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困难重重难也上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8567字 发布时间:2023-12-10

第三五章  困难重重难也上                            

 八四年年报表显示:沿江生化厂完成年产值29·2万元,利润1·9万元,分别超年初下达的25万、1·6万的16%和11·8%。在三干会上向河渠自进乡镇企业以来第一次受到表扬。余品高、秦正平都在会后表示祝贺,向河渠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成绩的取得虽然是拼出来的,但却是险胜。成绩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隐患,就好象山头拿下后的路上还有地雷、暗堡。不挖出地雷,破掉暗堡,已取得的微薄的成绩就完全有被葬送的可能。

肝素是第一个隐患。自生猪集中屠宰、小肠统购后,生化厂肝素等于关了门。过去每月平均能生产八九公斤产品,现在靠另星收来的原料每月还做不到五百克,为过去的6%左右,除去直接成本,发车间职工的生活费都不够。厂里几经努力,打不开小肠被垄断的局面,于是眼睛向外,到有货源的地方找伙伴联办。

经奔波、寻找,有了两家愿意,打算先办一个试试。八月份在肝素车间开了个动员会。会上向河渠开门见山地说:“开会的目的是动员大家作好走出厂门,与外界联办肝素的思想准备”。

他说为什么要走出去?一为生存所迫。不到有原料的地方去就只好关门。为创造收入维持职工的工资,所以要联办。

二为开发现状所逼。叫新产品已不止一年,真正抓开发也已九个月。七月份之前一个项目也没能成功,接任后跑了一个多月,片碱、醋酸钠也算不了什么上台盘的项目,香肠还在运酿、筹备中。目前销路不成问题、技术有把握的只有肝素,因而肝素不能丢。

三为任务所逼。全年25万产值,1·6万利润,到上月底产值才不到八万,利润一分没有还倒亏四五千,时间却只剩下不到五个月了,还要完成17·5万的产值、两万多的利润,肝素不能丢。

关于外出人员的待遇,向河渠说,由于离家远,顾不到责任田,外出报酬尽可能提高。原准备月工资定为80——100元的,公司以去深圳联办食品厂的人员工资只订为100元为例,不准定这么高,所以只能定到60——80元。厂方拟将上缴比例降低,增加浮动分成基数,这样如果按计划完成产值、利润指标,则工资仍可达到80——100元。

说到组织方法,向河渠说:人员配备本着先肝素再其他车间的顺序,将来如果仍然缺乏,再考虑厂外招聘。名单由厂方拟定,征求个人意见后报公司批准。一经批准后,原则上不再变动。

向河渠说,盼望大家认清现状,群策群力,共渡难关,人人都作外出的思想准备。他说服从分工、听从指挥是劳动纪律也是职工合同书上的规定。有什么特殊情况,厂方认为目前可以考虑或将来可以考虑的,将按厂方与个人实际情况,权衡处置。如果处置结果与个人希望有冲突的,盼望按厂方决定执行,不服从的,按制度规定处理。

动员会后立即抽调四名骨干组成去泰兴联办组织。由许兵任联办厂副厂长兼主办会计,段琪任技术员,卢萍、陆筠为骨干职工。

按说这四人应算厂内精英人物,却不料生产出的成品到苏州生化厂一化验,含量仅69个单位。消息传来,实出管委会意外,向河渠立即由段琪给许兵捎去一信,全文如下:

“许兵同志:

‘69个单位’实出我们意外,恐怕您也不会想到吧?请转告陈师傅、陆、卢各位,认认真真地分析一下原因,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一份《质量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月底寄回。

泰兴联办是我厂的第一次尝试,你们的成败不但关系到沿江人的名誉,也涉及到今后的路子。公司要我们转告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深圳豆制品联办的局面已经打开,我厂也不能落后。

本来有人主张拿正品顶上去,从而掩盖事故,以免出乖露丑。我们认为单位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一样讲究以诚相见,俗话说做了亲就合了心,不应当隐瞒。至于认为王厂长没有掏出他的本心,那是他的事,我们一定要襟怀坦白,所以我们主张公开自己的失着。这不会有损于沿江人的声誉,恰正体现了沿江人的坦诚。人有失着,马有失蹄,谁都有个失误的时候,相信王厂长和泰兴的其他朋友会想得通的,说不定我们的坦诚会换来他们的坦诚呢,您说对吗?

