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成王与叔虞两兄弟做的游戏是成王把桐叶剪成了上朝用的玉珪的形状,然后成王很正经地对叔虞说:“叔虞,听旨!”
叔虞一本正经地跪在地下:“微臣在!”
成王说:“予一人现在把唐国赏赐给你!由你去当国君!你可不能马虎,一定要为予把唐国治理好!”
叔虞赶紧说:“微臣遵旨!臣谢主隆恩!”
然后成王就把那片剪成了玉珪形状的桐叶赏赐给了叔虞。叔虞接过桐叶之后,高兴而大声地说道:“我现在是唐国国君了!”
成王则是说:“恭喜弟弟,贺喜弟弟!”
两人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史官秩赶紧把这段对话记录下来,并过来与成王确认是否真的把唐国赐给了叔虞,通过朝廷几位王公大臣讨论过没有。
成王则说:“史官秩啊!这个事情你就不要记录了吧!我们兄弟俩是在玩游戏啊!哪里经过什么大臣讨论啊!你千万不要让予叔叔周公知道了这么一回事啊!”
史官秩则说:“回圣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无戏言啊!我得将这事去上奏给摄政王,否则我就失职了啊!”
成王听后,赶紧说了一些让人听得不是很清楚的话来,史官秩不明白他的意思,也不好再问,只得匆匆去报告周公。
兄弟俩看着史官秩远去的背影,一脸坏笑。他们想知道叔叔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但是成王想,当真,还是当成一个玩笑呢!对于我姬诵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史官秩见到周公,就把刚才成王用桐叶剪成玉珪把唐国分封给了弟弟叔虞的事情及其经过与所说的话向周公上奏了一遍。周公听后,沉吟半刻,随后嘉奖了史官秩,说他反映的事情很重要。
周公说道:“我们现在就去找成王。这是一件有关于国家安危的大事,开不得玩笑啊!如果予没有记错的话!比干被迫剖心就是他与纣王、妲己开玩笑过分了造成的悲剧!我们大周需要吸取这样的教训啊!”
史官秩答道:“摄政王所言极是!”
周公接着说:“君无戏言!成王既然已经说了将叔虞封为唐国国君,那么就按成王所说的去办吧!”
史官秩说一声:“臣遵旨!”就下去安排将唐国分封给叔虞的事情了。
周公找到成王,问成王:“敢问大王您是否将唐国分封给了叔虞啊?”
成王说:“刚才予觉得无聊,在与叔虞玩泥巴!是做游戏呢!我们俩是说着玩的,叔叔你不要当真啊!”
周公说:“君无戏言啦!大王既然已经说出去的话,就不能收回了,我们大周就得按大王所言,封叔虞为唐国国君!”
成王说:“是这样啊,侄儿说得欠考虑啊!全凭叔叔您安排吧!”
周公说:“微臣遵旨!”
周公说完就从勤政殿退了出来。周公从成王分封叔虞这件事上知道侄儿姬诵长大了,已经有他自己的主张了,也是他该做真正的大王的时候了。周公知道成王只是碍于自己还在处理国家大事,他不好干预,但是这桐叶封弟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啊!是该还政给侄儿姬诵的时候了,现在天下基本上安定下来了,自己也该退下去了,自己现在退下去正好!不负祖宗,未负弃儿!
叔虞按照成王与周公的要求被封为唐国国君,之后被称为唐叔虞。唐叔虞被封为国君之后也是严格按照周公的要求,“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把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并成为唐国一代开国明君。
叔虞被封为唐国国君之后。周公觉得成王已经懂事了,是一个成熟的成王了,甚至比一般的君王更厉害了,自己如果还是像往日那样一担挑起江山,当仁不让地处理朝政,接下来自己与成王的冲突就会浮出水面了。这次桐叶封弟,成王已经做得非常隐晦与含蓄了,但是不可能以后每次处理事情都能这样隐晦与含蓄啊!周公想来想去,还是先过渡一下吧,如果自己突然提出来要把理政大权还给成王也会引起朝野震动,特别是可能会引起一些诸侯国不理解的,还会以为自己与成王发生重大冲突了,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对我大周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周公找来了太公与召公,把他对成王已经长大,需要还政给成王这件事情,对两位老搭档说了。三人不愧为大周稳定的铁三角,多年的共事,与休戚与共的情谊已经得到升华与超越。
太公与召公两人也是开诚布公地对周公讲:“摄政王不能一下子把理政大权还给成王,要设定一个过渡期,平稳过渡一下,才能避免权力过快移交而产生政局动荡的风险。”
三位老人想了很久,还真是找到一个很体面,又能让成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办法:周公提出自己要去建造洛邑,这是一件大事,必须他亲自去抓紧落实相关问题,使得洛邑按质按量完工。
周公到了洛邑之后,以陕塬为界,东面的政务交由周公处理,西面的政务交由成王处理,由召公协助。而太公则负责协调东西两边的大事情。三人最少每个月碰一次面,交流天下大事。真是天佑大周,有这么三位睿智的老人,他们一路走来,都是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了一个个困难,共同处理了一堆堆棘手的问题。在还政给成王,与如何还政给成王的这两个问题上,三位老人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做出了合理的安排!
三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后,周公就迁移到洛邑处理公务了,只负责陕塬东面的事情,而召公实际上则是负责起了陕塬西面的事情。太公协助成王统管全面。虽然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在几位政治家睿智而又心底无私的处理之下,一切还算顺利。
没有周公挡在他的前面,成王处理事情也大胆了很多,对各项事务也正逐渐熟悉。三位老人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大周终于可以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交给下一代人了。成王逐渐接手后,三位老人的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一些。
当然很幸运的成王也感觉到三位老人及一众叔叔对他的厚爱,他也是谨遵弃儿生前的教诲,对三位老人与一众叔叔特别地客气,特别地虚心。成王有了好的东西也经常与远在成周的叔叔分享,甚至让叔叔周公一个人独享。
这天唐叔虞去农家巡察农业生产的情况。他意外发现了一株谷子,谷穗特别长,特别大,谷粒又特别饱满。他好奇地看着这株谷子,想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仔细观察,还真让他发现了这是一株不同寻常非常特殊的谷子。原来这谷子长着两个茎杆却只有一个谷穗。真是让人惊喜啊!
这株谷子不就是我大周最好的象征吗?众人齐心协力,把大周建设得比历朝历代都强大,更美好!这是天下归一啊!
叔虞连忙把这株谷子挖出来装在一个特别的容器之中进献给了成王。成王很是喜欢,但是成王觉得这株谷子应该让更辛苦的叔叔周公拥有,愿叔叔健康长寿,使我大周更加繁荣昌盛!于是成王作了《归禾》一文连同谷子让叔虞送给了周公。
周公收到这株特别的谷子后,也很是感激成王与叔虞,他作了《嘉禾》一文盛赞成王大德!大周也如叔虞发现的这株谷子一样,两条茎杆结出了一串丰硕的谷穗,人人都把力往一处使,大周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