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寂寥之洱海,送走了又一个王
洱海同样是那样的寂寥,伴随它起伏不定的依然是波涛。只有在波涛所推动下的洱海保持着惯性中的冲击力,如果你在夜里面对洱海,你会感觉到洱海充满了鬼魅,那是历史上各种幽灵们赴约的彼岸。许多历史在这里再次牵手,历史又再次触到了那些消亡者们的体温。
在段思胄之后,是他的儿子段思聪继位。之后,便是大理国最庸碌的时期,在漫长的时间里,这庸碌使大理国失去了活力,也同时失去了传奇。在这十七年时间里,大理国的时间通过洱海,依然释放出广阔的蔚蓝色调。
只到这蔚蓝被段思廉所看见,段思廉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即位,他是段思平的曾孙段思智的儿子。先王的儿子思英,当年虽削发为僧,他仍然拥有婚姻生活,只因为整个洱海地区都是密宗教,因而,思英即使做了僧人,仍旧可以成婚姻。
段思廉在位三十一年。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与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同时也让大理国风调雨顺地过渡了三十一年。然而,有一天,段思廉却宣布了他要隐退,他要从王位上离开。像多年以前最年轻的王段思英的离位,只不过,前者是为了回避大理国争夺王位的险恶;前者是为了顺从于国母的旨意,像万千庶民样与世无争的活下去,像平凡的人们样活过了寿延,然后安祥地去赴死。
段思廉直奔洱海,在他经历了三十一年稳定的王位之后,洱海似乎仍在洗涤着他的灵魂。人之拥有灵魂,是为了检验心之触须到了哪里游荡;人之拥有灵魂,是为了寻找到自己的那面明镜,照彻自己的一切心路历程。
当洱海以它的纬度贯穿的浪花击穿了段思廉三十一年稳定的王位以后,厌倦开始涌现在他的内心世界。在他所触摸到的全部山水以上,现在只剩下了一种境遇,他似乎忘却了一切,阳苴咩城宫中的权威,王座再也占据不了他的内心。心,段思廉抚摸到了佛经,那些像水银般透亮的经文深入他的内心,犹如使他的身体谮越了一切时间的约束,他的身体仿佛已浮游在洱海底部,获得了一种晶莹剔透的力量。
他穿过水底的谜宫上了岸。
所有的历史是在一瞬间消亡的。现在,他上了岸。洱海的全部历史都在卵石、沙丘.苇丛、船帆、渔村的岸上汇集,从而构造了它们的辛酸和悲壮。大理王段思廉上了岸,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无突然像苍洱之风一样扑来。
他再也不可能像从前一样去面对那些忠奸者、献媚者、投机取巧者、鬼魅者、阴谋者、篡权者、弑君者……曾经坚硬的一颗心,此刻,是那样慈悲而虚无。就这样,段思廉在空中寻找到了万能之香的触角,寻求了彻底沉迷的经文。他脱下了皇服,他的离位是那样的静寂,在那一刻,只有一片佛光荡来,除此之外,他什么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