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冲出包围圈,向南逃去,打算渡过淮河,然后继续向东。
项羽和他的八百子弟兵在途中消灭了一批汉军,最终桓楚阵亡。
韩信、英布、周勃、樊哙等人,分散追赶。
项羽鞭打着乌骓,发挥出他一生的力量,如飞一般直奔而去,将汉军远远甩在身后。
等到项羽渡过淮河,来到南岸,一百多个子弟兵才赶到。
他们赶着渡过淮河,继续跟随项羽前行,却迷了路。
项羽四处望去,全是一片小河沟和小道,可不知道哪一条道儿可以通到彭城。
再回头一看,只见又卷起一阵尘土,汉军仍然紧紧地追赶。
项羽来到三岔路口,看见一个农民,便向他求问道路。
那农民不愿帮忙,故意骗他说:“嘿嘿,往左边直走,准能到!”
项羽和一百多个子弟兵便向左边奔去,结果越跑越偏离了方向,跑到连道路都没有,全是一片水洼地。
他们的马陷在泥泞里,连蹄子都难拔出来。
项羽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走错了路,赶紧拽住缰绳,回到三岔路口,汉军已经追上来。
项羽只好向东南方向逃跑,来到东城(位于安徽淮南东),点了点人数,一共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
追赶的汉军有好几千人马,看起来像蚂蚁围杀螳螂一样,团团围上来。
项羽觉得自己没法脱身了,就带着这二十八人登上山岗,摆下阵势,对他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有八年之久,亲自参与战斗七十多次,从未败过一次,才能成为天下霸主。”
“今天被围在这里,不是我不会打仗,这是天意。”
“我已经不想活了,可是我要和诸位一同痛快地打最后一仗。”
“面临绝境,我还能打三仗,胜三仗,突破重围,斩杀敌将,击倒敌旗,让天下人知道这是天命,不是我不会打仗。”
项羽到了这步田地,仍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他始终认为只有他一个人力气最大,最能打仗,最擅长杀敌,所以天下人都应该听从他的指挥。
现在跟随他的只有二十八个人,仍然不愿认输,一定要杀一些人让他们瞧瞧。
他将这二十八个士兵分为四队,说:“我先杀他们一个大将,诸位分四路突围,然后到东山下会合。”
随后他大喊一声,冲向一个汉将。
那个汉将仗着人多势众,想要活捉项羽,就跟项羽大战一场。
没过一会儿,项羽用画戟猛力一刺,将他杀死。
其他汉军见状,纷纷后退。
项羽来到山下,山下的汉将和汉军再次将他包围起来。
然而无论乌骓冲到哪儿,哪儿就变成一个缺口。
项羽来到东山下,四队二十八个子弟兵也全部到齐了。
汉兵赶来,双方再次展开血战。
项羽有意选择汉军人数多的地方冲杀,他一手握着画戟,一手持宝剑,左刺右劈,又杀死了一个都尉和不少士兵。
汉军将士不敢靠近楚兵,远远地嚷着躲着。
项羽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只损失两人。
他笑着对众人说:“你们瞧瞧,我厉害不?”
众人说:“大王真是神勇!果然不出你所料。”
项羽击退了汉兵,带着剩下的二十六个子弟兵,一直向南逃去。
他们来到乌江,恰好看见亭长泊着一只小船等待。
亭长知道项羽来了,催促他赶紧渡江。
亭长说:“江东虽然小,可也有一千多里土地和几十万人口,大王可以在那里称王,再与刘邦争夺天下。”
“这里只有我的船,请大王快渡过江去!”
项羽原本打算到达彭城,再决定前往会稽,此时听到乌江亭长提及“江东”,触动了他内心的痛楚。
他笑着对亭长说:“到了这种境地,渡过江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初我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向西争取天下。”
“如今他们全都死光光了,我怎么能一个人回去呢?”
“就算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也无颜面对他们。”
“虽然他们或许不说出口,但我心里却感到多么羞愧。”
他接着说道:“这匹马是我最珍爱的宝马,曾经一天跑了一千里,我舍不得将它杀死,知道您是位忠厚的老人,非常感谢您的好意,这匹马就送给您吧!”
他下了马,请亭长把马牵走,那匹马说什么也不肯走,不停地看着项羽。
项羽流下几滴眼泪,挥手示意亭长快将它带上船过江。
亭长没办法,只好把乌骓牵上船。
船一离开岸,那匹马跳跃着嘶鸣,差点把小船弄翻。
亭长放下桨,想要牵住它,但没想到它竟向着项羽使劲一跃,跳进了江中。
项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宝马被江水卷走,低下直流眼泪。
等他抬头望向后方,大批汉军已经追来了。
他和剩下的二十六个子弟,手持短刀步行与汉军交战。
他们杀死了许多汉兵,但也一个一个倒下。
最后,只剩下项羽一个人,身上受了几处伤,十几个汉将一起冲到项羽面前。
项羽扫视着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将军是自己的同乡吕马童。
项羽说:“你不就是吕马童吗?想不到你也在这里。”
吕马童不敢正视项羽,低下头说:“我正是吕马童!大王有何吩咐?”
项羽说:“听说刘邦悬赏一千斤黄金,封万户侯来买我的头颅。”
“如今我已无路可走,就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
说完,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就这样自刎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一岁。
项羽死后,西楚基本被平定。
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按鲁公的礼仪安葬了项羽,还亲自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