69个单位应当是个偶然事件,尽管我厂几年来平均效价一直都在90个单位以上,但也偶有失误出现过。你们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肝素搞上去。

不过一分为二看问题,我们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不足之处:厂方照顾在外地工作的同志,一个月可以休六天假,按常规是错开轮休的,陈师傅不在定员范围内,其余四同志共休二十四天假,应有六天是全员在厂,怎么会变成厂内只剩下一人呢?窥豹一斑,能不能说明你们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摆布上不尽恰当?假如不能将集体利益放到恰当位置上,则我可要担心这偶然事故会变成不偶然了。

你们是我厂的精英,全厂近百名干群坚信你们有志气有能耐将泰兴联办厂搞成全厂各车间的典范。预祝你们成功!

另外,请告在泰兴诸位,从十月份起,依据省党委省政府的指示,同志们的副食品补助每月加四块,列支时填四项补贴。”

信去后情况仍然没有好转,赵国民只好亲自前往。赵国民从江南回来一举将连续亏本十五个月的车间很快扭亏为盈了,同时成了肝素生产行家。原本以为赵国民一到定能解决问题的,天知道质量还是过不了关。

经了解才知道,该厂过去质量关连无锡生物制药厂也没能解决,主要是该处有个先天不足,那就是水质不行。泰兴河失的水真的不能生产肝素?赵国民有怀疑,向河渠也不信。可质量不过关是明摆的事实,怎么办呢?自己去实地看看固然有必要,可眼下又走不开,只好仍旧写信。

他在信中说:“原本以为王厂长处主要是技术、管理没把握好才引起亏本的,联想到我厂连续十五个月亏本,你一回来就扭亏为盈了,这才揽下联办的买卖,没想到连无锡生物制药厂也没法治这先天不足的症候,真是没罪找枷戴了。你不信河失的水就不能生产肝素,我也怀疑,可是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是不能继续干下去的。因为我们不具备摸索、探讨的经济条件,目前双方要的是经济效益。

怎么办?您和王厂长的办法不失为好办法,先将原料拖回厂内生产,待扭亏为盈后双方再一起摸索。只要王厂长有决心,我们就敢揽这磁器活儿。这个办法如何实施,您同王厂长商量商量,本着双方得利对方优先的原则,拟个方案告诉我们一下,然后或者我陪秦经理来,或者请王厂长到我厂商定正式协议。在这之前可先将原料拖回来生产,利润当然算你们的,以免浪费原料,如何,请酌!

我原本立即来您处的,昨天跟市化工局、长江化工有限公司有关工程师议了一下压敏胶的进展,初定一季度拿产品,时间紧迫,一两天内就得去上海。再说肝素生产您比我内行,我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就暂不准备来了。一切由您斟酌处理,需要请示的,如果我不在厂,可电话请示秦经理,不急的等我回来再说。上海之行估计要花一个礼拜。

合肥的钱还没到帐,给您处的钱到写信时还没有着落,天亮后再说吧,我会尽力去办的。

王国英大约20号左右去纸厂上班,您上次来信要她去泰兴跟无锡师傅学化验肝素技术,我没叫她去,就是早知她有离厂之心。她请病假去纸厂考试的第二天我就知道了,随其所愿,不怪她。厂搞得不好,鸽子往亮处飞,这是正常现象。‘人心去,不可留’这句话我在组织新班子时就说过了。我厂这二年来一路滑坡,到我们接任前濒临关门,这几个月下来变化不大,怨不得人家攀高枝儿,看不到前途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一定要下决心改变生化厂的面貌,让留下的同志有依靠,您说是吧?”

