:2024-02-29

为了庆功和满足父亲刘建国吃鱼的爱好,刘八百决定中午在大沟镇桥头鱼店吃午饭,他选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现杀现煮麻辣鱼,这要比吃清蒸鱼要大气上档次得多,那是一锅与一盘的差距。父亲刘建国喜欢吃清蒸鱼,那是因为刘八百清蒸鱼做得最好吃,而做的麻辣鱼总是又老又柴。刘八百想他父亲要是吃了正宗麻辣鱼后,麻辣鱼将会成为他最爱。

 

果不其然,父亲刘建国吃得津津有味,为了防止其咳嗽呛肺,刘八百刻意点了微辣款,但他父亲还是吃得满头冒汗,脸色看上去也红润了好多。

 

“味道怎么样?辣不辣?盐够不够,还加点什么调料?”刘八百关心的问道。

“味道好,好吃,就是价格有点贵!”

 

“三斤二两鱼才45元,哪里贵?到市场上买鱼成本也要20元,人家还要花调料和人工帮你煮好。”

 

“佐料就是点花椒、辣椒和油,满打满算10块钱,也还有15元的利润……”

 

刘八百不想做过多的解释,本来是谈鱼的味道,最后还是落在价格上,穷人总是喜欢把钱放在第一位。

 

父亲刘建国因病饭量已经不大了,三个人吃三斤多鱼完全够吃,吃到最后还剩一些鱼背脊和鱼尾巴,虽刺多肉少,父亲刘建国还是觉得不吃可惜,如此美食怎能浪费,于是就慢慢的啃了起来,加上辣椒的刺激不小心呛到了呼吸道,为防止口腔的鱼肉喷出来可惜,父亲刘建国在打喷嚏之前就强行吞掉了,打完喷嚏后,父亲刘建国感觉喉咙刺痛,估计是被鱼刺卡住了。

 

母亲张贵花终于忍不住唠叨起来:“抠门,骨头都舍不得丢,这下卡住了就好了……”

 

父亲刘建国不停的咳嗽,脸胀得通红,也无暇说话反驳。这时,店老板走过来问了情况后胸有成竹的说:“没事,我化碗九龙水,喝了将鱼刺化掉就是。”

 

作为鱼店老板对鱼刺卡喉咙司空见惯,自然有很多应对措施,化九龙水就是最常用的办法。

 

老板端来一碗凉水,只见他微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吞骨山,化骨丹,九条黄龙下深潭,请动茅山李老君,劈下天雷化骨灰,奉太上老君、三茅真君急急如律令! ”

 

边默念边用筷子在水中写“丰”字,按“丰”字的四个笔划顺序书写,从第一画到第四画写三遍,完成后,用筷子在水中左右各搅拌三圈。再把这杯水让父亲刘建国全部喝下。奇怪的是喝下这碗水后,他父亲真的感觉舒服了很多,但还有些轻微的疼痛。鱼店老板说鱼刺已化掉了,可能是被鱼刺伤了有点小疼,等段时间可自动恢复。

 

大家都感叹九龙水的神奇,刘八百不相信什么歪斜之术,但也想不出什么道理,他认为被卡者大口喝凉水,物理上的热胀冷缩效果就会显现,肌肉也会收缩打颤,刺进喉咙肉里的鱼刺自然就会脱离,而制造九龙水的过程只是从玄学的角度给人心理安慰而已。

 

刘八百还听说有种很恶心的“ 九龙水 ” ,其实是水中放入了鸭子的口水,鸭子是一般吃河里的螺蚌等硬钙质的生物,吞下去之后,能轻松消化,是因为它的唾液,含有软化钙质的成分,一般的骨头都能很轻松的化解。

做法是将鸭子倒提起来,然后在鸭子放入姜片或者胡椒,然后接下鸭子的口水,而鸭子的唾液和胃液一样都含有消化酶,具有软化钙质的作用,所以它能将喉中的骨头化解开来。这种方法想想就恶心,还是鱼店老板的九龙水让人更能接受。

 

吃过午饭,刘八百一家人来到大沟相馆。那是一个老相馆,青砖木门旧瓦,30年来不曾改变,依然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风格,仿佛将人带回到了那个旧时光。木门的旧色标志着岁月的久远。入口处挂着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相片,正门口的墙壁上挂着几件西装和婚纱,显示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也体现了50多岁的摄影师刘老板的与时俱进。.

