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李渊排座次的门道儿(2)
公元619年 八月初五 多云
假如日后裴寂成了反面人物,历史书上好像是应该这么说,人们也许会相信,李渊让裴寂坐在第六把交椅上(人臣第一把交椅),是一种用人唯亲的行为。霍邑城下,裴寂劝李渊返回晋阳;河东郡下,劝李渊不可直插关中;坐镇山西,让晋阳失守;后来竟然劝李渊烧了长安以南逃以避突厥...总而言之,如果不是李世民力挽狂澜,就裴寂这种猪队友,早把李渊坑死了。
如果真是这样,李渊竟然让刘文静坐在了裴寂的身后。不是刘文静不服,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服。牛鼻子老道还有一种看法,裴寂作为李渊的头号亲信,如果过分拔高他的历史地位,就会影响李世民的形象,所以只能把他模糊化了,甚至黑化了。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
因为排座位的问题,刘、裴产生了矛盾,假如刘文静牺牲了,你会怎么想?皇帝让你坐第七把交椅,你非想坐第六把,什么意思?
更主要的是,听人说刘文静和兄弟一块喝酒喝多了,曾拔刀大喊,一定要杀了裴寂!这个性质好像就非常恶劣了,因为这意味着刘文静内心深处,对皇帝的人事安排不满到了极点。
更要命的还在于,还听人说刘文静的兄弟找人在家里作法,也被人揭发了。这个就更加复杂了,因为你找人在家里作法,到底是为了什么?刘文静也承认,他们刘家这段时间诸事不顺,所以想作法换换风向。
问题是,你们刘家,怎么诸事不顺了?好像是在说:刘家大哥刘文静,官当的有点儿小了,对皇帝感觉有点儿不满...
毫不夸张地说,一言一行可以左右大局的军政长官,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想造 反了。尤其是喝醉了酒,高呼想杀一个级别相当高的军政长官,李渊知道以后心里怎么想?
别忘了,大唐帝国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权力斗争已经这样了。
所以...所以假如刘文静死了,谁杀的?好像没第二个人吧?
第八把交椅是萧瑀(梁明帝的儿子,杨广的舅子,也当了一段李密的舅子。)。李渊夺取长安以后,萧瑀正坐镇河池郡,一看大隋没有什么前途了,卷铺盖卷,带着褥子、被子、枕头投靠李渊了。
这样的人物进入李氏集团,李渊哪敢不收?
第九把交椅是窦威、窦抗。窦威的老爹是大隋的太傅,而且世代都是高官。窦抗在杨广上位时,就是幽州总管了。李渊平定关中时,官职也不小。
窦氏家族,在大隋世代,就是标准的豪门贵族。更主要的是,窦氏家族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李渊的大老婆,也就是建成、世民的亲妈,那是窦氏家族的主要成员。
这种金光闪闪的家族代表人物,又和李氏集团有这样深的渊源,还带着大量的股份进驻李氏集团,位子自然要往前排,而且还要弄了吉利数字9。
第十把交椅是陈叔达。陈叔达是陈宣帝的儿子,陈后主的弟弟。虽然陈朝灭亡了,但陈叔达在江南的影响力不可小瞧。
... ...
总的来说,李渊的排位是以李氏皇族嫡系为核心,晋阳起兵元勋为骨干,以众多豪门大佬为框架构建而成的。
这种组织的稳定性、政治基础的广泛性,与竞争对手相比,那就是碾压式的。所以战争还未开始,各种政治攻势就让对手陷于危机之中。在军事上只要通过简单的相持,就能让对手瑟瑟发抖。等到对手感觉快支撑不住了,大李、小李突然雷霆一击,就可以让对手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