泰兴联办厂前景如何,能不让向河渠揪心么?

   香肠是第二个伤脑筋的事儿。香肠车间论生产能力日产已达0·7吨,九月份试生产的不算,三个月可生产六十吨,结果只生产了三十一吨。问题出在哪儿?内部管理不善固然是个因素,肥肉放多了,导致退货,从而停产整顿了十几天,影响了总产量;上级缺乏支持力度也是个因素。香肠是要肉来生产的,肉量不足,拿什么生产?

在给公司的汇报中,向河渠是这样写的:

“香肠生产是我厂完成今年生产经营任务的主要支柱,九至十二月十六万四千的指标中,香肠占了十三万。承办人与有关单位莶订的样品合同上说,4吨样品合格后将再莶50吨合同。承办人与我厂所莶经济责任协议书规定50吨合格品销不出的损失将由承办人承担50%的责任。他担心厂方到时拿不出货。事情果如承办人所料,厂方拿不出这么多货,原因出在生产所需的肉奇缺。以近四天为例,九号收到1100斤,十号收到1300斤,十一号急趋下降,十二号为止,四天才收到3600斤,今天能收多少,还在未卜之中。原因何在?外流!

沙庄食品厂,乡政府下达硬任务,本乡生猪、猪肉不准外流,并通过区委给各乡打招呼,确保香肠生产所需猪腿。我乡仅露了点口气,说是要刹车,这几天别说光打雷不下雨,连雷也不打了。为什么兄弟厂的乡政府能撑腰我乡却不能?是乡政府下达任务理上不顺吗?既然县食品公司可以下达任务收猪腿做生意,既然兄弟乡可以下达任务收猪腿去办厂,他们都存在群众吃瘦肉问题,我们乡政府就不能?

上级下达产值任务,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作为领导是不是也有义务帮助下级解决一些难题?为解决收猪腿的难题,我们已到周边乡镇采取相应措施去了,我们自己的沿江乡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情况汇报呈上后,石沉大海无消息,向河渠跟兽医站、食品组负责人商量后,又给工业公司呈送了《关于直接收生猪制香肠的设想》。他陈述设想的三点理由是:

国家政策允许。依据国发{1983}166号文件精神,生猪属派购农副产品,在保证完成国家派购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边交售边上市成交,多渠道经营,实行议购议销。

群众拥护。派购任务外的议价出售可使群众多收益约十元一头。

厂方得益。原料得到了保障,成本得到了控制。

   他的三条做法是:

乡将国家下达的生猪派购任务分配到村组,由村组领导大家完成派购任务。

厂凭乡食品员出具证明收购议价猪,按相关规定计价兑现。

厂将猪自宰后留下制香肠的原料,其余减价销售,以保障群众消费利益。

这三条做法另有细则以保证卖给国家的和议价卖出户的利益平衡。这一设想也被打入冷宫。

迫于无奈,只好四出宣传加价收宰杀后的整猪,几经周折,才完成了三十一吨香肠的生产。产值、利润是超额完成了,香肠也是产销两旺,可却多出两千多斤肉只好加盐制成咸肉,量虽不大,怎么处理却是块心病。

香肠是个季节性产品,过了春节就是淡季,翻日历,今年除夕是八五年二月十九,也就是说到二月十日还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怎么把握?

