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有才之人皆为材用(云州)
书名:遗世有卿 作者:棠潸 本章字数:3200字 发布时间:2023-12-10

第十五章有才之人皆为材用(云州篇)


这几日,赵云童忙于赈灾的事,在各郡中奔波,很少回监察署。


听说九原郡的郡守看轻赵云童一个新来的刺史,本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被他轻松应付了事。


赵云童做事还算恳实,就不知道他日后能否受得住郡守们的行贿考验。


顾淩君把担子撂下,倒也是一身轻松,闲来无事,还可以四处云游。


二人便游至凤霞郡的街道上。


虽然这儿没有京城繁华,也没有高厦楼宇,皆是平房小舍,却也朴实舒然。


天朗跟在顾淩君的身后,道出了他的疑问,“将军知道那赵云童是安丞相的人,还敢把这事交给他办?另外,先斩后奏,将军就不怕皇上怪罪?”


顾淩君停下脚步,远眺着河对面的景色,淡淡道:“既然皇上把事情交给我,我就有权怎么处理,安相的人又如何?”


丞相眼睛毒辣,看人精准,这个赵云童即是冯祭酒的学生,也是个人才,虽然推他上了刺史的位置,但也仅是个监察史,一个刺史大人还没有一个郡守的品级高,俸禄也没郡守多,在这里算是屈才了。


赵云童他在隐忍抱负。


顾淩君继续道:“听说这个赵云童还是个知恩图报的意气君子,丞相提拔他,他自然铭感于心,如今既然也收了我的好意,多少也能在他心中占点分量,如果他把事情办得好了,指不定可以邀功,就能继续高升。好马光有伯乐的赏识可不行,还要有机会,恰好,今日便把机会让给他。”


机会难得,即便他是丞相的人,也绝对不会乱动什么手脚,相反,他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毕竟热血男儿有欲望,有飞跃高山之力,谁愿意身裹在幽谷里!


天朗心想也觉得在理,再者,百姓可不认其他的,只要谁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便会念叨着谁的好,水涨船高,以将军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威望过高的话,未必是件好事。


就怕功高过主,造人猜忌……毕竟在民间是个肆意言传的地方,锋芒过盛,就是盈满则亏。


二人本想走到对面河岸去,结果这条唤叫“仁和桥”的桥,却被密密的荆棘护栏给封住了。


顾淩君给天朗使一个眼色,天朗立即会意过来。


天朗走向旁边的一家包子铺,问道:“店家,这桥过不了吗?”


热气腾腾的包子实在诱人,天朗摸了摸肚子,思量片刻,还是决定买了两个。


店家老板听天朗的询问,无奈叹气道:“这桥早些年就坏了,没有修葺,就封路了。”


“那大家都是怎么过河?”天朗挠挠头。


闻言,店家老板扬起胳膊,指着左边的小径,“喏,往那边走,往下有个小码头,可以坐船渡河!”


“多谢。”天朗探好了路,便回到顾淩君的身边,把其中一个馒头递给顾淩君,自己揣着另一个包子开始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还一口含糊道:“红豆馅,甜甜的,挺好吃的。”


顾淩君没有接包子,而是睨了他一眼,他那狼吞虎咽的吃相,像极了被饿着几百年的模样,顾淩君长嘘一声,摇了摇头道:“是我顾家虐待你了吗?”


天朗一脸幽怨,没办法,他自然比不上陶大人那般斯文……


二人走过小径,下到码头,果真有一方小船泊在河边,船上一人戴着竹编斗笠,手持着桨,坐在船上,似在等客。


听见有人走近,那船家站了起来,笑盈盈的招呼,道:“两人五文钱。”


“什么。”天朗惊讶叫出声,“还收钱?”


“渡不渡河?不渡拉倒!”船家用鄙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们,嘴里还嘟囔着,“二位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看着也并非那五文钱都付不起的人。”


“嘿你……”天朗暴躁如雷起,就想跳上船去揪着那船家的衣服给他一顿暴揍。


见状,船家也吓得哆嗦,连连后退,指着天朗的手抖了抖,颤声道:“哎哎哎,光天化日,你们怎的还想打人不成。”


船家这一嚷嚷着,倒是惹得两岸的人,投来看热闹的目光。


“天朗,把钱给他。”顾淩君不耐烦道。


“是。”天朗闷闷不乐,无奈之下,便把钱给了船家,心里很是不舍,这五文也是血汗钱啊,毕竟他的私房钱不多了呀!


