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武帝时期开始,大汉逐渐压制住了匈奴人。
不过,仍有一两个人跳出来呼吁改变命运,其中就包括宣帝时期崭露头角的郅支单于。
当时,匈奴不仅面临着大汉的侵压,内部也出现了分裂。
跟郅支单于对峙的是呼韩邪,后者是一个比较有政治眼光的人,早早投降了大汉,寻求庇护。
郅支单于看到对方发展得越来越好,心理不平衡,在见到汉朝派来的使者后,更是一怒之下把人杀了。
没过几天,郅支单于后悔不已,暗自想道:“大汉那边可不好惹,我竟然冲动地杀了他们的使者,这不是告诉他们,我要坚决对抗吗?”
“再加上呼韩邪这个汉人的走狗,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两路夹击我的话,我岂不是死定了?”
于是,郅支单于当即决定逃跑!
说来也巧,康居国派人邀请郅支单于,说:“只要你们帮助咱们攻打乌孙,好处少不了你们。”
郅支单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率领他的军队离开了营地。
在前往康居的路上,他们遭遇了恶劣天气,许多匈奴士兵途中开溜,到达康居时,只剩下三千人左右。
郅支单于卷起袖子,豪情万丈地说:“三千人就三千,身为匈奴人,我们从来不怕打仗!对付那些乌孙的小喽啰,简直手到擒来!”
于是,他一声令下,匈奴骑兵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你追我赶,不久便把乌孙人打得落荒而逃。
康居国的国王见他大获全胜,当场就把女儿嫁给他,郅支单于也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康居国王,双方就此结盟。
为了发展自己,郅支单于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城池,还带领士兵四处抢劫,小国家纷纷忍气吞声。
郅支单于过上了舒适的日子,不过在大汉这边,有个人却着实受不了,他就是陈汤。
陈汤当时奉命出使西域,听说郅支单于随意杀害了汉朝的使者,不仅不认错,还直接逃跑。
他怒气冲冲地说:“这家伙竟然敢杀我们的使者,而且杀了人还逃,分明是欺人太甚!”
“哼,既然他如此嚣张,我也敢千里追凶,挽回大汉的面子!”
就这样,陈汤和当时身在西域的官员甘延寿,商量说:“郅支单于不仅杀害了我们的人,还把西域各国搅得天翻地覆,我们应该趁他根基未稳、羽翼未满,带领西域兵马和乌孙国的军队消灭他,以绝后患!”
甘延寿可不是急性子之人,听闻此等热血沸腾之事,依旧悠然品茶,轻声道:“莫急莫急,即便你言之有理,咱们也需先修书一封,禀告皇上,再召集百官议事,待中央定夺后再行不迟。”
陈汤见对方悠哉悠哉的样子,心头火起,当即质问:“我等所谋,乃是国家大事,你为何如此婆婆妈妈?若再拖延时日,恐怕整个西域都将落入郅支之手。”
二人意见相左,终究难以达成共识。
没几天,甘延寿突然病倒,在家调养数日。
有一天,他忽然听到屋外喧哗声,走出屋外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远处黑压压的军队气势如虹,将士们精神焕发,而陈汤就站在校场上检阅。
甘延寿的病当场就给吓好了,失声叫道:“陈汤!你这家伙!召集兵马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吗?”
陈汤不理他,高声对众士兵道:“郅支那厮,不仅斩杀我汉朝使者,如今还在西域肆意妄为。”
“今日我召集尔等,便是要讨伐此贼!我们要让他明白,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言辞慷慨激昂,令将士们群情振奋,纷纷高喊着要找郅支算账。
甘延寿见状,再也沉不住气。
他心中五味杂陈,嘟囔道:“事已至此,看来我也得参战了。”
于是,二人领着四万多临时拼凑的士兵出发了。
陈汤更是打着汉朝皇帝的招牌,沿途宣扬要打仗。
西域小国听闻大汉出兵,皆欢天喜地迎接他们,并出人出力,齐声高喊要一起去报仇。
其中,康居国人民尤为热情。
因为郅支见自己实力壮大后,开始疏远康居这个昔日盟友,甚至残忍杀害了康居王之女。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将士们士气高昂。
到达郅支的城池,震天动地的吼声,更是把城内的匈奴兵吓得胆战心惊。
郅支毕竟见过大场面的人,壮胆说:“有啥好怕的?攻城最为艰难,咱们只要与他们僵持数日,这帮乌合之众必定撤退!”
然而,无论郅支如何骁勇善战,双方交战后高下立分。
匈奴兵士气本就不足,在人数上也处于劣势,见到城外数万大军顿时心生惧意。
当敌军攻城时,黑压压的人潮更是极具威慑力,战争结局已然明了。
最终郅支在这场战争中丧生,而陈汤回国后,虽然有不少官员对其行为看不惯,但元帝仍封他和甘延寿为侯,并大加封赏。