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道临第八章上古野史
书名:灵气复苏:我和充能娃娃同居的日子 作者:望月随风 本章字数:2809字 发布时间:2023-12-05

不管你年纪有多大,在父母面前,始终都还是一个孩子。同理,一个孩子受到了委屈后,必然会找父母哭诉,寻求父母的保护。


  王河也不例外。


  “老祖宗,事情就是这样子,我也有可能是这样误闯进来的。您说我该怎么办啊?”王河委委屈屈,又把惠小姐指使自己来取王家神器,挟持人质,去抢大禹鼎的事情老老实实说出来了。


  惠小姐到底想要干什么,王河猜不到,但王河可以确定绝对不是好事。至少,供奉在王氏祖庙的上古乐器瑟,以及镇压九州妖邪的大禹鼎,理论上不动它们,才能让它们发挥最大效用。就比如说大禹鼎如果动了,那么守护九州的结界还会存在吗?即便存在,其威能还有多少呢?


  面对这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后人哭诉,王审知只能心里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但到底是自家子孙,不能放任不管。因此王审知便出主意道:“大禹鼎你不能动,但是始祖用过的瑟,可以借你。我会教你驱使瑟的法诀,帮你消灭那个妖女。”


  王河有些不自信:“老祖宗,那个女魔头是真的厉害,我无法看穿她的境界,跟她数次交手,没有一次能占上风的。我就算有了老祖你给到的神器,怕也奈何不了她吧。”王河话音刚落,就被王审知不知道从哪里拿来的戒尺敲了敲头,发出了‘砰砰’声,嗯,好听就是好头。


  “乖孙,你也太小瞧始祖留下的瑟了。我也见过那个女魔头,她的水平,连我的一根手指头都不如。”王审知放下戒尺,宛如品尝美味般珉了一口茶,随即叹气道:“只是两界有别,我无法动手。算了,乖孙,我也跟你说一下我们不能在人间出手的原因吧。”


  “我是唐朝的将军,即便跟始祖之间,都相隔了一千多年,而始祖与五帝中的尧舜禹又相隔了一千多年。所以,我能知道的一些关于上古的记载,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整理春秋时期古籍时,留下来的。反正,在八九千年前,就有了祭祀天地的行为,到了四千多年前,祭祀已经成为所有部族都在进行的活动。有祭祀,说明有了信仰,有了信仰,则有了仙境。但仙境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信仰,就需要帮助各自的部族扩张,让部族拥有更多的人口,而扩张就意味着战争。那时候,或许仙境的先祖们是可以直接插手战争的,而在仙境了修炼的先祖们,随随便便出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就是毁天灭地的灾难。诸如后羿射日、共工祝融大战怒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大抵便是从这些野史记载的先祖故事里衍生出来的。”


  如果在过去,有人跟王河谈这样的野史,王河估计会笑呵呵说道:古人的想象力真不错。但现在,王河自身都拥有着接近核武那种毁灭城市的破坏力,再联想到比他更强的惠小姐以及因为灵气复苏日益崩坏的世界,王河信了这些神话故事了,所以他也更认真地听故事了。


  “先祖们的出手,直接导致世界遭到严重破坏,各个部族的人口更是十不存一,所以在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尧、舜、禹都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道结界,将仙境与人间的入口封印起来,第二件事就是建立现在守护九州的结界。仙境与人间的入口虽然被封印了,但我们要在人间出现,还是能做到的,只是耗费巨大。而我们能在人间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仙境的诞生,来源于万家香火的信仰,但这又注定了,我们只能在信仰者的面前出现。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简单点来说,我们王氏先祖只能在王氏后人出现,通过梦境影响和干预他们,而如果要出手的话,会损耗相当庞大的信仰之力。就好像我们行军打仗,运一车的粮食到前线,其中的损耗是一万辆车。损耗过大,所以我们不愿出手,即便是托梦给后人以及在后人面前显圣的次数,都可谓寥寥无几。乖孙,你算是最近千年来,最有面子的了,老祖我亲自去了人间一趟,为你婚姻做主了一回。”