秦经理从县里开会回来说:“肉价连涨两次,说明肉源紧缺,要把握机会。”肉价是涨了两次,这是不是意味着货源紧缺呢?向河渠吃不准。在厂内跟大家聊聊,受大好形势鼓舞的人们多数主张大干四十天,再创15万产值、1·5万利润,实现八五开门红;问问食品员老龚,他说往年从没见过连续两次涨价的,按说供求平衡不会涨价,应当是货源紧吧;打电话给沙忠德,他说他没想过什么紧缺不紧缺,反正香肠不愁销,甩开膀子大干就是;这当口苏州、南京、合肥、芜湖又纷纷打来电话,说已订到香肠业务。

这么一来,向河渠暗自作出决定:放开手脚干!说真的,四十天生产三十吨香肠不是很困难的,一举完成16·5万产值,就相当于完成了八五年任务的三分之一,又何乐而不为?只是那多出来肉可就更多了,该怎么处理?还有货源真的紧缺吗?他又有些担心了。

 

压敏胶带的开发是牵扯向河渠精力最大的事情。去上海、去通城,找你找他,说话、吃饭,忙得精疲力尽,可还是望不到效果。

不错,按上海有关工程师的估算,一套中型生产线,年产三百天,产值可达150万,利润20%以上,是够诱惑人的,但连技术费在内的30万投资谁给?就是四五万的技术服务费还不肯给呢,只好按秦经理说的去找高分子专业的工程师私下里帮忙。一千元的先期费用支出去了,图纸说是已设计完毕,小试还没成功,还要花多大精力才能开车试产?想到已花的精力,向河渠真有些感到累。别的不说,仅在短短的两年里为压敏胶带的开发所写给通城、上海的信就达四十四封。我们来看看1984年年底前的两封信,就可窥豹一斑看出他在怎样呕心沥血的了:一封是八四年十月二十日写给张惠芳大姐的,信上说:

“关于开发胶粘剂的生产问题,我想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胶粘剂有着广泛的前途,仅压敏胶就有包装、医用、封缄、固定、补强、保护、绝缘、连接等等用途,在电子、建筑、汽车、机械、医学等许多工业领域内都能找到销路,苏州、 无锡、通城等地的朋友们提供了不少信息,它是值得我花精力搞的重点项目。

大姐担心我搞不起来,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干、不怕失败、敢于迎着困难上,总可以搞起来的。能搞的有利条件还是不少的,比如:1、技术上有您和您的朋友作指导,南京一位化工工程师也表示将联系胶粘剂协会的朋友支持我;2、银行部门撑腰。我乡经济上有困难,银行拿不出钱来,县支行有关部门的同志鼓励我大胆干,流动资金有困难找他;3、乡政府、工业公司几位领导表态说化工是我乡的重点,要扶持;4、我们有这个决心。

大姐也许不怎么了解我的毅力。五年多来我搞业余习作,尽管我的长篇小说能不能发表还是个X,退稿的可能性很大,但我并不泄气,总是挤时间去写。业余创作——孤军奋斗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着众多的合作者、广泛的支持人呢?

困难总会有的,看不到困难将会在困难到来时束手无策。我不是盲目乐观主义者,知道摆在前进路上的困难不会少,但我又相信没有爬不过的高山。今天去苏州、无锡、常州了解行情的人已出发了,灯光下我在给您写信,必要时将去南京胶粘剂协会。上午我专程去离家四五十里的苏州一位老干部家拜访,隔些时我将再来府上请教。今后的征途上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会下决心去克服。我觉得要是事事都一帆风顺,也就用不着我们了。

大姐,我认为在民不聊生的乱世揭杆而起的是英雄,在当今国家号召劳动致富的情况下,敢于发挥自己的能耐,从而赢得财富的也是英雄。据说中央鼓励知识分子搞第二职业,您和您的朋友学富五车、胸有玑珠,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八小时之外、业余时间为乡镇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企业在经济上经予报酬,这是应当的。

大姐,不义之财我们不该取,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取得财富而不去取,就未免太书生气了。谈话中我觉得您有些怕,两次说到只当介绍人,意思是不介入其中。诚然即使您真的只当介绍人,事成后我们也同样给予报酬。不过我总觉得您没有必要置身局外,都是为四化,不犯法,怕什么?