 

那时,数码相机价格很贵而且像素低,大家还在流行用胶卷,而刘老板已经开始用数码相机了,平时照相时,一般艺术照用数码相机拍,证件照就用胶卷拍,那时用胶卷拍照还是比数码要清晰一些,但胶卷成本高,不能马上看到效果,而数码相机可以即拍即看,可以无限次重拍,也因此承接了一些年轻人的艺术照和婚纱照的业务。

 

刘八百一家都认识相馆的刘老板,他父母的结婚照以及刘八百出生后的全家福都在这里照的,那时刘老板还是个小伙子,如今已年入半百。刘八百的初中、高中毕业照也是出自他手,所以认识刘老板的人很多,但他却不能认识所有认识他的人。

 

“你们先坐一下,我去看拍多大的照片合适”刘八百一边对父母说,一边和刘老板进入里屋。

 

里屋很狭小,摆满了老式胶卷和照相器材,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刘八百小声的说道:“老板,我父亲已经癌症晚期了,一直瞒着他的,趁现在还能行动,偷偷给他拍个遗照,以后怕不方便。然后再全家合个影,你看要多少钱?”

 

“看你要多大的照片?你爸的单人照有特殊用途,一般是12寸50元,16寸60元,18寸80元,也有二十几寸的。全家福8寸就行了,收10元成本费,算帮个忙”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

 

“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我这小本生意不讲价”

“那能不能多照两张,我选好点的放大”

 

“特殊照我都是照两张,全家福是用数码相机照,随便照几张就行,不印照片不要钱。”

 

刘八百想了想,对方是不打算让步了,大沟镇只有一家相馆,又不能货比三家,再贵也得照,为了最大利益化,刘八百想了想说道:“既然价格上不能便宜了,那我爸的单独照可不可以多拍一张,我选18寸的,拍三张供我选择,多一张胶卷而已”

 

好说歹说,刘老板还是同意了。

先是拍刘八百父亲的特殊照,为了消除拍遗照的氛围,刘八百借口说道:

 

“爸,你好不容易得个奖,先给你拿着奖牌照个相,然后我们再全家合影”

“哪里是我得的奖嘛,分明是你得的奖啊。”

 

“爸,这是发给您的,不是发给我的,我的奖回警队才领呢!”刘八百一边说,一边将父亲刘建国推向照相的凳子,父亲刘建国脸上含着笑容也没有拒绝。

 

刘老板纠正好了父亲刘建国的坐姿,并指导他两手把“三等功之家”牌匾扶在怀里。然后说道:“准备好了,不要动,我数123开拍”

“要得”

 

“1、2、3,咔嚓。”父亲刘建国一紧张,眼睛猛的眨了一下。

 

刘老板皱了皱眉头,但他是老摄影师,有成熟的应对方法。又说道:

“保持好身形,眼睛不要眨,再来一次,我数123开拍。”

 

“1、2,咔嚓。嗯,非常好。”父亲刘建国还没来得及紧张,刘老板数2时就果断按下了快门。然后又纠正了父亲刘建国的坐姿说道:“来、来、来,再来一次,看镜头。我数123开拍”

 

“1,咔嚓。”刘老板又出其不意的按下了快门。

 

第二张是全家福,因为刘八百最高,刘老板要求他站中间位置,这样更协调一些。刘八百心里想,他刚出生时最矮,照全家福,父亲也是把他抱在中间位置,看来作为子女不论高矮,站在中间永远就是对的,因为社会主流观点默认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

 

而这次照相,主角应该是父亲刘建国,所以一定要坚持让他站中间,就像单位照集体照,主要领导不论高矮胖瘦总是要站中间,而且又总是那么协调。所以只要你观念转变,一切都是协调的。

 

最后刘老板打算两种方法都各照一张,然后按效果进行挑选,反正数码相机不需要胶卷,不造成浪费。

 