  “至于大禹鼎,你已经见识过它的厉害了,老祖我也不说了。你在这坐着,我去给你拿始祖的乐器瑟,说起来,那也不是始祖用过的,只是太多后人都信仰那把瑟就是始祖用过的,所以才有了不可思议的威能。要真的是始祖用过的,我也不敢给你。”王审知起身,拍拍王河的肩膀,随即离开去取乐器瑟。


  王河听完王审知说完的野史故事后,很快就想明白了许多事情。其一是神仙、祖先英灵确实存在,但他们不能随便在人间出手,并且对非族人、非子孙一类的存在,影响更低;其二是先祖们确实惊才艳艳,哪怕是被封印在仙境里,也能想到各种帮到后人的办法,比如始祖给到的乐器瑟,其具有不可思议的威能,携带着王氏磅礴汹涌的信仰之力,说不定真的能帮他收拾惠小姐。


  “这就是瑟。来,我教你如何使用它。”王审知很快就把瑟拿了过来,然后放在桌上。王河认认真真打量着瑟,这是木质拨弦乐器,外形类似古琴和筝,上面系有染成朱红颜色的二十五根丝弦,底部有着疏朗的音孔,其美妙的声韵便是从此处发出。


  王审知自从来到仙境以来,没有了繁忙的政务、军务以及各种家长里短的琐事烦扰后,这千年的时光里发展了许多爱好,他的琴棋书画、君子六艺的本领,在王氏祖地里也堪称一绝。所以他很快就演奏起来了,只见他右手行声,左手做乐,神妙的旋律像潮水般地奔腾而出,一遍遍洗刷和冲击着王河的心灵,每一个音符都如同诗意般在王河的大脑里跳跃。但这仅仅只是前奏,王审知随即歌唱了起来,但他的歌词,王河完全听不懂,有点像是俄语、客家方言、吴川话、闽南语和美式rap结合起来的感觉,但即便听不懂,从逐渐忧伤的曲调里,王河也逐渐泪流满面。


  三分钟后,一曲终了。


  王审知道:“学会了吗?来,你演奏一遍给我看看。”


  王河挠挠头:“学会了。我来试试。”虽然说他听不懂老祖的歌词,但是凭借着超凡的记忆力和技巧,他可以百分百模仿老祖刚才演奏时的一举一动、包括频率、气息!


  三分钟后,一曲终了。


  王审知挠挠头:“乖孙,你是真懂还是假懂?”他也不好判断,说王河真懂吧,他的演奏只能用虚假空来形容,没法让人发自内心的生出忧伤之情,但是说王河不懂吧,他的演奏至少在外行人看来是非常完美的。


  王河不装了,也不瞒了:“老祖,我听不懂你的歌词。”


  好吧,两个人间隔了千年时光,在语言上还是存在着极大差异的。王审知也解释了一番,他是用的上古音演奏了《采薇》。《采薇》出自《诗经》,它创作于周朝时期,那时候周朝名义上统一了天下,但实际上周朝的城邦、百姓依然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来自北方的游牧部族。为了保卫家乡,周朝的将士们依旧在天气、道路环境都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开拔,由于后勤补给没有及时跟上的缘故,将士们是又饥又渴又冷,可他们没有人逃跑,而是义无反顾的北上去迎战那些侵略中原的游牧部族,在这个背景下,《采薇》被创作出来了,既心疼于将士们的境遇,又感慨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


  而上古音,就是周朝时期的官话。


  王河听不懂很正常,因为官话是随着朝代在改变的。周朝时期的官话,也就是最初的古汉语,是以西周首都镐京地区的语音为基础形成的。到了汉朝时,官话变成了以河洛语为主体。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后,河洛口音为基础的官话融合了江南的吴侬软语。到了隋唐时期,官话又在与各民族交融后已有所演变。反正随着时代的推移,周朝官话已经被后世遗忘的差不多了。王审知作为唐朝人能学会周朝官话,还多亏了王氏祖地里有周朝老祖群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