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听信他人之言,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立为国君。
然而,这位昌邑王却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荒淫无度,仅仅在位二十七天,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应该做的事。
面对如此局面,霍光与一众大臣只好废掉昌邑王,转而拥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原名刘病己)为新国君,即是汉宣帝。
在汉宣帝统治时期,长安城迎来了一位杰出的市长——赵广汉。
这位赵广汉在担任长安城市长之前,曾在颍川任职。
当时的颍川贪 官污吏横行,黑帮势力猖獗,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赵广汉初到任时,目睹了这种状况,心中更加坚定了改变局面的决心。
为了打击犯罪行为,赵广汉让人制作了一个形状像瓶子,入口很小,而且没有出口的器具。
他对百姓们说:“今后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可以写成信投在这里,信件无须署名,政府保证对信中的内容严格保密。”
百姓们暗地里叫好,纷纷主动往瓶子里投告密信。
赵广汉依靠这些情报,将犯罪集团和犯罪分子一一铲除。
没过多久,颍川的状况便得到了根本改善。
赵广汉的名声,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次他当上京官,当地的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其实,早在昭帝时期,他就已经在京城任过职,惩奸除恶的事没少做。
那时候,朝中有个叫杜建的官员,仗着自己人脉广、根基深,经常作威作福。
杜建参加了修建陵墓的工作,从中贪了不少钱。
赵广汉发现后,便去警告他:“你身为朝廷的官员,理应效忠君主,为百姓服务,如今居然从中牟取暴利,如果再不收手的话,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杜建嗤之以鼻:“别逗了,这年头当官的不贪,还怎么混呢?”
“告诉你吧!我上面有人,你是拿我没办法的。”
贪 官们想要混得好,有钱就得大家一块儿分,人人都上了船,看谁敢告发谁?
赵广汉气得拂袖而去,开始对杜建的贪污情况进行调查。
谁知他刚有动静,朝中的官员们便纷纷找上门,劝他收手。
这些人当中,有的出自名门望族,有的是高官权臣,有的是宫中的太监。
他毫不犹豫地严词拒绝了这些人,并表态说自己一定会追查到底。
众人着急了,就威胁他说:“你要是再查下去的话,小心有朝一日,我们让你人头不保!”
后来,这些人为了阻止他办案,还试图把已经被囚禁起来的杜建救出。
赵广汉得知这消息后,派人通知相关人员,说:“劫狱是违法的,如果你们以身试法,我将依法处置你们,还要满门抄斩!”
众人为了自保,只得停止行动。
接下来,他命人调查杜建的犯罪证据,依法处决了他,并将尸体扔在闹市中示众。
百姓们见到这一幕,纷纷鼓掌叫好。
赵广汉清正廉洁、不畏强权的名声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也使得他在治理京城期间,打下了广泛的民众基础。
公元前68年,叱咤官场二十多年的霍光去世。
不久之后,赵广汉查出了他家涉嫌非法酿酒和屠宰的嫌疑。
如果是其他官员,可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
毕竟霍光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家族仍然很有势力,即便是汉宣帝也要忌惮三分。
赵广汉也没有多言,立即决定一切都要依法办事。
于是,他带领一群人来到霍光儿子的住所,气势汹汹地闯进去,开始进行地毯式搜查。
霍家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对待,看着一群官吏和士卒来回穿梭于自己的府邸,酿酒器具被一个个砸烂,门户也被斧头砍坏。
霍光的女儿得知此事后,愤怒地说:“哼!虽然我爸爸去世了,但我是合法的皇后,难道还会害怕你们吗?”
为了发泄怒火,她向她的老公宣帝告状,说赵广汉无视皇权,看到自己爸爸死了,带领一队人欺负霍家。
宣帝经不住老婆的软磨硬泡,只好召见赵广汉,对他进行严厉批评。
赵广汉的所作所为虽然大快人心,却无形之中得罪了不少高官权贵。
随后,他们联合起来,把一系列罪名诬告于他,判处他腰斩之刑。
长安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痛哭流涕。
他们自发地聚集在皇宫前,跪地哭泣,并为他送行。
赵广汉虽然死了,却因此名留青史。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对他深表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