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又想起自己姬家人现在的大周国,取得天下到现在,也过了好几年了。对照商人的历史,周人也正在养成某些坏毛病。如果不能避免这些坏毛病,一日一日地恶化,最终小毛病会变成大灾祸,那时周人也会步商人的后尘。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周人注意啊!
周公想大家都贪图舒服,贪图享受,不再兢兢业业,这天下可不会总姓周啊,天子也不一定还姓姬!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大周的人只有永远保持纯朴,永远不忘初心,这大周的船才能行得稳,行得远啦。
又过了一些天,还是早朝之后,姜太公、召公奭拉上了辛公甲再次来到周公的上书房喝茶。三人见过周公,周公这次煮的茶是云梦泽一个小岛上产的,是熊绎派人特地送来镐京,上贡给周公的,茶淡雅清香,带有云梦泽的灵气。前些日子周公、太公与召公谈论了商人为什么会亡国。这天大家倒是希望我们大周能从其中吸取什么教训,而从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现在可以制定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对将来产生影响,从而使大周的国祚尽量延长一些。
周公将话题引过来说:“我们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业,需要我们周人努力去完成。前路尽管凶险,我们大周每个人都要义无反顾地冲向前,大步走向前,永远不服输,不断向前开拓。”
太公、召公与辛公自然同意周公所说的话,大家在一条船上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在一起打拼这么多年,早已经心有灵犀了,不用任何人提示,早以心心相映,惺惺相惜了。
周公紧接着说:“我们大周的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做天子的人,不能只看到枕头旁边一尺那么远。不能像商王武丁那样只会让自己的老婆妇好去带兵打仗,而是要像自己的前人弃儿那样善用人才,善用人心,天下的根基才能稳固,天下的百姓才会心向天子。”
虽然成王是自己的外孙,对于这个话题,太公不敢接过来说,召公自然更是不敢出声,而辛公也不好说些什么。毕竟周公的话题中有天子在里面,还是少说或不说为妙啊。当然几位为大周打拼了一辈子的老臣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我们大周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生机勃勃,都是因为弃儿与周公给了大家发挥的空间,大周的每一位大臣都是那么积极努力,都是那么不拘一格,都是那么拼尽全力。大周的文臣武将们没有一个人将大周的事业当成是弃儿或是周公一个人的事业,大家都是将大周的天,当成自家的屋顶。大家同舟共济,大家齐心协力把大周这艘船不断地乘风破浪,不断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断地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始终向前航行。这不能不说是弃儿、周公与成王给了大家一个宽松的环境,“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有很大的关系啊!
想想当年,大家从小邦周起兵,渡过九曲河征伐商纣王,大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不顾卦象不吉,是多么地目标一致,是多么地积极努力。又想想前不久,管叔鲜、蔡叔度与霍叔处这些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们竟然与商人武庚、东夷、淮夷们勾结在一起,起来反对自己周人的朝廷,大家又是如何很快团结一致,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之中,将矛头对准了“三监”、武庚、东夷与淮夷。在周公的带领下,太公、召公与辛公三位老人也不顾年事已高,老哥们几个人全体出动,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出征,不仅消灭反叛的势力,而且进一步平定了东方诸国,完成了弃儿未竟的事业。大周人确实没有把天下当成是姬家的一家人的屋顶,才有今天啊,否则管叔鲜、蔡叔度与霍叔处他们闹腾的时候,大家都隔岸观火就够了,无论谁取得胜利,这些当老臣的都不可能差到哪里去吧。
一时间,三位大佬都沉默下来,周公明白这三位老兄弟在顾忌什么,他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周公确实很感谢这几位生死与共的老哥哥们,当然也感谢全天下的百姓在那个紧要的关头,都选择了天子与他周公,大家都站到了朝廷一边,也都站到了正义的一边。
周公又想了起《东山》与《破斧》两首诗,这两首出自无名诗人之手的诗,在东征两个不同的时期,分别把全体将士们团结在了一起,它们起到了无比巨大的作用。《东山》帮助周公,帮助朝廷兵不血刃,基本完整地拉回了驻守在东方的五万大周精锐,它产生的作用胜过雄师百万。而《破斧》在那个东征将士们都精疲力竭的时候,把大家团结在了成王身边,让大周的将士们坚持到了最后,直至取得胜利。大周的将士们与百姓们都是好样的,只是可惜我们找不到这两首歌的作者了。但是无论怎么样,这两首诗所蕴含的精神都已经融入到我们大周上下,每个人的血液之中去了。这两首诗的作者,无论他们长得高大还是矮小,他们伟大的形象,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周永远的丰碑。
周公问:“你们还记得东征时的那两首诗《东山》与《破斧》吗?”
三公回答说:“当然记得,那两首诗可是价值万金,可抵雄师百万啦。”
四位老人都对它们评价如此之高,可惜找不到两位诗人了。
太公、召公与辛公则对周公说:“摄政王那首《鸱鸮》也写得非常不错,在那个时候也给了我们周人无穷的力量,使我们周人去掉分歧,团结一致,继续东进,平定了东部诸国的叛乱!”
周公听到他们三位老人夸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只是说了一句:“谁让我是那一只失去了自己可爱的孩子,山河破碎的老鸟呢?”
三位重臣也跟着周公哈哈一笑:“我们也都是一只老鸟!”
说完了之后,大家又一同开心地笑了起来!真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周人上下团结一致,什么号鸮妖魔鬼怪,都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周公在想着将来把摄政大权还给成王,要讲给成王听的话:“周王朝伟大的事业,尚未最后成功,作为叔叔,我希望大王你还要继续努力去完先祖们、祖辈们的遗愿,也不要辜负了你父王与我这个叔叔对你的期望与重托,也不要让天下百姓对你寒心。远离小人,尽心尽力,永不放弃,永不气馁,让大周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他问三公是否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三公谦虚,都说不用再改了。周公觉得自己摄政的光荣使命完成了,自己对得起种田家人的历史,对得起二哥,对得起天下百姓了。于是他想想还有什么要对侄儿交待的呢?
三位老臣都说是饮酒,前者有商纣王沉缅于饮酒,而痛失了天下,后者有管叔鲜因为饮酒失是,走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给周人带来的巨大的灾难与损失。周公想,成王不要饮酒作乐,要吸取商纣王因酗酒丧国与管叔鲜饮酒失是的教训。无论谁只要饮酒作乐,这人就会乱性,就有机会变坏。酒看上去似水,把它倒掉也如水一样容易,喝进肚子里面去了之后,再吐出来,也如水一样容易,但是酿酒要耗费粮食,会与百姓争口粮。只要贪杯的人,他就会抛弃初心,就会走向国人的反面,就不会有仁心去体验百姓的疾苦,最终会变得非常残暴。尤其是国君好酒贪杯了,那么他的国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太公、召公与辛公也知道周公过些天就要还政给成王了,三位老臣兼老友在这个话题上不能,也不敢说些什么,最后三人向周公敬了一杯茶,说了些轻松的话题,就先后离开了周公的上书房。
周公还政于成王,面北称臣,履行臣子应该遵守的事情,给全天下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周公广阔的心胸,如星空,能容天,能容地,能当王,又放得下,永远照亮着华夏的大地,也永远照耀着种田人家前行!
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变得相对轻松了一些,四位老人在一起喝茶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他们探讨的一些事情,也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在《周易》、《诗经》、《周礼》与《尚书》等著作中都有所反映,也成为了我们种田家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