再说了,您不了解我们乡镇企业。我们的发展道路从来就是曲折的。曲折的道路教给我们许多经验,有的支出可以明明白白地写在帐上,如技术服务费、转让费等,有的费用不可以直接支出,我们有另外的途径,并且不会给当事人留下任何后遗症。舍不得金弹子打不到巧鸳鸯,这一点我们是明了的。

新疆工地出了事,一个工人死于事故,大哥接电后理事去了。

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大姐,让我们一起大胆往前闯吧!”

一封是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十一点十七分写给陈总的:

“因时间紧迫,没来得及细谈,今天又开了一天会,灯光下略述数语。

11·21来信收到了,联系26日短暂接触中您的话,我认为有必要再度表明我们的态度:压敏胶带是我厂八五年的重点开发项目,我们坚定不移地上;至于成果分享问题,总的说我们盼望大家的利益长期捆在一起。分享的办法可以商量,君子协定也好,一纸协议也好,都行。总之我们决不会干出过河拆桥的事情。在压敏胶带项目上我们盼望你们的帮助,将来在其他项目上,也盼望长期合作。

虽然没等到张工、吴工,但得知了你们所作的努力,深为感动。要没有您的热心支持,凭我从其他方面作努力,一定会推迟这个项目的进展,说不定明年上半年还上不了马呢?

胶带方面的信息没有着意了解,苏州外勤员在询问何时可以供货?有多大的量?有几家想看看样品,试用后订货;南京光学仪器厂表示愿意用我厂的产品;省胶粘剂协会副会长是我厂蒋支书的朋友,他认为我们选择这个项目的路子不错,希望我们要快上;浙江的朋友说他们那儿有一家厂也在试制。这些就是目前所知道的信息。

上海的张工?您误解了,这位同志是个热心人,配方之一出自《合成胶剂粘》书中,这没有错,张工也没有隐瞒这一点。张工说这是大路货,你们先上这个,然后再搞新的。她一再表示一定支持我搞上去,决不负我表哥的期望。到我厂近处来找高分子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她建议的,因为她们离我们比较远。这一次在上海,张工说:‘通城能帮助你们上,这很好,他们离你们近,要以他们为主。新项目一定搞给你,不要急,等你这个包装带子上了马,再搞新的。我已说过多次了,我和老余不是一般关系,胶粘带厂的老X、所里的老X都表了态,你搞嘛,有困难来找我。’表哥家的儿子就是在张工的辅导下考上同济大学的。主要是我以前没跟您说清楚,以致您误会第一个配方的来源了。第二个配方也是张工抄给我的,是从一本杂志上抄下来的。两个配方都是成熟工艺。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将尽早进一步摸清有关行情,作出能作出的准备,一等你们的小样到手,立即外出莶订供货合同;一等草图到手,马上着手设备购建和监制,争取春节期间试车。

鉴于猪腿收购进入旺季,香肠生产经营方面琐事较多,近期内想让阮志恒同志多做做联络工作,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请尽管吩咐。

源源而来的猪肉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肉价上涨给我销售香肠带来了新问题,产销都面临新的课题,我必须认真对付。我多想脱身搞压敏胶的开发啊,可是——。嗨 ,不谈了,总之一切拜托您和张吴两位了。”

半个月后又给陈总写信了,这封信的内容是:

“这一次的通城之行使我增加了不安感:压敏胶带八五年能不能在上半年上马?张、吴二位是不是愿意与我们心连心地一起干?

张工的话是对的,‘我们之间没订协议,搞得起来搞不起来、早成功晚成功不承担任何责任。’张工说:‘也许一两年也搞不起来,因为我们时间紧,没时间。’你们过去的话我们也一直记着,那就是在这个项目上委托了你们,就不能再找其他人。我们是没有再找其他人的,如果象张工这种说法,我这个项目的前途——?