二人过了河,上了岸,天朗拉着一张脸,叨叨絮絮,“这一城郡的人,每日来回不知好几趟,这船家真是会坑人,每日铁定是赚着不少横财吧。”


顾淩君也觉得纳闷,把便民利民的桥封了,强制让人走水路,地痞流浪多半是不敢做这种事。


顾淩君沉声道:“天朗,你去调查一下,是否有地方势力的介入,还有这钱到底流入谁的口袋里了。”


天朗领命,“属下知道了。”


夜,监察署内。


“将军?”赵云童敲响顾淩君的房门。


天朗从屋内打开了房门,瞧见赵云童一身官服还没卸下,应该是刚回到监察署,只见他面色有些憔悴,眼底一抹青灰,估计是忙于赈灾之事给累的,“刺史大人请进。”


屋内,顾淩君坐在矮桌旁,为赵云童沏了一杯热茶,“刺史大人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赵云童点首,接下顾淩君递过来的茶,饮啄一口,道:“下官确实有事找将军商议。”


顾淩君道:“请讲。”


赵云童也就直接开门见山道:“今日下官去沅西镇,发现有大量流民迁出。”


“怎么回事?”顾淩君疑惑。


赵云童道:“下官已经遣人去查过了,云州沅西镇每年都会有大量灾民迁出,沅西之地饥荒严重,生计艰难,试图往他处搬迁谋生。”


“沅西镇,西北土地贫瘠,延年灾荒,历来被朝廷视为重点扶持对象,朝廷每年都拨银拔粮前往赈灾的。”顾淩君眉头紧蹙,神色暗淡,果然是山高皇帝远,“难免不会有人收刮民脂民膏,钱财物力到不了百姓手里。”


赵云童点首,表示了解,毕竟前云州刺史因为督察不力,甚至涉及其中,底下官官相互,结党营私,最后,那名刺史因此被辞退了官职。赵云童接着道:“还有就是近年来,沅西河道干涸,供应不了农耕粮田,许多民众无法维持生计。”


顾淩君思索片刻,“沅西镇周围还有其他可供水的运河吗?”


“有是有,不过……”赵云童顿了顿,忽而从怀里掏出一张简图,摆在桌面上,指着道:“将军请看,离沅西最近的就是这条河,就是我们现所说的已干涸河流,还有一条在东边,距沅西有些偏远,如果重新修筑水流渠道,得需要众多人力,除此之外还得废上财力物力。”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顾淩君踌躇着道:“此事事关重大,如今我们人力和物资皆是乏溃,刺史大人先把这些记下来,等眼前的事情解决了,再排查是否还有其他隐患,后面归京,再递个折子上奏,由皇上定夺,再派人下来修筑水利。”


“折子上奏,等皇上批阅,再等人下来修筑,几经折回,这一等就是要大半年了,农桑们恐怕会错过了今年的农耕季节。”赵云童迟疑了半会,又道:“加上去年冬季的雪灾,农桑本就生活艰难,靠着这点救济,也撑不了多久,如果错过这次农耕季节,怕是流民还有所增多。”


说到这,一旁的天朗忍不住仰首长叹道:“果真是‘家门酒肉臭,路有冻死狗’啊!”


赵云童轻咳一声,加以纠正道:“天朗兄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天朗耸耸肩,狡辩道:“还不都是一个意思!”


顾淩君抚额,这厮脸皮也太厚了,回去就该让他多读点书了。


话回到刚才,如赵云童所说的,顾淩君继续道:“还刺史大人想得周到,此事确实就要开始着手解决了,尽早把水流引出,给沅西百姓的农田供水使用。不过,这事还得需向皇上禀明,你写个折子,让我带回去呈上。”


“好,只是……”赵云童焦额道:“目前我们银子不够,得需向朝廷申报。”


“银子不是问题。”顾淩君淡笑,一脸高深莫测道:“刺史大人,我们明日去一趟凤霞郡。”


“那下官去准备明日的行程安排。”赵云童说罢,便退下了。


天朗送赵云童出门,待他走远后,天朗复而将房门关上。


“这位赵大人不简单啊!”天朗道。


“精明着呢!”顾淩君冷哼一声。


修筑水利之事,如果先上奏朝廷,上边派发其他人下来,那么功劳都是其他人的了。所以,赵云童想要力承农田干旱一事,主动提出修筑,做得好了的话,就是奇功一件,做得不好,也就属于财力不足。


这州内郡内之事,本来就由刺史和郡守们解决的,前刺史的玩忽职守,遗留下来的那些破事,倒是成全了这个赵云童。


天朗喃喃道:“那将军还顺着他的意走?让他平步青云。”


“如今朝廷也是用人之际,既然他有能力担着,那就让他干,朝中就缺少像他这般肯干之人。”顾淩君端起茶杯,拨开茶叶,小饮一口。


新官上任三把火,努力邀功也是情理之中。


况且,顾淩君与他接触时,发现他肩肌结实而有劲,步伐轻盈,一看就是练家子。


据说,与他同为一批新晋之人,已经被提拔为九卿之列的太仆位置了。如此之人,却也才出头为新刺史,多半是受了别人的压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遗世有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