先按刘老板的要求站好了队形,他换了个数码相机,半弯着腰,眼睛对着镜头,两腿成半弓半马姿势,跟警队刺杀操的步法有些相似,当然主要功能也差不多,就是为了身子稳健。刘老板喊道:

 

“准备好了,大家笑一下,妈妈不要笑得太厉害了,爸爸笑自然一点。”“咔嚓”刘老板按下快门后,看了相机里图像的效果,不满意,看来刘老板还得用他的绝活。

 

“来、来。再来一张,我还是数一123,你们喊‘茄子’”

“准备好了。1、2、3‘茄子’,咔嚓”

 

刘老板按下了快门,只有刘八百一个人喊了“茄子”,他的父母都没有张口,不是他们没听明白,而是对这个词很忌讳,说不出口。

 

母亲张贵花不高兴的说,为什么要喊“缺子”(茄子)?要子孙满堂才好。”

 

贵南话“茄”和“缺”是分不清的,刘老板笑了笑说:“是吃的那个茄子,喊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自带一些笑容?呵呵,那我们不喊“茄子”,喊“贵子”总行了吧!”

 

“好了,看前面镜头,1、2、3,贵子,咔嚓。”

 

这次终于让刘老板满意了,然后再按刘八百的要求重新调整了队形,让父亲刘建国站中间,再拍摄一次。

 

刘老板不厌其烦,父亲刘建国倒不高兴了,他又担心起花钱的事,便对刘八百说到:

 

“不要再拍了,谁站中间不一样吗?浪费钱。”

 

“这个不要钱的,这是数码相机,不打印照片是不需要钱的。”刘八百解释道。

 

“不就是关猴儿嘛(八里沟农村把照相叫做关猴儿),别哄我了,难道不用底片(胶卷)吗?哪有照相不要底片的……”

 

“现在是高科技,照相可以不需要底片,而且不印照片是可以不花钱的。”刘老板也帮着解释。

 

有了第1张合影拍照的经验,第2张合影照得很顺利,刘老板将照片从相机里翻给刘八百挑选,刘八百选了父亲居中的那张,另外一张也舍不得,好话说尽,在不加钱的情况下,刘老板答应把照片的电子版发在他的QQ上。因为刘老板没有电脑,也没有照片打印机,他要拿去城里的相馆帮助打印照片,所以这个价格确实也算良心价。

 

照完相返回八里沟村时,仍然兵分两路,母亲张贵花还是走路返回。刘八百和他父亲坐摩托车早早就到家了。

 

父亲刘建国不顾一天的劳累,打开毛毯的袋子,仔细摸了摸,开心的说到:“这个毛毯热火,今年过年就算下雪也不怕冷了”

 

说完就要把毛毯铺在床上,刘八百见状说道:“不急,先洗一下,再铺上吧。”

 

“有什么好洗的?新的,干净。”父亲刘建国答到。并没有停下铺毛毯的手。

刘八百知道,父亲刘建国急不可待,他在乎的是那份荣誉,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由他去吧,开心就好。

 

铺完毛毯后,父亲刘建国并没有躺下休息,而是找来锤子和钉子,要把三等功之家的奖牌挂上。

 

刘八百忙夺过锤子,看着父亲刘建国气喘吁吁的样子说:“爸,你去睡一会儿,我来挂。”

 

“好嘛,你来挂吧。”父亲刘建国放下奖牌后,没有躺床休息,而是站在旁边驻足观看。

 

“不要挂在墙的正中间,要挂在电视机的上面。”父亲刘建国指挥道。

 

“不行啦!电视机上面有张日历画,会挡住的。”

 

“日历是去年的已过期了。挡住就挡住吧。过年时,武装部会给军警家属重新发新的。”

 

就算发新的,那新的日历挂在哪里呢?刘八百还是不明白父亲刘建国为什么要将奖牌挂在那个位置。

 

直到刘八百挂完奖牌,父亲刘建国躺在床上休息时,从他躺在床上看奖牌的神情里才找到其中的深意。

 

因为他父亲睡在床上的位置,能以最好的视角看到那个奖牌,以及奖牌上写的“三等功之家”五个字,这是他儿子的骄傲,更是父亲刘建国一生的骄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穷途逐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