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
在中国,封建原来的意思是分封,周人以弱胜强取代殷商,以家族战胜国家,其中有太多的偶然,历史常常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恺撒在卢比孔河旁犹豫的时候,就注定了欧洲的历史走向,周武王在牧野犹豫的时候就注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偶然无处不在,历史需要这个偶然来兑现那个必然。
周武王的胜利不是简单的一个朝代换掉另一个朝代,与其说周武王建立了一个朝代,不如说是建立了一种文化,其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政 治和哲学。
政 治方面,周人成功的把自己的统治描绘成了天意,已经不再是民间传说,是形成了政 治理论,写进了政府文件,这下,中国人就达成了共识,统治必须要顺天意,更可贵的是,周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用一个朝代的时间证明了大一统才是中国的必然。
周人尝试了反独裁、去中心化、讲民 主、搞诸侯国等政 治方案,大家在周天子的领导下,各自搞独立王国,最终,周人是以血的教训总结出了大一统才是中国的唯一。
事实上,大一统思想是人对动物世界的充分理解的结果,只要是群居,无论是狮子还是蚂蚁,没有领导就要乱套,对于群居的人类来说,没有大一统,终会退化成动物。
有人对大一统的理解可能有误解,认为西方没有搞大一统,日子不是也过得挺不错么,其实,大一统也就是个名称而已,没有能力在大范围内搞大一统,就在小范围内搞大一统。
理解上可能不一样,不过,即使是在最民 主的西方国家,也需要强权性质的组织来行使集权,人类自古就生活在强权之下,这是人类文化,是人就这文化。
中国人特别强调大一统,实际是在强调大范围内落实大一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西方文化确实不懂这种意境,因为那些土地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必须在强权下生活,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地球人终将走向全球范围的大一统,大一统才是人类的未来。
西方社会喜欢玩反独裁、去中心化、讲民主、搞独立王国,以西方文化的观点为来看,这些是正当追求,但中国人可能会问,这是西方太落后还是周人太先进?在哲学方面,诸子们给出了人类思想的框架,一个必须遵守的、永不过时的框架,前面已经谈过这个,后面还会谈及诸子们的工作。
周夺得天下后就开始搞分封,这就为春秋时期安排好了一大批诸侯国,本来,封建社会这个名词与分封没有多大关系,是借用了分封这个词,非要说关系,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可以落在分封这个时期内。
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把公田都搞成私田,是田就按其产量的十取一上税。
这个对政府来说是一大创举,以前,奴隶闹事,奴隶主管不下来,政府得管吧,现在成私田了,田的主人都是签合同搞租赁,种田的人也没有闹事的愿望,特别是在初期,租田种地,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当年,西方的奴隶要是有这种好事,得把这地的主人当亲爹。
公田都变成了私田,田的主人和种田的人都有热情来共同搞好农业生产,种田的人有热情在田园之间欣赏地里的植物,同样是种田,奴隶们应该没有这种心情,不仅农忙的时候没有,农闲的时候也没有,除非那时的奴隶就会写诗。
那时的政府就忙着收税,完全是捡落地桃子,当然,政府会花点时间制定一些有关土地租赁的法律,然后就是维持这种生产关系以及这个社会形态,于是,围绕土地的租赁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就坐实了封建社会的称号。
不过,即使现在,仍然存在围绕土地的租赁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为什么现在不叫封建社会呢?这里我们来假设有一个大户人家的老爷,我们来考察这位老爷在不同社会所思考的对自己及家庭生存有关的最重大问题是什么。
在奴隶社会,他想的是土地和奴隶,那时,奴隶和土地是配套的,奴隶的重要性和土地的重要性差不多可以相提并论。
据说,罗马奥古斯都皇帝规定,如果拥有奴隶的人密谋反对他,那就公开出售这个人的奴隶。
看来,奴隶在奴隶社会确实太重要了,奴隶社会的叫法是有道理的。
在封建社会,这位老爷想的是土地,占有土地是绝对的追求,那时,能种的地都被大大小小的老爷们占完了,种地的人总是排着队,在那时候人的心里,土地比钱重要,那时,有法律保护这土地属于这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他想的是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想钱想啥,资本主义社会是钱建立的社会,钱不仅堆出了商人,还堆出了资本主义社会。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他已经是人民的一员了,不过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沿用着一些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所以说,他现在仍然想着钱。
共产主义的时候,他早已不知道什么是钱了,他在主动的努力工作,这种工作不是拿工资的那种工作,这种利人利己的事才是他快乐的源泉。
用这种比喻好像有点虚,就这么说吧,在封建社会,人们是只认土地不认人,比如一个大商人,相当有钱,他们家的猪都是吃肉长大的,如果他没有土地,农民也瞧不起他。
事实上,他不可能没有土地,否则,他就只可能是一个摆地摊的商人而不是大商人,所以,他赚了钱就肯定会到郊外去购些土地,就像现在,家里得有一壁放满书的书柜,不然,别人不承认你有品味。
那些书读没读过倒不要紧,就像那位商人,有没有去视察过他那些土地无所谓,只要在那地里插上一个牌牌,写上自己的名号就成了。
那个时候,拥有土地才是地位的象征,这种思想广泛流行,特别是在国家管理层也这么认为的时候,那就是封建社会。
进入封建社会,人们才终于搞明白土地就是一切的道理,你说那些奴隶主,有了土地,还拼命的找奴隶,那不是傻么,给奴隶包吃包住,累不累呀,怪不得奴隶社会要被封建社会取代。
话又说回来,我们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奴隶社会那阵,关于土地的法律还没有或者还不健全,这方面哪比得了封建社会,没有法律管着,那就得自己管了,自己这一管就管成了奴隶社会。
土地就是一切,这句话一直是真理般的存在,当然,这更多的是指中国的情况,从封建社会开始搞土地私有制起,土地的这个私字从来都是虚的,这个私字只体现在个人对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中国历史的任何时期,归根到底,土地都是归政府所有。
中国文化就是这么规定的,所以历届中国政府都这么干,如果有中国人拿着一份合同说:这块地是我的。
如果说他对,他可能说对了,如果说他错,他绝对说错了。
进入封建社会,当年的奴隶主现在已经降格为地主,虽然经历了多少代人,但改变不了剥削阶级这个称号。
其实,除了少数大地主,多数地主还是土里土气的,但不管是大地主还是小地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言语之间都清晰的透露出他们正处在封建社会。
土地以及与土地相关的那些事一直是他们思考和交流的主旋律,他们根本不谈什么金钱万能这些低级趣味。
还真是这样,人的思想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他就得思考土地,他的思想必须土里土气,有土地惦记着,这在当时,那是相当的洋气。
人的思想是有时代性的,时代进步了,人的思想也跟着进步了,不像狗狗,有钱人家的狗狗和穷人家的狗狗,以及封建社会的狗狗和今天的狗狗对肉骨头的爱是执着而不变的,对钱从来就没动过心,狗狗无论在哪个时代只有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