所以八号晚上我这样坦率地对张工说:‘要是一两年也推不出这个产品,张工,我来得爽,就只好拜托别人了。’陈总,此时此地我的心情您能理解吧?本来您牵头组织张、吴两位是想为我厂搞个产品开发的,当时在你们脑海中也没有压敏胶的地位,我提出后才引起你们的重视。而我们在找你们之前已与南京、上海有了一定的接触了,后来委托了你们,就中断了其他。张工的话不能不使我产生不安感,所以当晚我就去拜访您,第二天一早又来到您府前。

锣鼓听声,人言听音,从张工的话音内我感觉到一些东西,因而在与您商讨时我说了那么多的话。两个小时的谈话,我说的多,陈总是否感到我是个饶舌者?

没办法啊。要将企业搞上去,必须得到广泛的支持。我不愿看到您组织起来的这个智囊团体消沉下去,我要它发挥作用,能为沿江的工业每年增加几十万、几百万产值,增加几万几十万利润,增加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新项目;我也盼望你们在我厂增加收入的同时也逐步增加自己的收入,以适应高消费社会的到来。

为此我喋喋不休地宣传我的主张,希望通过您去激发张、吴两位的积极性。其实我说的那些不是什么新玩意儿,而是我的一些老主张。和朋友们同心协力干事业,有福同享,朋友可以多得些好处;有祸不要朋友们当,自己尽力撑持。我是这样说的,也一定这样做。

不知道你们商量得如何了?要是仍然下决心与我们携手干一番事业的话,我盼望我们的利益能捆在一起。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团体一齐对这个厂负责;我们可以搞个协议,规定各自承担的义务和应分享的利益等等。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家务事谁都有,在下家有六口,小的十来岁,老的七十多,老爸还患有癌症。责任田连自留地六亩多,两只猪,几十只鸡,爱人不是农忙季节还得上班,那一大堆的家务活儿一天48小时都去忙也会忙不及的。但是为了事业,爱人自愿吃苦多干些,孩子课余也会见空插上干一点,老人自是不用说,尽量不花我的时间。说了也许您不信,一天兽医问我养了几只猪,我竟答错了,明明是一只,却答成两只。我把精力都用到事业上,结果是局面基本打开,业余创作也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初稿。

张工说的虽然都是事实,但是要是真的下定决心搞的话,时间还是不少的,一天24小时,上班才用掉三分之一,更何况还有礼拜天呢。

陈总,我喜欢有什么说什么,张工的话有些使我不安,我希望得到明朗的答复:他们两位能不能与我们下定决心并肩干?压敏胶带能不能在明年上半年投入批量生产?如果这个产品不能上,是不是有其他产品能帮助我们上?我们不能老是在不安中生活,有指望是有 指望的措施,没指望是没指望的办法。胶带是要上的,明年的规化中有它的位置呢。也许我的话嫌过火了一些,但我想您是理解的的心情的。

明年我们的规划是搞80——100万产值,其中压敏胶带50吨,抗老防衰酒6——10万瓶,香肠80——100吨,其它10万,到后年仅压敏胶就要搞它个近百万产值,加上其它,全厂两百万,到那时厂就活了,为它作了贡献的朋友每人所得就不是区区千余元所能表达心意的了。我是满怀信心的,这个规划比我今年完成25万产值要轻松得多。当然了,没有象你们这样的智囊团是完成不了的。

香肠出厂价已涨到每斤两块九,家中库存十吨,我打算出去转一圈,大约二十号左右回厂,争取21——25号之间前来拜访诸位,盼望届时能与诸位商讨出一个囊括经济利益、开发实施方案、合作方式方向的章程来。

愿合作之花永开不败!”

让向河渠高兴不起来的事又何止这三件?两个月前王梨花说的“说不定只有写作才适合你”又在他耳边响起。《一路上》什么时候才能坐在书桌前去写?

当然了,自己的奋斗、拼搏也是在写《一路上》,只不过不是用笔,而是在用行动而已。突然间又想起王铁人的那句话:“上,有困难,不上,更困难。”有什么可说的?破釜沉舟嘛!于是他将手一挥,似欲挥去这些纠缠他的种种困难,坚定地向前走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